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公:夢就是夢
文章來源: 萬家述評2013-03-29 07:48:30

犀利公:夢就是夢

十九世紀末最熱鬧的中國夢無疑是立憲。代表官方描繪這一夢想的是皇帝本人。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發布《明定國是詔》,宣布實行新政。鼓吹君主立憲的康梁師徒等人,也都在朝堂上任了職。一百零三天後,光緒帝被囚,譚嗣同等人被殺,康、梁逃往國外,維新派夢斷京城。美夢變惡夢的根源是變法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特別是慈禧本人的利益。

兩年後(1900年),在“庚子之亂”的強烈刺激下,慈禧本人親自主導新政,再次向臣民們描繪美麗的中國夢。盡管有興中會、華興會、光複會等諸多革命組織的鼓惑,但絕大多數國人還是對新政有所期待,因為這五年(1901-1905),朝廷在改革刑律、編練新軍、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堂等多個方麵,都有看得見的舉措。民眾最為期待的政治改革,盡管姍姍來遲,但還是在新政實行五年後揭開了序幕。1905年12月,慈禧派出五大臣分赴日美歐考察憲政。1906年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頒布《憲法大綱》,宣布九年後正式召開國會,推行憲政。

簡略回顧這段老掉牙的“中國夢”史,是想揭示一樁事實:夢就是夢,當不得真。當拉鏈拉到可以看見大致輪廓時,人們終究會認清私處的醜陋。清廷改革的拉鏈很長,頭一段是洋務運動,長達34年(1861-1894);第二段是維新變法,持續了4年(1895-1898年);第三段是清末新政,實行了5年(1901-1905);最後一段是預備立憲和立憲,開啟於1906年。1911年5月8日,清廷公布了第一屆內閣名單,13名國務大臣,滿九漢四,慶親王奕劻為總理。此時,人們終於看清了清廷的“私處”——立憲是假,維持皇族集權是真。

清史研究近來流行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慈禧多活10年,立憲可成,辛亥革命當可避免。然而,持論者是否理性地分析過:滿清貴族集團會主動放棄既得利益嗎?

與此類似,民國史研究者也有一種論調:如果沒有蘇聯武裝的中共軍事力量的攻擊,國民黨一定會建立起美式民主政體的。然而,持論者同樣忽視了當時國民黨集團的嚴重腐化現狀。日寇甫已投降,各位大員分赴各地“劫收”,大肆貪腐、勒索,以致於不少“光複”地區的百姓悲歎不如日據時代(龔選舞《一九四九國府垮台前夕》)。至於國民黨日後在台灣的向善與新生,那是在蔣介石這位強人去世後一個客籍組織的不得已選擇。

執政者在無法打破既得利益集團的堡壘時,隻能回避現實,編織美夢,向民眾作空口許諾。十九世紀末的清廷如此,二十世紀中期的民國也是如此。國民黨還都南京後,也承諾土地改革,也開始“民主”選舉,但民眾已經不再相信了,他們寧願相信宣稱日後會給予他們土地和民主的共產黨。

無論是清廷垮台前向民眾許諾的立憲夢,還是國府在大陸垮台前許諾的憲政夢,都不過是舊體製在終結前的最後一夢。他人包辦的夢想通常實現不了,一如毛承諾過的民主自由,鄧承諾過的共同致富。對“××新政”抱以多少期待和讚美,就會收獲多少失望與羞辱。沒有體製的更新,就沒有夢想的實現。自己喊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製度自信沒有用,民眾相信才管用。

20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