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魅力 : 美國導演伍仕賢的中國生活
文章來源: 愛之昧2006-07-03 07:36:47

 

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欄目 6 月 19 日播出《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意和生活:伍仕賢》,以下是該節目的相關文字報道,僅供參考!

今天講述的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小夥子,名叫伍仕賢,他幹了一件在中國電影史上都可以留下一筆的事情,他用中文自編自導了一部地道的中國電影,而且還參加了金雞獎的角逐。

  伍仕賢:獲金雞獎提名的美國導演

影片《獨自等待》中自稱“中外合資產品”的這個人就是影片的導演,伍仕賢。因為爸爸是中國人,媽媽是美國人,而這個中外合資產品拍出來的電影卻是純中國的。

影片的中國元素時刻提醒觀眾,這個美國導演實際上比某些中國人還要了解北京,了解現在的年輕人。

“獲得處女作獎的是《獨自等待》,恭喜我們這位老外導演能夠拍出這麽一部妙趣橫生的中國電影。”

接下來在 2005 年第 25 屆金雞獎的頒獎禮上,《獨自等待》又獲得了最佳故事片提名,一個老外能在金雞獎上獲得提名,這在中國的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伍仕賢:“中國的機會還是很多的,我覺得機會還是很大的,國外的很多公司都是很看好國內的很多的市場前景,比較願意來中國發展。”

就是這個闖進中國電影圈的伍仕賢,十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美國大學生。一個美國人能拍出一部原滋原味的中國電影實屬不易。

1995 年,伍仕賢還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電影藝術係的學生,就在那一年,他轉學來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那時候他讀大學三年級,是北京電影學院曆史上第一個轉學過來的留學生。

伍仕賢:“ 92 、 93 年,那會兒剛好屬於看到大陸的電影第五代電影就是大量出口,有機會在美國看了幾場,就感覺挺有意思,不一樣。 ”

這部讓伍仕賢跌進去的中國影片就是《霸王別姬》,影片的表述方式和濃重的中國味道讓有著一半中國血統的伍仕賢怦然心動。他決定要到中國來拍一部地道的中國影片。

伍仕賢:“我們當時在那邊學的那種係統和看的電影不一樣,所以當時就覺得很好奇就想過來看一下。”

懷揣著對電影的夢想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伍仕賢一頭紮在北京電影學院,他給自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裏融入中國人的圈子。

伍仕賢:“我一來我就溶進去了,我是一直在學校,然後搬出來就住那個居民樓,後來才搬到公寓。”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到了 1997 年,伍仕賢要畢業了。留在中國還是回美國,是伍仕賢需要做出的選擇。

伍仕賢:美國導演的中國劇本

事實上,伍仕賢當初曾經想過回美國,可他覺得美國的電影業已經非常發達了,門檻比中國高的多,像他這樣的一個無名小卒很難找到市場機會。權衡再三,伍仕賢終於做出了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留在中國。

伍仕賢沒有回美國,他要在中國圓自己的電影夢。他邁出的第一步是寫一個中國劇本,他給這個中國劇本起了一個名字,叫《獨自等待》。他希望用這個劇本敲開中國電影市場的大門。

伍仕賢:“我當時經常去電影院,一看怎麽沒有什麽年輕人的電影,要麽西方老頭拍關於年輕人的東西,一看就特別假。所以我就想幹脆趁年輕先拍點年輕人的東西。”

兩年的大學生活,讓伍仕賢融入了中國的年輕人當中,他認為中國的年輕人是最有潛力的消費群,抓住年輕人的心就能抓住新生的電影市場。

伍仕賢:“我們這個行業在中國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就在伍仕賢看好中國的電影市場的時候,中國電影已經悄悄地向世界電影市場開了一扇窗。 2004 年 12 月,《亡命天涯》作為國內引進的第一部大片正是在國內上映,一下子就收到了 5000 多萬元的票房,占到了當年整個中國市場總票房的 1/15 。中國憑借巨大的市場前景被認為是一個碩大的 “ 鑽石礦 ” 。這個鑽石礦也讓伍仕賢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機會。為此他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把自己關在家裏寫劇本。

