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 Conquete de l’ouest夏日西行(7):Yoho之Lake O’Hara
文章來源: longhair2008-12-09 19:16:08


第四天安排給了 Yoho 優鶴國家公園。這個公園裏,有兩個地方想去是要預約的。一個是在 Burgess Shale 的 Walcott’s Quarry and The Trilobite Beds ,因為要保護那裏的化石,隻能跟有執照的導遊進去的,每次不超過十五個人。另一個就是 Lake O’Hara 歐哈拉湖了。

Lake O’Hara 美麗無比,同也是脆弱無比的。為了保護這一區域,每天乘專用巴士進去的人數受到限製,單車不可以進入。但是,對於願意徒步11 公裏進去的,人數沒有限製。巴士和露營,都可以提前三個月預定。

五月下旬,我打電話去,也就差幾天整三個月前吧,居然就已經滿員了。後來又陸續打電話去,看看有沒有取消預約的, 一直沒有,直到出發前。不過,就從接電話的工作人員那裏拿了不少信息。 巴士從六月中到十月初開,每天上午兩班( 8:00 , 10:30 )進去,下午三班( 2:30 , 4:30 和 6:30 )出來。隻要進去了,回程巴士可以得到保證。  

因為沒訂到車位,所以就專門問了一下小朋友徒步進去的可能性。她說路況不錯,也沒什麽太危險的路段,需約 2.5 到 3 個 小時,然後給了個建議說,我們可以提前到停車場去問,說不定有臨時取消的,我們就可以坐上車了。

可能是越難去,越有興趣吧。我們就決定了先去停車場碰運氣,如果不行,就徒步,反正出來是可以坐車的。如果時間不夠,Yoho 其他的景點可以犧牲,這裏是一定要去的。

所以,當天我們就直奔 Lake O’Hara Fire Road 外的停車場而去了。去到,已經可以看到兩輛破破的大巴士在那了,周圍已經有不少人在等著。找到那位手拿預定名單的女士,她說,等對完名單再看有沒空位吧。我一看周圍人雖不少,卻應該怎麽也塞不滿兩大車的,心下竊喜。

結果,高興太早。沒幾,她對完了名單,除了我們仨,其他人也都上了車,好象有撥人,日本還是韓國的,是個小團、帶導遊的。然後,對個空了三分之二的車,告訴我們:“對不起,我們的今天的配額已經滿了,沒位子給你們了”。

“你看這車裏不是還有很多空位嗎?帶上我們行不行呢?”,我們不死心。

“我們的配額就這麽多的。車上有空,是因為進去了的人都保證可以坐車出來,是為此準備的”,她聽起來沒什麽通融性。

在這過程中,陸續有幾撥人來問有沒有臨時取消的,她也一概說沒有,讓他們第二天再來過,那些人也就陸續離開了。而我們就一直呆著,車沒走,我們就是不甘心走,不過,也覺得希望不大,準備要自己上路了。正好看到有對男女也過來問,於是跟他們商量說,我們打算自己走進去了,你們要不要也一起,大家好結個伴?

那位女士大約是看到我們有進湖的決心,又看我們帶著個小朋友,真動了惻隱之心,遲疑了一下,對我們說:“你們,還是帶上你們吧,剛才我們的車在路上遇到熊了,你們帶著小孩,安全起見,你們上車吧。”,於是,那對兒也就此沾了光,一起坐上了車。

車開得很慢,短短十來公裏也開了半個鍾,一路沒有看到有熊跡。 不過,進去了,就看到小小 Info Center 外掛的小黑板寫著,之前的某天,在附近某處,發生了母熊因帶幼熊而襲擊了遊客的事故。

心裏自是一凜。隻是,好不容易到了這裏,怎麽也得四處走走。於是打聽了一條相對短的路線,從 West Opabin trail 上山,再從 East Opabin trail 下山,既有一段繞湖,又有一段爬山,而且可以到山頂眺望,實在是不錯。

繞著湖邊走,無時無刻,不被如鏡的水麵中真切無比的倒影迷得邁不開步。  

1)


2)


3)

 

4)

 
5)

 
6)

 

7)


8)


9)


10)



沿湖走了大約四分之一吧, 我們開始往山上爬了。

剛開始的一截路,是在林子裏走。路況不差,沒什麽障礙; 陽光明媚的,林子也就亮亮地不糝人了。雖然知道這附近剛發生過熊襲人事件,也沒有覺得怎麽擔心 —— 陽光的心理暗示作用還真是很大的。

外麵那邊的枝葉偶爾會留下一些豁口, 我們就可以不時看到山腳下的風景。不過,這時候我們看得到的已經不是 Lake O’Hara , 而是 Mary Lake 了。

11)



再往上,就走到峭壁上,路也開始難走了。

前一段,外側的坡還算平緩,也不算太高,所以目感還算安全。慢慢地,越來越高,外沿變得越來越陡峭, 路麵也成了全是亂石。

12)


13)


14)

 

小朋友一直是在前麵帶路的,大朋友斷後。大朋友不斷提醒我,我不斷的提醒小朋友:盡量靠裏邊走,可以依著山體,小心滑到下麵去了。

等我在小朋友之後,走過他相片中走的那一段,我後怕得出了一身冷汗。外麵峭壁幾成垂直,我自己走過的時候,往下看一眼都覺得頭暈,而亂石路又那麽的窄,而且鬆鬆動動。要早知道是這樣,我是怎麽也不能讓他自己、一個人遠遠走在我們前麵了。

走到半山腰,我們已經可以同時看到 Mary Lake 和 Lake O’Hara ,雖然 Lake O’Hara 還有些猶抱琵琶半遮麵的。

15)



