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罷了現象”到“罷了效應”
文章來源: 閣老2007-12-05 13:23:46

        這幾天,山菊花相繼貼出了罷了的《罷了楚雄之行》和《大愛無欲 大愛無疆》兩篇文章,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在北美文學城裏形成了關注中國教育、關注中國新一代“高玉寶”的熱潮,許多網友通過文學城與遠隔千山萬水的邊陲小城雲南楚雄建立了熱線聯係,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學生。

        我再次接受了這份感動,收藏了這份美麗。

        罷了是我在網下見到的第一個網友,我在《第三隻眼看罷了》一文中真實地記錄了對他的印象。盡管罷了喜歡在網上搗漿糊,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個極為嚴肅認真的人,最難得的是他的古道熱腸。以我的了解,罷了的扶貧濟困有著遺傳基因,他的先祖就以懸壺濟世而聞名京滬兩地。早在去年上海見麵時,他就和我說到 07 年將去雲南楚雄看望他資助的兩位學生。

        也是無巧不成書,網上出現了一個《邊城秀才》,樸實的文風引起了罷了的注意,使罷了喜出望外的是邊城秀才恰好住在他要去的楚雄,於是建立了熱線聯係。邊城秀才張海平先生感動於罷了的義舉,早早做好了接待來自遠方網友的準備。

        就在罷了策劃楚雄之行的時候,文學城裏傳出了住在美國明州的大雪身患重病的消息,罷了以滿腔的熱情給大雪送去了關愛,專程看望了大雪,並幫助大雪完成了出版《陽光撫摸的日子》詩集的願望。大雪被罷了的義舉深深感動,毅然提出自己雖然不能去楚雄,但要資助貧困學生,並委托罷了全權辦理。於是有了《罷了楚雄之行》中的全部場景。於是有了《大愛無欲 大愛無疆》中的壯觀美景。

        可以說這是一個“罷了效應”。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學城裏的罷了現象》,從罷了現象到今天的罷了效應,應該感謝文學城。如果不是文學城,我們無法獲取信息,無法相互認識,相互了解,更不可能出現這段傳為美談的佳話。 所以我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文學城》作為海外最大的一家文學網站,給廣大的海外華人構築了一座締結友誼的橋梁,聯係親情的紐帶,交流思想的場所,展示風采的舞台。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創造感動和接受感動的園地。人們可以在五彩繽紛的文學園地裏自由耕耘的同時,得到來自朋友們的關愛、春風、雨露和陽光。所以《文學城》的創業者做了一項足以輝耀後人的偉大工程,它所揮發的能量遠遠超出了文學層麵的意義,而具有更加廣泛和深刻的社會意義。

       在接受感動和收藏美麗的同時,我們不能不說說中國的教育。中國的教育實在是個沉重的話題,盡管中國近三十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變化,建立了許多希望工程,但是仍然不盡人意。特別是在老少邊地區,出現了新一代的“高玉寶”,因為貧困而不能讀書或者中途輟學。這些年來,我的朋友們資助了一批又一批特困生,給大西北地區的希望工程捐贈了一批又一批圖書、學習用品和衣物,舉辦了一次又一次義賣、義畫、義捐活動,但是這樣的綿薄之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徹底消除“高玉寶現象”,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關注的大問題,也需要實實在在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在這裏我要提到我的另一個網友《充滿希望》,為了實現他的“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書念”宏偉理想,他毅然關掉了自己的公司,放棄了美國的優越條件,回到中國籌建教育慈善基金會。在返回中國前夕,他專程到洛杉磯和西雅圖,分別與我和罷了討論了他的計劃。

        罷了、大雪、充滿希望,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網友以自己的行動,奏響了一曲不僅僅是感奮人心的“大愛之歌”,準確地說,是拉開了海外華人關注祖國教育的大幕。

        我向他們致以深深的敬意!

       向一貫關注中國教育的北美文學城致以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