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生給人們上了一課
文章來源: 虔謙2014-03-30 21:17:24

近幾日來,台灣大學生強力訴求,要求馬英九政府撤回和中國大陸的福貿協議,以他們對政治的熱情參與,給人們上了一課: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無法購買一切;金錢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曾幾何時我們還在想,什麽時候中國經濟、科技、軍事強大了,兩岸就會自然融合。事實告訴我們,兩岸關係,和兩人關係一樣,沒有那麽簡單。台灣民眾不喜歡中國的政治模式,並且由於種種原因,也懼怕陸人的大量湧入。生長在大陸的人,一般說來總會對大陸多些感情,故鄉的聯係是一輩子的事。但是對於血脈上屬於中國,但不是生長在中國的人來說,他們對中國的感情就會比較淡漠,至少不會重於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對於這一點,大陸應該有充分的、切實的估量和尊重。
中國夢是好的。但是各種社會政治結構和社會道德的改善應該屬於中國夢的一部分。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社會的道德有下沉的一麵,但是善良、美好、光明麵是絕對存在的。中國的傳媒應該真誠有效地向世界展現中國人的這一份善良、美好、光明麵。昨天我看陳文茜的節目,裏麵報道了一則感人故事。那故事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棄嬰危機黑暗麵,更展現了基本人性的善良美好和光明。女孩陳月靜出生被棄。一對厚道善良的夫妻,雖然家裏不富裕,還是毅然收養了她。這家人對陳月靜不分內外,關愛有加。陳月靜長到20歲,不幸得了尿毒症,必須換腎。陳月靜求生欲望強,因為她說,她對養父養母恩情未報,不想死。另外,美麗可愛的她也表達了她不恨自己生身父母的心。換腎所需,陳月靜開始了尋親之旅。上天有眼,讓母女團聚。久別之後,如此的重逢,叫人情難堪。月靜的母親百感交集淚揮灑,毅然決定為自己的女兒捐腎……
 
我還看了CCTV 美國版的一個文藝節目。這個節目介紹一個中國歌舞劇劇的誕生記。歌舞劇的編劇和導演被自己家鄉父輩時代的纖夫(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所感撼,認為那種堅韌不拔、同心同德的精神,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不能夠斷了。他們克服各種困難,以最先進的技術展現纖夫號子在峽穀裏的回旋蕩漾。他們也稱許演員們對這個歌舞劇的全身心投入和創造性演繹。可惜節目連歌舞劇的名字和編劇導演的名字都沒有顯示。但是從歌舞劇片斷和編劇導演的講述本身,我都能看到中國人陽剛和堅忍精神的光芒。
 
神州大地,感人的故事數不清。中國的傳媒機構和作家、寫手們,應該加把勁,深入廣泛地向中國人自己,也向世界展示這樣一份感人的美好和精神力量
 
當然,光有善良是不夠的。中國人需要一種真誠的謙遜(不是為謙而謙,而是真正意識到人本該謙虛,這又是另一個課題),需要一種虔敬的信仰。前者更多主導中國人和其他地區人民的關係;後者更多主導中國人自己的立身處世。回到兩岸關係,我仍然深信,隻要中國大陸社會政治和精神道德不斷完善成熟,國力持續提高,兩岸關係會如杜詩所繪“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向馬航事件的搜尋人員致敬
把生命放在信仰的保護和支持下

《吉女花》卷二 27硬骨頭
《吉女花》卷二 26 織衣女
《吉女花》卷二 希望 開篇
《吉女花》卷一末章 高副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