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品三國
文章來源: enjoyedmom2006-09-08 07:57:45

學習中文確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和傷腦筋的事情, 可我還是一直要求女兒堅持學中文。我曾經送她去中文學校讀了兩三年, 她甚感boring, 每次都是不得已被逼著去的。質量好的中文學校也沒聽到也沒找到,後來我試著自己教, 收效不大, 累死累活的, 她也是前學後忘記。後來有一件事改變了一切, 引發了她閱讀中文的興趣。

這事還得從孩子小時候說起, 也許是對孩子的溺愛吧, 每天睡覺前我都要為她閱讀, 每天都是在媽媽的故事聲中入睡的。我為她讀了很多很多的書, 而其中一本她百聽不厭的書就是少兒版的《三國演義》, 因其故事性極強, 所以她特愛聽, 並且到了入迷的程度, 尤其是對諸葛亮崇拜至極。我為她讀了兩遍後她還沒聽夠還要聽, 那時她已經認識了一些字, 我就鼓勵她一起讀, 開始她不願意, 我說世界上可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不想讀就算了。她同意了, 我每讀兩頁, 就要求她在這兩頁中選一段讀一下, 我在旁邊讀她不會的, 否則在讀的時候感覺有許多不認識的字會沒興趣了。那些她不認識的字, 文中還有重複,讀多了也就記住了。這樣我們倆又將《三國演義》讀了兩遍。後來長大後, 她自己睡覺前她又將《三國演義》找了出讀了兩遍, 這樣一來, 前前後後她一共讀了六遍《三國演義》。既學了中文又對閱讀中文有了興趣。

這次回去我們全家老小每日中午看的是央視《百家講壇》的易中天教授《品三國》。易教授講的是曆史是三國,不是《三國演義》,  將一部《三國》“品”得有滋有味,曆史故事講得懸念迭起、一波三折,加上妙語連珠、充滿活力的說史風格,她看了,笑了,思考了,記住了,入迷了, 所以更喜歡了。女兒以前讀的《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 這次看了易中天教授《品三國》, 從不同的視角了解了三國這段中國曆史和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 重點講的是曆史,以曆史事實為依據,而且是‘正說’。他經常說《史記》裏麵怎麽說,《資治通鑒》怎麽說,《三國誌》怎麽說,並把古文的東西用白話文說出來。以前很多曆史著作實在太艱深了,孩子很難理解和接受。易中天教授“品讀曆史”,是帶著觀眾去品味、去閱讀,去發現曆史給現代人以啟迪的東西,生動有趣的表達, 對曆史進行分析,給人以啟迪,達到了品讀曆史的最高境界, 有許多啟迪我們智慧的東西。

我還特地買了易中天教授所著《品讀漢代風雲人物》和《品三國》的書和DVD帶回來, 讓她自己再細細品味, 我就不用操心了, 這是我們家學中文收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