伍仕賢:“最鬱悶是已經沒錢,天天吃方便麵。我也不想說的,讓人家覺得假,也不是完全沒飯吃,但是隻不過那時候得特別節約,所以隻能吃一碗方便麵,然後自己做點菜什麽的。”

對伍仕賢來說,生活上的艱苦並沒有讓他動搖,因為他知道,隻有貼近中國才能看到其中蘊藏的機會,而他知道自己有多了解中國。

伍仕賢:“我是習慣在什麽國家就跟什麽國家的人住,老是分開住那沒什麽意思。”

有意思的是伍仕賢把自己完全融入了中國人的圈子 , 無論是他的同學還是後來拍廣告的夥伴,伍仕賢一直紮在中國的人堆裏,出沒在中國人出現的地方,雖然在中國隻有幾年的時間,他的生活已經完全中國化了。他把自己對中國生活的理解,全部寫進了《獨自等待》。

像很多在北京尋找自己的藝術夢想的年輕人一樣,伍仕賢過起了北漂一族的生活。花了兩年時間, 1999 年,他終於完成了《獨自等待》的劇本。而劇本一出爐,他就麵臨一個難題,拍片的錢還沒有。

伍仕賢:《獨自等待》不是垃圾

伍仕賢寫完劇本的 1999 年,一部美國大片橫掃了中國電影市場,這就是《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收入達到了 3.2 億元,而當年中國總票房收入也不過 14.4 億元,接近 1/4 的票房被一部美國大片卷走了。這讓伍仕賢看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

伍仕賢:“在美國一千萬美金的影片算是很小的一個影片,但是在國內的話就算是一個大片了。”

在伍仕賢看來,不要說 1000 萬美金,哪怕有一千萬元人民幣,他的片子就能順利拍攝,他以為這麽小的投資對好萊塢來說隻算是個毛毛雨,於是,在寫完劇本後,他第一時間跑到美國去找錢。但是美國並不相信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分錢也沒有給他。無奈之下他隻好尋求香港的幫助。但香港也同樣讓他失望。

伍仕賢:“那個人在那兒翻,完全都沒笑,把我給嚇的,我說這怎麽回事。”

《獨自等待》不是狗屎,這一點,伍仕賢比誰都明白,但是他沒有想到 , 找錢的難度出乎他的想象。最後他還是回到了北京。

伍仕賢:“然後到了 01 年初,第一次就覺得不行,快要崩潰了。 ”

在 2001 年,就在伍仕賢要陷入崩潰的時候,海外巨資已經湧入中國市場,美國、香港等三方給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投資了三千萬美元 , 開始了國內大片的拍攝和製作。對於海外資本來說,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一隻會下金蛋的雞。《英雄》果然不負眾望,僅僅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就達到了 2.5 億元人民幣,僅國內市場就全部收回了投資 , 海外市場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 商業運作大獲成功。盡管美國電影公司手裏握著大把的資金在中國尋找機會,但是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伍仕賢。從 1999 年到 2001 年,整整兩年,伍仕賢一分錢也沒有籌到,他不得不想另外的出路。

讓伍仕賢沒有想到的是,一部隻有 11 分鍾的短片改變了他的人生曆程。《車 44 》準確地把握了現代中國人的心態,是一部讓人反思的中國式短片。

伍仕賢:“說句實話,我是想給我自己,證明我到底能不能拍電影。”

《車 44 》的海外獲獎證實了伍仕賢的能力,盡管如此,還是沒有海外公司給他投錢,他真正的機會依然在北京。

  伍仕賢:證明自己的影片也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

給《獨自等待》投資的是中國的一家文化公司,他看好伍仕賢的劇本,認為他準確地把握了現代中國年輕人的心態,是一部能夠贏得年輕人市場的影片。他們為《獨自等待》投資 600 萬元。這是伍仕賢在海內外跑了四年之後,贏得的第一筆投資。這再一次印證了伍仕賢當初的判斷:真正的機會在中國 , 他因此格外珍惜到手的機會。

伍仕賢:“所有的大小細節全部都自己參與過,連最後那些拷貝,從洗印場都是自己拎出來的,都是自己弄的。”