我們往那個陡陡的亂石坡向上爬的時候,正好見到有徒步客從上麵走過,往下來, 我們忙問他們上麵有些什麽。那時風很緊,雖然最多一、二十米的落差,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這裏比下麵靠山的路上要冷很多很多。而且這裏完全看不到上麵是什麽, 我們不知道是不是一直要爬到最上麵去。

他們,看上去、後來也證實是兩對夫妻,從穿著和裝備看,是很專業的徒步客。他們說,上麵其實沒有什麽,不過是通向一條 Alpine Route,我們是從那條路線 Hiking過來的。不過,你們帶著小朋友,建議不要去走那條路了,太危險,他們說,等會兒,你還會見到兩個人,叫他們 James 和 Tom 。

果不其然,等我們上到離最上麵那個平台差一層的時候,見到那兩位男士。 聽到我們叫得出他們的名字,他們詫異了一下,馬上也就恍然大悟了。

他們說,上麵沒什麽了,往那邊上去,可以到一大塊大崖石看很美麗的景色的。

我們本就是準備去那裏的,既然這上麵不過是 Alpine Route 的路,就算沒小朋友,我們也沒打算走,太沒準備了。所以,我們就跟著他們一起,順著最後那層大石邊緣繼續了。

等爬到另一邊的山上,往剛才那邊看過去,才知道原來我們離雪線隻差那麽一點點了,如果爬上了那最後一層平台, 我們就可以看到那些雪,如果再走近去,我們就可以摸到雪的。雖然,這些高山終年不化的雪我已經在西藏的高原上感受過多次了, 但是對大、小朋友來說,那還是希奇的。有些遺憾剛才沒有上去,讓他們可以近距離親近一下那些高山雪。

16)



終於登到那個山頂懸崖上,迎風佇立,四處眺望。視野之及可以很闊、很闊;極目之處可以很遠、很遠。真真的就生出些“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萬丈。

俯看那翠綠和碧藍,油畫般濃厚色彩,蠱惑得人生生地想要去與那融為一體。

那裏就幾塊大岩石,塊與塊之間還有些縫隙,好在縫隙不怎麽大,不過就絕對的深不見底。雖然明知即使小朋友也是抬腳就可以垮過去的, 還是叮囑他不可以亂跑,每次從這塊走到那塊,也一定得牽著他手才放心。

去到的時候,剛才碰到的那兩對夫妻,正歇在了那裏,吃上了東西了。我們也索性跟他們一樣,坐了下來,吃上背包裏的幹糧。當時在卡城的 T&T 買了一包超大包裝的旺旺雪餅,成了小朋友的最愛。沒想到他居然拿出兩個小包裝,一對送了一包,而且煞有介事地“指導”,一個包裏有兩片, Maddam 和 Monsieur 一人一片,沒把他們給樂壞。他們忙拿出芝士來跟小朋友分享,沒把小朋友高興壞。

17)


18)



聽說我們準備走
East opalin下山,他們臨走的時候,拿出他們的登山地圖給我們看,說是這裏轉左,接著走下去,繞一下就上了那條路了。我望那圖上一看,乖乖,真是專用地圖呀,山上的條條路都標的那麽清楚,還有那麽多一輪一輪的環,估計是標海拔的線吧。

聽他們說得那麽簡單,加上他們又趕著上路了,我也就沒有仔細研究一下那張圖。見陽光沒了蹤影,而隱隱聽到有雷聲,我們也趕快動了身。

轉了左走一段,就看到有路標,East Opalin,果真很容易,於是沿著可以看得到的小徑走。雨很快下下來了,不算太大,我們戴上風衣的帽子,繼續往前趕。末幾,雨變成了雪子兒,馬上又成了小冰雹。人一下就覺得冷了很多,寒嗖嗖的涼氣,鑽過球鞋上網網布的洞洞,直侵雙腳,再順著兩足往上竄,隻鬧得個透心地涼。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前麵帶著路的我,突然發現前麵沒有了路。那條本來明顯的小徑,走著走著是是沒那麽清晰了, 不過,看著旁邊也沒什麽其他象路的了,我們沿著那條模糊小徑了一直走下去了,沒成想,就在著天昏地暗,天寒地凍的當兒,我們幹脆斷了前路。

我嚐試著在周圍找找,不知道是能見度太差,還是心裏不夠冷靜,反正是沒有找到任何可能的路跡。

說實在的,雖然沒吱聲,我是有些慌了神的。但是,我心裏很明白,天這麽黑、這麽冷,我們絕對不能在這山裏逗留的,我們沒有這個經驗、也沒有這個裝備去冒這個險。如果天氣大好,我們可以再四處去找找路,沒準跟上次一樣是哪裏有個岔路給錯過了,這樣我們就可以按計劃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風景了。現在這種狀況,我們隻有走回頭路,沿原路返回山腳了。

決定一做,大家即刻飛飛的往回走,不算太久,就看到我們剛才停留的大岩石們,我的心裏很是長籲了一口氣,我們至少現在沒有迷路了。等走到那段陡陡的亂石路,冰也沒了,雪也沒了,連雨都沒了。 因了有了來時的經驗,這一程就走得沒那麽的心驚了。念著這下可以去趕兩點半離開的巴士,過了那段路,我們更是飛奔起來。我們不斷用各種方法鼓勵小朋友跟著我們,不掉了隊、不發懶經,一會兒是BB熊在追媽咪或嗲哋熊;一會兒是車車就要開了,我們得追車車去了。最後一段路,幹脆由大朋友先全速跑回去,如果車要開了,可以讓車等等我們娘倆。

就這麽,上去走走停停花了三個小時的路,我們楞是四十分鍾搞掂了,終於沒有用得真玩車等人把戲,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