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因為我愛 - <<不能講的故事>> 自敘 (2)
文章來源: 虔謙2007-11-17 14:34:36


盡管後來我的思考和理解拓展了許多,  但是“不能講的故事” 這個題目她最初是來自文學城原創壇的談網戀活動. 當時我想, 網戀? 這個能談嗎這個? 因為網戀裏包含許多個人美好的卻可能是非常隱私的情感.  進而就想到了 “不能講的故事” 這個詞語.

我本來是喜歡寫詩歌, 散文, 童話, 雜文什麽的, 把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放在博客和別人分享.  自從腦海裏有了 “不能講的故事” 這個詞語後,  很自然就想, 為什麽不寫部小說,  把自己的所愛, 所追求, 所理解, 所堅持融入小說裏呢? 

有了這個念頭後頗鬥爭了幾下, 因為一但寫了小說, 我便沒有多少餘力寫詩和散文了; 另外,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寫得好
.
最後下定了決心,  我認為, 不論從形式, 從內容, 都值得去闖.   形式上, 從來沒有寫過中長篇小說; 內容上, 從來沒有寫過性以及三人關係.  “不能講的”, 值得我去大膽的講講.

說到小說的內容, 她的胚胎源自我的一首沒寫完的敘事詩.  在那首敘事詩裏,  女主角最終是拒絕了男主角的愛, 因為她不願意另一個女人受到她受到過的苦痛: 和另一個女人分享同一個男人.  女主角最後是在風雪中躺下….

演繹成小說的過程中,  我在蘆花身上注入了許多詩裏所沒有的力量和光彩.  這力量和光彩來自蘆花一身的美德.

蘆花這個人物, 她最基本的美德就是她的善良.  不論是對婆婆, 對桂花, 對秀月, 還是對美玲.
她的善良表現在她的處事上, 她所說的話,  她的自我克製, 表現在她更多的想到別人, 想到怎樣才能不傷害到別人.  這樣的美德出現在一個自己被命運如此蹂躪傷害的人身上, 就格外的具有撼動人心, 淨化人性的力量.   細心的讀者應該還記憶猶新, 蘆花在昏迷之前特意對長河和阿牛說的一句話: “這輩子, 我很高興.” 她對自己的生死有所預感, 她不願意自己走了之後長河和阿牛為她心傷或者有遺憾之感.

蘆花的另一個美德表現在她總是以柔和和溫順麵對苦難和逆境.  這不是逆來順受, 而是一種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態度.  不論是桂花進門,  被貶石頭村,  被石伯遣離, 還是與長河生離死別,  自己在艱難年代裏獨自承擔起家庭重任, 還是文革中的各種折磨…. 態度反過來決定人生的軌跡.   不難想象, 假如蘆花整天抱怨命運,  自暴自棄,  她的一生又會是怎樣.   蘆花的態度最後使柔弱的她實際上掐住了命運的咽喉,  從最悲哀消極的命運中活出最美麗動人的人生.

最後, 也是我最稱許的, 是蘆花對愛的堅貞, 這份堅貞說穿了就是一種信念.  有了這信念, 人才有脊梁, 才站得起來. 才能經受得起生活所給的各種絕望的挑戰.  蘆花這種對愛的堅貞, 表現在對阿牛的情感上,  更多的, 是表現在她對長河和對自己媽媽的愛以及對這愛的期盼和堅守上. 
長河之前, 蘆花的愛是不成熟的,  她還隻是個少女.  她嫁給阿牛是相對被動的.  這裏頭並沒有有如她和長河間的那種激動, 交流和交融.  不成熟的, 相對軟弱的她,  還懷揣著對命運的各種恐懼.  她對阿牛的等待,  還相對的停留在單純的希望有個家, 有個歸屬, 有個庇護那樣的層麵上,  她對阿牛的情感, 也更多的是類似 “一日夫妻百日恩” 的情況.
和長河的相遇和感情互動使蘆花真正的成熟,  她懂得了愛, 懂得了自己真正愛的誰, 懂得了愛的本性等等, 也使她最終能夠經受得起42年漫漫等候.

母愛是人生之始, 蘆花對母愛的渴望和堅信,  構成了她深厚堅實的人生根基.  這個根基的力量和影響, 以那隻布鳥為形象代表,  貫穿了小說始終.  小說以蘆花離母開始,  以蘆花和媽媽重逢結束,  母女情深,  善和愛的力量終於將小說推向她感天動地的高潮.

我寫, 因為我愛.  我寫蘆花, 因為我愛她,  她的身上, 寄托著我的許多理想, 情感和追求.  蘆花以她最樸素無華的人生言語,  以她深重的苦難中仍然不變的金子般心靈,  向我展示了我所一直想要擁抱的那樣一個童話世界.  我不去追逐時髦, 我堅信人間最永恒的, 最美好的一切, 其實也是最簡單最樸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