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爺爺和馬帥哥
文章來源: 野狼嚎2009-08-27 10:53:13

最近網上有個熱點,就是把馬英九和溫家寶進行比較。在救災這檔子事上,溫家寶遊刃有餘,馬英九則相形見絀。有人建議,馬英九需認真學習《毛澤東選集》和《為人民服務》,少點做秀,多幹點實事。

溫馬二人都是政壇上傑出成功者。但由於二人所處政治環境的差異,他們的成功之道是絕然不同的。

台灣那裏,隻要你把老百姓混高興了,就能搞到權力。也就是說,即使國民黨高層對馬英九不待見,隻要老百姓投他的票,他當總統就不會有問題。

馬英九得到了台灣民眾的喜歡,漂亮的臉蛋,清廉的作風,平易近人的態度,那是人見人愛呀。選舉的時候,誰去想他的能力。隻要這個小白臉好好地待在總統府裏,台灣風調雨順,大家都歡喜。

可是,天災人禍可不隨民意,台風地震想來就來。而救災和防洪就和小白臉和清廉作風一點關係都沒有了。人民在失去生命財產的時候,誰還有心思去欣賞馬帥哥甜美的微笑和健康修長的身材呢。

於是,馬帥哥栽了,彎腰鞠躬7秒鍾還不能平民憤。到災區視察穿件紅襯衫還讓人嘲笑。一些愛戴馬帥哥的人也看不慣了,他們出來說話,馬帥哥吃虧就吃在不會表演。要是馬帥哥會表演,這事情一定會順利過關的。還有人罵美國,說美國媒體狗拿耗子管閑事,把台灣的災情那麽詳細地報道出來,真該早把他們趕出去。

還有人說,去年四川地震時期溫家寶就很得意,媒體都是表揚他的。這主是中國大陸媒體管製的好處,台灣要是像大陸一樣,馬帥哥肯定和溫爺爺一樣風光。即便不如此,如果馬帥哥能有溫家寶那樣的表演能力,事情也不至於搞到這個程度。

溫爺爺會表演嗎?野狼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溫爺爺不但會表演,而且這種表演是馬帥哥永遠也學不到的。即使馬帥哥把《毛選》讀破,把《為人民服務》背熟,也是沒用的。

俺認為,在大陸那裏,能在政壇上鶴立雞群,必有以下潛能:

1. 能力突出,在某工作位置中有特別表現;

2. 背景深厚,得到某位上層高官的破格提拔;

3. 審時度勢,在重大事件上有獨特表現。

4. 處事圓滑,即使在政敵那裏也要做到能屈能伸。

以上潛能雖不是缺一不可,但不可均缺之。如李鵬,雖然其它方麵欠缺,但背景深厚一條特別明顯,故也能常居高位。而溫家寶雖然“背景深厚”方麵差點,但他在其他幾方麵都很突出。列幾點出來。

溫家寶的能力是很強的,早在基層地質隊時,此君就表現出極強的工作能力和領導能力。不然,他不會進入選拔年輕幹部的中組部官員的法眼。中國共產黨在80年代有一個鍛煉和選拔年輕幹部的活動,胡錦濤溫家寶還有那個當時最耀眼的王兆國都是這個活動的受益者。這種初級選拔主要看的就是工作能力。

然而,光靠能力要在中國政壇上呆下去是遠遠不夠的。王兆國的沉淪就是一個例子。在他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時,就因為要取消中南海高官的特供得罪了上層既得利益者,從而官位一貶再貶。混到現在,還沒有恢複到當初中央辦公廳主任相同的級別上。王兆國當時是鄧小平親自提拔的,上層背景不謂不厚,取消特供,完全是本著“為人民服務”之原則,《毛選》理解不謂不深。然官運不通,仕途不順,蓋其處事不圓滑之所致也。

溫家寶亦作過中央辦公室主任。本人認為,溫家寶和王兆國一樣也是平民出身,對於特供這樣的特權製度,肯定也是看不慣的。但是,他能在當時把中央辦公室的工作搞得相當和諧,其圓滑溫和的處事之道可見一斑。

在審時度勢方麵,溫家寶就更厲害了。89學運的時候,溫家寶曾陪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搞告別演講。按理說,他肯定會像芮杏文等人一樣隨趙紫陽倒下去。可是沒想到的是,他不僅沒倒,後來還當上了副總理,幾年後又被選為總理。看似出人意料的結果其實道理也很簡單。俺給分析一下:

64事件並沒有動搖鄧小平的改革理念。當時很多人想將64事情嫁禍於鄧的改革,並想把國家經濟推回以前的社會主義經濟中。可是這些人後來都失敗了。鄧小平南巡之後,基本上把這些觀點和企圖都推翻了。不僅如此,還啟用了和趙紫陽站一起的胡啟立。溫家寶在64事件中並沒有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但他隨趙紫陽到廣場,明顯表現出了他的政治觀點。其實那時候趙紫陽已經不行了,當趙紫陽打電話給溫家寶要去廣場,他完全可以推辭。我覺得他那時的舉動 隻有一個解釋,就是表明他堅定支持改革。

這個審時度勢的舉動成了他後來異軍突起的關鍵。南巡以後,當鄧小平再度考慮接班人的時候,他想到那個敢與趙紫陽站在廣場上的溫家寶。

溫家寶處事圓滑方麵還表現在和陳良宇的鬥爭中。陳良宇是江係的幹將,上海快速發展可以看出此人的能力。胡錦濤上台後,江澤民的經濟發展策略受到了挑戰。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思想是,經濟落後地區要享受改革的好處。他們的方針是,上海廣東那裏的改革發展離不開內地人的犧牲,所以這些發達地區要對落後地區有所反饋。而江係政壇人物認為不該讓全國來拖發達地區的後腿,因為同樣的投入隻有放到發達地區才有最大效益,而把資金投到陝西甘肅那裏簡直就是浪費。其實這種分歧,你不能說哪個對哪個不對。但需要有個平衡。你要不管落後地區,那些貧苦的人就不安定了。我個人認為,當時的狀態,胡溫的思想是對了,即使整體發展慢了,社會也必須要平衡,不能使兩極過於分化。

據說,陳良宇的當頭炮就是對著溫家寶的。在一次國務院會議上,陳良宇直接對溫家寶說:“你不懂不要緊,別說話,聽著就行。”這個狀態對於剛當上總理的溫家寶是很難的。如果他當時沒有政治謀略,衝動地站出來和陳良宇對著幹,最後的勝敗就難說了。可是他最後還是和胡錦濤成功站到了一起,迫使江澤民點頭,將陳良宇幹下去了。 當時站在陳良宇後麵的還有一個黃菊,可我們沒有聽到溫家寶和黃菊有過什麽衝突。如此看來,溫家寶的圓滑技巧也是很厲害的。

看過周立波諷刺溫家寶的一個表演,周立波模仿的是溫家寶在英國被扔鞋的場麵。與布什在伊拉克被扔鞋的情形比較,眾多的人都嘲笑當時溫家寶的做作。其實,這些人都低估了溫家寶。試想一下,有了布什的前例,溫家寶這樣聰明的人會不知道怎麽做?假如他是美國總理,他一定表現得比布什更加幽默更加輕鬆。可是他是中國總理,他的表現要給中國人去評分。他要是像布什一樣拿起鞋子看看是幾號的,估計就有億萬國人說他太窩囊了。所以,他隻能表現得不屑一顧,輕輕說句:“ 這種卑劣的行為,不回影響到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

演員的演出成敗其實是和觀眾的欣賞氛圍有關的。野狼認為,政治人物其實就是演員。 拋開政治理念來看政治人物的表演是很有意思的。二戰之前,希特勒的演說就讓德國人都哭了,盡管內容都是種族和國家仇恨的東西,但當時的德國人需要它。奧巴馬的競選演說讓美國人也哭了,因為美國人需要改變。可當醫療改革施行時,又有人抵觸了。布什總統在伊拉克被扔鞋子,如果他不是美國總統,就他那牛仔脾氣,不揣那個扔鞋子家夥一腳才怪呢。可是美國人喜歡幽默,布什隻好表現出幽默。溫家寶也知道幽默,可他知道中國民眾不喜歡這種幽默,而需要大義凜然,所以他隻好搬著臉表示不高興。現在,當有人對溫家寶視察時為民工討工資,陪遇害礦工哭泣頗有微詞,說這是虛偽的表演時,有誰會想到,這個行為對於那些討不到工資的民工,對於那些悲慘的礦工家屬來說,會是一種莫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