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紀行::古都西安(二)
文章來源: 明亮2008-10-20 16:44:57
  


參觀秦俑那天,是和一對兒英國夫婦,他們滿口的倫敦音,一路非常健談。導遊是位麵相油光水滑看不出年紀的中年男人,有洋名為約翰。英文聽講都算是不錯的,也非常活潑和恰當的幽默,做派很像那些
Gay的室內設計師,白西服裏麵黑色的襯衫腕口領口都係得緊緊的,手裏拿著把紅雨傘,成為我們區別他和其他人的重要標誌。

他說話很有國務院發言人召開記者招待會的水平,避重就虛。比如怎樣麵對英國夫婦小心翼翼地提問,“昨天我們在酒店外麵的小街上散步,看見打扮妖嬈的女人,難道她們就是?”上等人偏不說那個關鍵詞匯,好像說了就和她們一樣低賤或者同流合汙了,也許隻是為了愛護導遊的自尊。導遊說,“是的,由於她們,我們國家的性犯罪率大大降低了。要知道,無論誰來管理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就是讓人們僅僅吃上飯這一件事,都是非常非常難的一件事。” 大家望著街口堵得一塌糊塗的車流,都拚命的點頭同意。

英國夫婦又好奇地對這裏天氣是否汙染提出了疑問,“天氣怎麽總是這樣灰蒙蒙的?是汙染嗎?”導遊說,“這是這些天有霧氣。”幾番回合下來,於是話題轉換為看路上的石榴,一個個石榴用塑料口袋密封紮起來,路邊還有紅色棚子,有農民在賣。大家開始討論石榴汁對健康的功效,怎樣能才能很有效的把石榴鮮榨成石榴汁。

但到了秦俑的博物館,導遊被門口的保安攔著了,他依舊微笑的擺著手讓我們先進去,在門口等他。我們坐在樹蔭下的長椅上,一坐就坐滿了一個小時。在此期間,我和英國夫婦探討了中國人喜歡大聲說話,喜歡豪爽的隨地吐痰,還有倫敦奧運會能辦成什麽樣等國際重大問題,還有英國夫婦結婚多久,兩人分別在哪裏工作,他們聖誕節去波士頓掃貨都買了些什麽等隱私問題,我們談話過程中,無數本地導遊用中國口音的英文問我們要不要導遊。還有一位女士不氣餒的站在我們身後說:“你們別等了,你們的導遊由於忘帶了些文件,被扣住了,還是用我吧。”

英國紳士電話給導遊探究具體原因,得知是有洋名字的約翰先生,長得太像一個通緝犯,於是被保安扣住了。我們望眼欲穿的看著走來的人群,尋找那把紅雨傘和白西服。終於,在我得知英國夫婦吃了這裏最最好吃的長發德的餃子時候,約翰出現了。他舉著剛按了手印的手指頭,說了無數聲抱歉,依然很職業的滿臉笑容。隻不過,從此以後,他沒有剛見麵時那樣活潑了,而且,看過鏽跡斑斑的銅馬車以後,他繞過了一個展廳,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是介紹共產黨光輝曆史的展覽,我們時間緊,就跳過去吧。而且我實在沒有心情了。”

秦始皇假如,他真是這些秦俑的主人,的確很牛掰。不管從照片上畫冊上看多少次,第一次見到坑裏這些站立的秦俑,還是比較震撼的。博物館繞著這些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修得和北京新航站樓一樣寬敞氣派。“修這花很多錢,當地人民高興嗎?”英國夫婦永遠有很多埋著炸彈的問題。導遊說,“這是福氣啊,當地人怎麽會不高興!”

發現秦俑的楊大爺,現如今八十多了。當年打井時撈上來這些怪模樣的雕像腦袋,掛在樹枝上拿鞭子抽,說是邪物,不抽怕是運氣不好。抽著抽著,老大爺靈機一動,尋思也許這就是啥文物?於是匯報給了政府。政府後來獎勵了他們一些工分,據說那時的一個工分值好幾毛錢。

他現在坐在張桌子後麵,地位和國寶大熊貓相當,旁邊一摞兵馬俑的書,先買書,他就可以免費簽名。桌上立個不許拍照小牌子。當然,如果買了書再多付幾十塊錢,他就會擺了姿勢露出標準的和藹微笑和大家合影,基本都是和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我看了他的簽名,龍飛鳳舞,靈動的構圖不差於敦煌飛天,不知老人家練習了多久。老人見多了人們對他的驚奇崇拜,怡然自得的咂著癟下去的嘴,帶一副圓眼鏡,雙眼在後麵眯縫閃爍著,有著世俗的超然。據說,那幾位其他村民已經去世了,隻剩下他,還在世間深切由衷地愛戴著秦始皇。

  


這位一直沒能站起來,半躺著的大哥好像很哀怨的樣子。

 

在大雁塔裏麵拍的,很多外國人遊覽參觀。

 

大雁塔裏麵的僧侶,他一直就是這個表情,不是看我拍他才這樣的。


 
 



上麵幾張全是大雁塔裏麵的風景。

 
碑林裏麵的,裏麵漂亮的字太多了,懂的人會很喜歡。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牌子,我覺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