令人絕望的生活
文章來源: 倚天看海2006-07-28 00:16:48

Mankiw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也是布什的經濟顧問。他寫了一本很流行的經濟學教科書。其中提到:發達國家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原因到底是什麽?很簡單,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努力工作,所以產出多。雖然我不是什麽家,我並不完全讚同他的看法。美國借助武力,去南聯盟一陣亂打,新生的歐元就下去了,伊拉克一打,石油就有了,霸道的成分的確有。不過努力工作產出多的說法我還是覺得很有道理。

不管是搞研究的還是在公司的,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經曆:大學的時候想, 經過高考終於可以放鬆了,可是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大學不比高中輕鬆多少。美國的本科生更辛苦,熬夜兩三點是家常便飯。我們上完大學出國,出國後工作,每次覺得總該是輕鬆的時候了,可是總發現每一個階段比過去更累,工作比讀PHD還忙。

工作狂們瘋狂工作有各種個樣的原因。過去學校的老板說:實驗室待著是多麽有趣啊, 這個IDEA難道不是很fascinating嗎?做研究的確有一些樂趣,深鑽進到一個東西裏,每走一步,你都可能到了一些別人尚未嚐試的東西,有些沒趣有些還是很有趣。但是學術界特別是工程領域裏靠發現的樂趣支撐下去很難,並且加上外界的誘惑大,俺也就義無反顧地進公司了。

公司裏的人多數還是比較努力的。銷售的,管人的,做開發的,說白了,一個公司的操作就和幹家務一樣,永遠有幹不完的活,永遠可以幹地更好。你幹好了,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如果你比較上進,那完了,沒輕鬆日子了,往上爬沒有頭。我們這裏十萬人的公司,DIRECTOR每天工作12小時,總裁和副總裁每天6:00到公司,晚上10點走,幾乎天天如此,簡直就是機器, 連動物都算不上。

如果隻是幹活的命,其實還比較輕鬆,幹完活走人,下班打球周末調魚總是沒問題。如果你開始負責任,時間就變成一個彈性的東西,不過隻往一個方向彈,不管你從個人生活中擠出多少時間,老是不夠用。負的責任越大,時間就越不夠,除非到了頂極。在極少情況下,特別聰明或特別會說話的人能不費力也得到跟你一樣的位置,但是這是少數。老是這麽想要麽讓自己怨天尤人要麽放棄努力,沒啥好的,美國這個社會大體上是Work hard + work smart = success

這種社會有好也有壞。努力工作了自然物質豐富。比如Consultant,雖然他不直接生產麵包牛奶,但是努力工作掙大把鈔票可以買很多很多麵包。這樣的不好在於,人的健康狀況下降,而且努力工作了,人力資源價格上升,資源相對便宜,對資源的浪費太大。我經常忘了吃買回來的東西,一看過期了就仍,可是買的時候還想,寧肯仍也不想偶爾餓著自己。除此之外,美國社會流動大,搬家扔電視扔沙發還是常見的。汽油雖然比較貴了,可是絲毫也不影響開車遠遊的計劃。

俺們中國也開始這樣了,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工作都很賣命,物質生活更豐富,但是汽油消耗也上升了。生活質量到底是上升還是下降, 每個人有自己的答案. 我個人覺得"某種程度"上不好了。咱們不抬杠,我隻是說,過去雖然工作時間少,可是吃完飯聊聊天,看看電視,睡夠覺,那質量多高啊,對社會的資源浪費也少,可現在,不光浪費大並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這是發達的標誌,個人健康狀況急劇下降,沒準啥時候就趴下了。

有時希望自己不但要成功, 還要有personal life。但是既有魚又有兄長難上加難。如果可以輕易拿到兩者而且拿到的不是自己,那可能恰好就是自己批判的那種憑老子憑關係吃飯的不公平社會。所以現在相對來說還是好的。至於工作與生活就變成了一個度的問題。如果定位在70%工作30%生活,那就沒必要羨慕工作成就100%的人。某種程度上,隻要個人高興,怎麽都成,工作混混也沒啥值得說三道四的。最慘的就是象我這樣的,又不想混混,又羨慕輕鬆的生活,天天西部時區睡覺東部時區上班,搞地自己又累又不盡興,簡直要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