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書法老人祝嘉(資料存檔)
文章來源: 閣老2007-11-06 22:57:59

       在當代中國的萬象書壇上,有一位甘於寂寞、不事張揚的書法大師,他就是被稱為世紀書法老人的祝嘉先生。
        祝嘉先生字乙秋,海南島文昌人,生於一八九九年, 1948 年定居蘇州 ,卒於一九九五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世紀書法老人。他一生著述宏富,並首撰中國《書學史》,素為書壇熟知;而其書藝往往為之掩抑,加之他本人耐得孤冷,淡於名利,就更闇而不彰了。
縱觀其書論,其實都是以臨寫、創作為旨歸發生的,雖然立論正大,識見超卓,文字蒼勁,言辭雄辯,時時有真知灼見閃光,而貼近實踐,文風平正、樸實,沒有高蹈虛誕、語涉浮華的陋習。
    祝嘉先生幼學顏真卿,青少年時代師從趙之謙入室弟子胡仁陔先生,學古文、詩詞、書法,在書法的浩瀚海洋中暢遊,深究苦學古代大量書論與金石碑貼,尋流溯源,博采兼收。在此期間,他的書法觀和作品已臻成熟。
    祝嘉先生為人剛直,不藏機心,不慕名利,不媚時好,習於孤冷,所以能心無旁鶩 ,成全其精神深會古人,直入本心。他特別推重傅山 “ 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率真勿安排 ” 之旨,無論是書格還是人格,他都切切實實地做到了。
    祝嘉先生書法的藝術特色可以六字概括:平、拙、厚、辣、直率。
    劉熙載說: “ 以篆隸為古,以正書為今,此隻是具體而言。其實書之辯全在身份斤兩,體其末也。 ” 又說 “ 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然北自有北之韻,南自有南之骨也。 ” 這無疑是通人之論,以此來解讀北碑南貼,解讀包、康之說,解讀祝嘉先生,其庶幾乎?  
    祝嘉畢生致力於書法研究、創作、教育,是我國著名的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和書法教育家。 1935 年出版了他首部著作《書學》; 1941 年完成我國第一部《書學史》,後於 1947 年由於右任先生作序出版,填補了中國近代書法史學的空白。此後筆耕不止,一生共撰寫書學專著 70 種計 360 餘萬字。
祝嘉先生的書法與其理論緊密結合結合,他四體具精,一生臨摹百遍以上的碑帖 130 餘種,並力主 “ 全身力到論 ” 故其書法碑帖交融、老辣蒼潤、渾厚古拙,內蘊豐富。晚年融合漢魏開創了獨特的章草書風。
        祝嘉先生一生主要成就有四方麵
          1. 撰寫了中國第一部《書學史》; 
          2. 率先提出我國書法高等教育課;
          3. 開創現代書法比較學,書法批評先河;
          4. 力倡 “ 全身力到論 ” 是傳統實力派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