從構思劇本,到找錢,到拍攝完成,伍仕賢七年磨一劍,終於拍出了影片《獨自等待》。這對伍仕賢來說,隻是完成了他的導演夢,而他還有更大的願望,就是要證明自己的影片,也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

當影片拍完的時候,伍仕賢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票房,但是他知道,他一定能贏取中國年輕人的心。

伍仕賢:“我們這個影片其實在國內成了一種新的模式,就在於其實你拍一個獨立電影,也可以有明星,也可以有很高的製作水平,也可以直接推廣到主流的院線。”

為了讓自己的片子能贏取更高的市場回報,伍仕賢把《獨自等待》的電視版權賣給了中央電視台,這也讓他贏得了更多的觀眾。

伍仕賢:“春節之後,發現周圍老是碰到人說我們這個電影,所以很有意思,他就是這麽一個情況,市場上就是這樣。”

就在《獨自等待》的口碑一天天傳開的時候,他們的音像產品也如期上市,《獨自等待》的觀眾慢慢多了起來。

伍仕賢:“其實在電影市場大家都知道,(投資)能回一半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到現在國內的幾個版權賣出去,基本上投資就回本了,然後最近海外的版權賣了,所以投資方應該還是能賺,而且能通過這麽一個影片讓大家知道有我們這撥人。應該說當初的一些目的都達到了。

伍仕賢拍攝的第一部中國影片就讓他賺了錢,這給了他很大的驚喜。而與此同時,中國的電影市場也讓好萊塢驚喜不已,美國大片的票房節節攀升。中國市場不容忽視, 2003 年,《黑客帝國 3 》全球同步上映,中國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盡管那時候中國正經曆非典,電影市場一片慘淡,但這並沒有讓《黑客帝國》改變主意。黑客帝國的出現,再一次把電影界成熟的市場模式帶到中國,也再一次印證了中國市場的潛力。

事實上,國外電影巨頭看好的,不僅是中國龐大的市場,還有中國文化所展現的魅力。美國片《殺死比爾》的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就打算拍一部普通話對白的古裝片。《星戰 3 》導演盧卡斯也曾多次表示,希望把中國美景搬上星戰的屏幕。而《獨自等待》也為伍仕賢打開了新的市場大門。

伍仕賢憑借影片《獨自等待》不僅獲得了金雞獎提名,還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伍仕賢一邊選擇好劇本,一邊開始了新的商業計劃。

伍仕賢:地球是個遊樂園

《獨自等待》給伍仕賢帶來的不僅僅是商業利潤,還有更多的商業機會,現在有不少投資商主動找到伍仕賢,希望和他合作拍片。

伍仕賢:“對我來說,我走的這條路我覺得對我個人來說是挺合適的。”

不拍電影的時候,伍仕賢被各種各樣的媒體包圍著,他知道如何利用媒體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現在伍仕賢也不再是孤身闖天下,他和他的中國朋友合夥成立了製作公司,就在北京一個鬧市的小樓裏。現在他們正在為新的電影尋找機會。

《獨自等待》為伍仕賢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打開了一扇門,很多投資商看好伍仕賢,是因為他能以國際的眼光來感悟中國,而伍仕賢也願意別人把他當成是中國導演,他希望有一天能從中國走向世界。

伍仕賢:“我特別欣賞像李安導演的這種,他的這種方向是我希望我如果哪天有幸的話,也可以像他一樣中國有電影拍,我去中國拍,美國有電影拍去美國拍,去哪兒都行,就跟地球是個遊樂園似的,去哪兒拍都可以,好玩就拍,有意思就拍。但是我估計我最多時間也都還在國內。”

伍仕賢:“現在北京能看到很多來自各個國家的人,說著各種語言,各種膚色的人都在這邊,要麽是來學習的,要麽是來工作的,或者是來尋找自己夢想,我覺得很像我 10 年前來的一種感覺或者心態,我也祝福大家也能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也能繼續在這邊追求自己的夢想。 ”

其實,現在在中國文化產業淘金的,不僅有美國人伍仕賢,還有韓國歌手張娜拉,電影投資人羅伊。除了他們單身來闖天下,還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影視業巨頭,也在擠進中國市場。(文 / 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