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 1315 --- 關於公司分析中的管理分析
文章來源: 不忘中囯2008-09-29 23:49:18

關於公司分析中的管理分析 (2008-09-30 09:16:47)

    經濟學與管理學是糾纏不清的兩大學科分支,這兩大學科體係目前水乳交融、彼此借鑒對方的研究方法,但是這兩者的區別仍是相當明顯的:1)經濟學主要研究企業的外部,將企業視為一個黑箱,而管理學則研究企業內部,認為企業是有個性的,並不是一個黑箱;2)經濟學推崇理性經濟人假設和完全理性,管理學則更重視人性,認為經濟人並非完全理性,而是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3)經濟學重視和客觀規律,見物不見人,而管理學高度重視4)經濟學更像科學,而管理學更像藝術。

    記得趙本山導演的連續劇《劉老根II》,裏麵有一集,其中顧小紅問龍泉山莊的經理人員:經營管理是一回事嗎?在場的都答不上來。顧小紅強調:經營和管理就像兩條腿走路,必須交替進行,但經營是龍頭,必須邁好第一步、邁出第一步。……經營靠什麽?經營靠市場。市場又靠什麽?市場靠信譽,可是你們把質檢部撤了……總之,就是一句話:企業的生存、發展,靠的就是創新,創新就是企業家的靈魂。

    那個涉嫌詐騙的許嘉也答得好:經營管理在概念上是一個問題嗎?不是,經營管理完全是兩回事。我們所說的經營,是指經濟運營,而管理則是指管轄治理。經營是市場功,是以市場為綱;管理是內功,則是以人為本。我們搞經營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效益;而管理的目的,則是為了追求效率。在經營上,是絕不允許我們出現一點問題的,搞好了,它就是餡餅,搞不好,它就是陷阱。反過來講,在管理上我們出現一點錯誤,則隻是一種局部的、內部的問題,一般不會影響大局。

    盡管這是連續劇的一部分,但這些商業思想還是很值得玩味的。細摳經營管理的概念,並無必要,但簡言之,經營是講企業做什麽,管理則是講企業怎麽做。理解這一點區別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推崇巴式投資,有人對此進行了總結,將巴式投資策略分為4大部分:業務分析、管理分析、財務分析、價值與價格對比分析。巴式投資的第一大類就是業務分析,即回答3個問題:1)企業的業務是否清晰明了、簡單易懂?2)企業的業務是否有良好的長期前景?3)企業是否有持之以恒的、穩定的經營史?這其實就是講經營層麵的問題。

    巴式投資將業務分析放在首位,很有代表性和現實意義,一方麵突出了簡單易懂,強化了能力圈原則;另一方麵又突出了商業特性,即巴老所反複強調的長期經濟特性。我們常言做什麽比怎麽做重要得多,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候個人的能力發揮是很有限的,在一個沒有前景的產業中,再優秀的管理層也無可奈何,相反在一些特許權企業中,平庸的管理層也能獲得不錯的績效。人從一出生就分為三六九等,而企業也是有血統差別的。

    公司分析把業務分析放在首位,這無可厚非,但是,管理分析也是相當重要的。做一樣的事情的時候,不同的公司就產生有不同的績效,甚至基礎好的公司隻取得平庸的績效,而基礎差的公司依靠管理層的勵精圖治,不斷脫穎而出。這就是管理團隊在起作用。看過《亮劍》就知道,同樣的一個獨立團,換成李雲龍去當團長,就是不一樣,一不添人,二不添槍,獨立團變得嗷嗷叫,殺氣驚人。下象棋也是如此,同樣的16顆棋子,在高手手裏是有聲有色,在庸手手裏則是讓人歎氣。同樣的碳元素,可以有不同的組織方式,它能成為金剛石,也可能成為石墨。企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兩家公司有差不多的資產負債表和硬資源,但經營數年後,兩家公司的績效可能相差甚遠,這全在於管理層有不同的德、能、勤、績,在於有不同的管理團隊,在於管理團隊對各種資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的組織形式。

    總之,人是公司中最活躍的因素,離開對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公司分析。隻有經濟資源和財務資源,隻是資源的堆積,資產隻能在組合、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按有關人士對巴式投資策略的總結,管理分析也是為了解決、回答3個問題:1)公司的管理層是否理性?2)公司的管理層對待股東是否坦誠?3)公司的管理層能否拒絕機構的跟風做法?

