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中國城之節日舊貌新顏 (圖)
文章來源: 虔謙2012-01-01 18:01:54

大概有五年沒去中國城了。不常去中國城的原因有:

1. 距離較遠

2. 停車不便

3. 大部分物品都可以在更便利的地方買得到;中國城特有的,也因為交通不便而割舍。


聽說現在有觀光性質的火車到達中國城,我先生和幾位家長們已經去過,說是挺不錯。不過這次我們全家去中國城由於種種原因沒去搭火車,而是自己駕車過去。

我們到了中國城一家書店。這是我們此番進城的主要目的。原來一同打工的工友後來成了那家書店的老板。生意一直還是不錯的。不過這回他的表情看上去比較消極,說生意不佳,他也許過兩載就把生意結束掉。我也因此和他結了寄賣書的賬,另外買了一大堆書,其中有幾位當紅或著名女作家的書:遲子建,畢淑敏,嚴歌苓,王安億,三毛等等。

從書店出來後,我們繞到後麵去參觀。這後麵有我先生曾經工作過的批發部,現在已經改為他用。先生舊地重遊顯得有些興奮,在那裏和兩個孩子照了好幾張像。往事如煙,總令人生歎。反觀今日,還是應該承認有所成就,有所收獲,因此還是應該心懷感恩。

我們還有朋友(也是當時工友)在那裏開工藝品店,我們去探訪時店門沒開。

時近中午,我們拿不定主意去哪家餐館,書店老板介紹對麵的一家廣東小吃,說量給得多。於是我們便過了街。老板說得沒錯,這家廣東小吃味道不錯,量也多,價錢也合理。我們一家在那裏吃得不亦樂乎。自然和弟弟辯論完後,又回頭和老爸辯論。辯論的焦點是,他當初演講時是不是應該西裝大開,不結扣子。自然說他就是他,他的特色,他的人性。雖然他全國比賽隻得第二,但是他的頭像卻被全國演講主辦單位用來做廣告。為什麽?自然說,那就是因為我這個形象更接近真人,而不是機器人。

乎乎吃完了中飯,我們便出來逛城中心。今日中國城讓我印象深刻。她幹淨、整潔,還添加了一些新的設施。大的如火車,小的如商家門口的桌椅涼傘。我在中國城打工時,清楚記得小巷裏的髒樣和水溝的難聞味道。不光小巷,主要路麵也很髒,廣場一帶的商店布局、擺設等非常零亂,也顯得很老舊。這次一看,到處煥然一新,煥然一淨。

唯一覺得有些奇怪的,是居然沒有看到美國傳統的聖誕節裝飾。城中到處掛著熱鬧的中式小燈籠,我不知道這是中國城平時就掛的呢,還是特意為聖誕新年掛的。假如是後者,那麽這個也太“中國特色”了點。

孫中山永遠值得敬仰。我跟兩個孩子講起了孫中山的故事以及他如何成為兩岸三地中國人的共同先驅者。兩個孩子都在中山先生雕像前留影。

末了我對孩子們說:這是我們的中國城。中國城是中國早期移民建立的。她代表了華人移民在美國的奮鬥。舊金山的華工參加了美國鐵路建造,是華人在美曆史上艱苦辛酸的一頁。“我們的中國城”的說法也許太過本位,但是,我想一個人也好,一個民族也好,首先自己要強,才能談冠冕堂皇的其他。自強是本,是基。 “自己”是由許多因素組成的,“故土文化”,或者說你的所從來,也是其中之一。“我們的中國城”,大意如此。

假如說聖誕節中國城不熱鬧,那麽春節有遊行,應該會比較熱鬧吧。




遙望對街的書店。照得不清楚,但是我總認得那是我曾經打工的地方。



繞到書店後頭,這裏比原來幹淨太多,簡直沒法比。瞧這樓梯,不知是否就是當年好萊塢來中國城拍電影時演員們衝上衝下的那一個?



朋友的店就在這裏,不過卻沒開。聖誕節,氣氛這邊獨靜。



這苦瓜排骨,怎不叫人饞!



聖誕節的中國城,漫天燈籠,卻看不到一絲聖誕特色的裝飾



在這裏我看到年輕的情侶合影,好不浪漫。



洛杉磯中國城,舊貌新顏,顯得如此整潔。過那街還有火車坐,可一直坐到海邊。




孫中山,永遠受中國人愛戴敬仰。



  • 刁兵張曉峰 23 聚散在朝夕
  • 這個芭芭拉,硬是沒過聖誕節
  • 刁兵張曉峰 22 拋向空中!
  • 聖誕期間重訪生活過的墨區
  • 我被十二月的星空迷住
  • 聖誕廣州年輕救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