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而走險嚐異果 (上)
文章來源: 虔謙2012-11-25 08:41:19

有天早晨我去走路時,看到一女子蹲在別人家一棵樹下撿著什麽。我看她往袋子裏放東西,可就是看不出來那草地上究竟有什麽可揀的。

昨天早上又去走路,突見路上散落著一種葡萄狀葡萄大小的果子。我認出來就是那天那個女子蹲著揀東西的地方。原來她揀的就是這個。我不認識這種果,從來沒見過。那果子表層沒有葡萄光滑,有些皺皺的其貌不揚。我想既然有人揀,應該就能吃。於是我也蹲下來揀了幾個入口袋。

回到家裏,我跟孩子他爸說起這無名小果子,說我想嚐嚐。

“不要嚐。怕有毒。”孩子他爸說。

“不會吧,有人也揀吃呢。”

“還可能是劇毒!”他爸爸繼續警告。

我想,從神農到李時珍,多少中醫親自嚐百草,為的就是了解草藥的藥性。我要寫作,要寫有毒的果子什麽個滋味,不嚐,咋知道?不知道,不是亂寫麽?再說,就嚐一點點,見不好就收,有啥礙事的?不怕!

說為寫作是冠而堂皇為自己找理由,說穿了其實是好奇心。我家後院有棵樹每年秋冬時果落滿地,他爸說不能吃,我也沒聽他的,自己偷偷地、少少地嚐過。

回到這奇果上來,我於是掰開果子外皮,細品了起來。那果子說實在的很不好吃。還沒吃呢臭味就先撲鼻。那味道有些像榴蓮,但是沒有榴蓮那點香甜;它純粹就是臭。臭就臭,我還不死心,見裏頭有核,還舔了舔那核,接著去嚐那核周圍的肉。就在這時,我感到不對!舌頭開始發澀,越來越澀,澀得發緊,發痛,發麻!

“不好,這玩意兒真有毒,還是劇毒!”我叫了起來。

“不會吧。”先生這時反而給我打輕鬆針。

“反正很不對勁,我得趕緊去刷牙漱口!”我把臭果子盡量的全吐出來,然後便往水房跑。

“有些人偏要找死,真是沒辦法。”等我漱完口了先生說。他告訴我他在老家時不少人中過毒。蠶豆,扁豆都有人吃了中毒。

舌頭還麻著,我沒法頂嘴。說來也是,一棵挺好看的樹,小小的樹果,怎麽它就會“有毒”呢?也許真的是像小時候讀書讀到的,那是花草樹木的自我保護。它們不願意自己的果子給吃了影響它們傳宗接代,於是那果子經久變化,變得要麽有毒,要麽難吃……總之是不想讓“入侵”者有好果子吃。

不過目的算是達到了。許多果子,經前人嚐試證實可吃;而有些果子,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被前人采納。我知道了某種沒有被人食用的樹果,放嘴裏它是個什麽滋味。(“中毒”後把它們全數扔垃圾桶裏,忘了拍張照留念並讓各位識別,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