    個人認為,這3條算是管理分析與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就中國的情形而言,因為中國的國企、民企普遍存在較大的差別,而西方國家的股權一般較分散,中國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較嚴重的公司治理問題(其他亞洲國家也存在類似的較嚴重的公司治理問題),因此僅這3條不夠細化,操作性也不夠。我們可以按公司治理和管理團隊這2條主線來分別分析:

 
  
一、分析公司的股權結構及控製權、經營權的定位

    我們首先要分析公司的股權結構,看是一股獨大,還是股權相對分散,這一點很重要。投資者普遍評價較高的萬科、張裕,就是典型的分散股權結構。尤其是前幾大法人股東、機構股東能形成製衡,則更好一些。

    至於控製權與經營權的關係,按巴老的說法,公司治理分為3種類型:

    I類,公司股權分散,並無真正意義上的控股股東,公司的管理層是實際控製者;

    II類,公司有控股股東,控股股東親自參與管理。Berkshire本身就屬於這一類型。

    III類,公司有控股股東,但控股股東除保留對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外,並不過問公司具體經營事務,而是委托專家管理。

    我們進行公司治理和管理團隊的分析,一定要清楚所要分析的公司屬於這3類公司治理的哪一類型。

  
 
二、分析公司過去公司治理的曆史

    對此我們可以翻閱有關的官方記錄及媒體報道,看看是否有負麵評價或者爭議事項,公司管理層有無侵犯股東利益的事項。

    在全流通之前,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就是職務侵占。

    在全流通之後,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就是低質量的信息披露。

    公司管理層盡管我們不能實際監控,但是公司管理層所作所為,不可能始終天衣無縫,我們應堅持對曆史信息的分析,多渠道的印證,肯定能發現不少的線索,以看到冰山以下的部分

    三、分析公司管理團隊的構成並評估其穩定性

    依據公司股權結構的不同及控製權、經營權的不同定位,公司管理團隊有不同的產生方式。這其中又有大量的中國式潛規則,國企好多是任命製,民企則容易是家族式企業,家族成員把持了全部關鍵職位。而多個控股股東的公司,則要分析關鍵管理人員是哪一股東派來的。

    公司的穩定性,本身也包括公司管理團隊的穩定性,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的穩定性。很難想象,在一個管理層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管理層不斷變換、掣肘的公司裏,能給股東帶來什麽像樣的回報。

    此外,我們還應該評估管理團隊(董事會)的構成,包括關鍵管理人員的工作經曆、專長、性格等。

    也要評估公司事實上的控製權在哪一股東手裏,這一股東主營業務是什麽,所擅長的領域是哪個領域,能否切實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有無能力幫助上市公司。

    四、分析公司的董事長

    董事長就是公司的舵手和三軍之帥,一定要收集關於該公司現任董事長的履曆,與前幾屆董事長的關係,評價該董事長的德行、戰略思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中國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不少公司做大了以後,董事長顯示出梟雄的本色,這樣的人容易我行我素,而且無人能監控他。這其實是一種製度性的缺陷,即巴老所說的“Institutional Imperative”。僅靠個人的道德素質和自覺,很多事情仍是保證不了的,歸根結底,還是得有製度保障。

    管理層薪酬,包括董事長薪酬、各類其他待遇,也是評價董事長及管理團隊的一個視角。像那類隻管給管理層天價薪酬的公司,是很少真正將公司的發展放在心上的。

    五、分析公司以前的重大決策

    這一問題在業務分析部分也會涉及到,這裏隻是進一步觀察管理團隊的決策能力,包括是否熱衷於跟熱門行業、是否有過度投資、好大喜功的傾向。有關內容可以查詢公司公告,看重大募資投向,也可以向媒體、公司的競爭對手來證實。

    公司管理團隊的實際工作能力,直接決定了公司的績效,像巴老對公司管理團隊的要求就很嚴格,要求他們才華橫溢、像管理自己的財產一樣管理股東的財產,巴老即使是少數股權投資,也是出手不菲,力爭進入公司董事會謀得席位,這樣就能親自參與公司的部分決策。個人認為,這也是他敢於長期持股的原因之一。

    六、其他定性分析

    借用一份估值模型的說法,我們可以對公司進行一次全麵的定性分析並打分。

    對公司的定性分析,可分為4個方麵的評估:

    1、行業基本情況

           1)行業景氣度  2) 行業競爭度  3) 行業成長性  4)  產業政策

    2、公司行業地位

           1)   品牌價值  2)市場份額

    3、公司內部軟環境

    4、公司內部硬環境

 

           1)業務結構    2)  產品結構   3)  技術優勢     4) 營銷能力    5)  成本優勢    4大部分的評估,當然很多已經超出了公司治理與管理分析的範疇,但卻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定性分析框架。

豹豹於2008930日晨

 

           1)企業戰略  2)企業文化 3)  組織管理  4) 法人治理結構    5) 公共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