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
文章來源: 良人2008-01-09 19:54:14
中國的孩子們活得真累。從進托兒所、幼兒園開始,就開始每星期六天的學習了。進幼兒園要考試,一門考的可能還是英文。考得好,還不一定進得去名牌幼兒院,還得開後門、走人情,有時這人情還得走到高層次的政府領導處,譬如市一級的。進小學、初中就更不用說了。為了子女有個好出息,父母真是全力以赴。惟恐其獨苗進不了好的幼兒園,從而進不了好的小學,進而進不了好的中學、大學;進不了好的大學,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或出不了國。真是得從小抓起。由於整個社會的各個家庭,隻要有條件,都在為子女而拚博,你不跟進,就虧待子女了。於是各種補習班、私人家教、課外技能學習,就遍地開花了。對生意人來說,中國的教育市場真是一大塊寶地。反正其他的錢好省,花在子女教育上的錢,再窮再苦,也要擠出來。

對從3歲以上的中國幼兒、兒童與少年來說,如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他們的童年將是在無窮無盡的學習壓力中度過的。(這裏撇開高中生以上的青年不談,因為他們一般已有獨立思考、行事能力而不全受父母支配與控製。)筆者遇到很多家長,他們的(獨生)孩子在住宿小學讀書,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除了吃飯與短暫的休息,永遠在學習。好不容易周五晚上回家,周六還有一天的校外補習或興趣班。對一般學生來說,眾多的家庭作業,不斷的模擬考試,便是童年人生的唯一目標與“樂趣”。許多大學生周末打工的對象就是幼兒園幼童的英語遊戲,或中、小學生的英語及其他課程的補習。好的鋼琴老師在市麵上,已很長時間奇貨難居,須排隊等候、高價聘請。而農村與城市中的窮人,為了子女的教育,每天又有多少悲歡離合、辛酸感人的故事在發生。且不談大學,即使公立中、小學生一年的學校費用,已占一般農村家庭收入的很大比例,能上學已經是很大福分了,哪有錢再去上補習班。在大城市打工的農村青年男女,許多都是念完初中後,念不起高中,而出來掙錢養家的。為了這些付不起的學費,他們放棄就學,從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這些家庭中有幸念完高中的子女,是完全靠自己的勤奮與天分在與富有家庭的子女不公平地競爭著人生前途。在這種全民抓教育、人人爭上遊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國新一代,或新二代,他們的書本知識功底與文化教育素質,與美國的下一代真有天壤之別。 美國的兒童生活正好相反。不管家庭經濟狀況如何,他們的父母會為子女購買玩具,攜帶他們出去旅遊,盡量使子女開心。“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的。

父母的願望是讓子女活得健康、開心,現時的開心,至於將來怎麽樣,是孩子自己選擇的道路,家長決不會強迫讓孩子去學無興趣的東西,孩子盡管小,可是他們的主意與選擇,永遠是家長最優先考慮的因素。一般家長為子女所做的是選一個好的公立學校,這是在購房或搬家時,甚至找工作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或選一個好的私立學校,如家庭經濟允許的話。其餘的基礎教育則一般都交給學校,隻要學生成績過得去,什麽課外補習,額外作業,那是聞所未聞的。對大部分學童,課餘興趣愛好最多的就是各類體育,特別是男孩的各項球類運動。而學校則嚴格按照進程教學,下課鈴響一定散課;學校的校車從來都是準時地按規定路線送學童回家。教師的敬業精神遠不如中國的老師,為學生開“小灶”、家庭訪問是極其罕見的。從書本知識來說,美國學生起碼比中國學生晚兩年。

中國兒童進小學時有的已要考乘法,而美國學生三年級才開始學乘法。中國學生三年級看的武俠小說,已相當於美國學生五年級的暑期閱讀水平。在中國念過幾年書後去美國的中國孩子,很少不在學校裏名列前茅,並感到在美國讀書真是輕鬆。美國學生所作的各類作業題,可能隻有中國同“行”們的十分之一。對基礎課程,能將教科書認真閱讀,已是好學生了,哪有去看同類教材參考書的事!在這種環境下,書本知識學的少,基礎不牢固,學習自然也沒有什麽壓力,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玩、交朋友、看電視、享受大自然,無拘無束地成長。對於要學習的孩子,沒有父母的“規劃”,他們也會去圖書館、網上學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聽高年級的課,盡情地發揮與發展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