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
文章來源: 林貝卡2008-05-01 10:21:36



《早春二月》

  1964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謝鐵驪

  1983年榮獲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影片《早春二月》根據柔石的中篇小說《二月》改編,得到夏衍的支持與幫助,他親自劃劇本修改一百多處,並將片名政定為《早春二月》,亦寓示了當時的時代如早春料峭的天氣那樣,寒意襲人。

  肖澗秋這個徘徊者身上顯然有柔石的影子,因此編導者謝鐵驪在"五四"以來的革命文學中選這部作晶搬上銀幕是很有意義的,在電影反映知識分子題材方麵填補了一個空白。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在新中國十七年的電影銀幕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影片含蓄的韻味,精練的鏡頭以及豐富的細節描寫如肖澗秋兩次彈琴、三次飲酒、七次過橋,都各有不同的具體規定情境,令觀眾如癡如醉。

  孫道臨塑造的肖洞秋形象氣質逼真、性格鮮明,表現了很高的藝術造詣,成為他的表演藝術的代表作。謝芳對於反抗封建環境、追求個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嵐也演得非常生動、真實。她將主人公執著任性、桀驁不馴、熱烈奔放的性格表現得活靈活現,同時又細致人微地揭示出陶嵐善良真誠、富於同情心以及對愛情的甜蜜渴望、對進步思想的大膽追求等複雜心理變化。(摘自網絡)




(請點擊關閉音樂 欣賞視頻)早春二月a



早春二月b





早春二月c



早春二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