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文章來源: lanyi2008-09-24 08:04:23
標題這個話是張愛玲同誌說的。不知道她為什麽說這個話,隻覺得有道理。

走廊裏頭在和我包養了半天的老莊同誌聊猶太人。老莊覺得很多美國人不喜歡猶太人是有道理的,因為猶太人唯利精明,而小小得意樓給出觀點認為或許因為別人的排斥導致了猶太人的唯利精明。

暫且不去討論誰的邏輯比較合理,單單討論猶太人這一種族的人來說是有著讓人同情的曆史。他們有著自己宗教裏頭的救世主,突然有一天有個人衝出來說他就是他們的救世主,但這個人又並不幫著猶太人說話,而是拿著這個救世主的名義籠絡了一大群勞動人民,規模越搞越大,頗有人間皇帝的意味,當然猶太人不服了,找了羅馬皇帝去殺了這個自稱為是救世主的人。結果救世主帶出的門徒成就了一個宗教派別,而且勾結了當權者規模越搞越大,猶太人的日子就難過了。如此看,猶太人的被排擠是他們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導致了他們整個種族的被唾棄。

我們似乎需要慈悲他們?

看了麥田的帖子,說起了日本人,又覺得有著同樣的道理,如果去了解了日本人,這種慈悲之感隱約而生,似乎是要去憐憫他們的。日本人生活的範圍狹小,資源貧乏,95年神戶大地震震跨了神戶作為原亞太地區最大港口運輸的地位,日本人所能做的就是在原來的廢墟上建立他們新的家園,而中國的汶川大地震,整垮了幾個市縣,重新建立新城的時候,我們隻需放眼望去,有空地的地方就建設唄。完全沒有什麽土地緊缺資源匱乏的顧慮。在日本有著保護了上千年的建築樹木,即使他們的改朝換代也不會用焚燒毀滅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踐踏前一個朝代的東西,因為他們的資源匱乏。而我們這個泱泱大國,卻無所顧忌,改朝換代,統治者恨不得抹去前朝所有的痕跡,重頭再來,因為我們資源豐富,土地廣袤肥沃。

日本人的這種資源匱乏感是容於血液的, 表現於他們對內改革上,對外擴張上。

由於是拿來文化的小國,他們易於敏感於新生力量的潛質,大國往往容易陶醉於自己已經創立的文化氛圍中,躺臥於泱泱大國的欺世真理,沒有危機感,沒有分辨性,自大的忘乎所以,這個不僅僅是清王朝亡國的那刻,也有如今西方大國的意味。所以小國的轉型也快速於大國。

懂得產生了慈悲,慈悲變成了自省,這個或許才是我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