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二、三事(漂流雜記48)
文章來源: 閣老2007-01-08 00:03:57
        兩年沒有回國,一到機場便是歸心似箭。
        我這人急性子,提前3小時來到機場,辦理機票、檢查交運行李,整整折騰了兩個小時,出了一身臭汗,總算停當。接著過安檢、主動交出打火機,進了候機廳。
        機票上標明的起飛時間是美國西部時間下午1:50,可是一直等到2:30也沒有動靜,直到3:00才招呼登機。登上飛機還是等,直到4:00才起飛,整整延誤2個小時。盡管心裏十分不爽,可是想到再過十幾個小時就能到達上海,能看到倚窗盼兒的86歲的老父,再想到即將實現的網友見麵聚會,那一肚子的不滿意也就忍了。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於上海時間晚上9:00降落浦東機場。下機過邊防後去提行李。站在傳送帶旁,看著傳送帶轉了幾十個圈兒,就是不見行李,心裏不免焦躁起來。再一看旁邊的旅客和我一樣焦躁。正在焦躁之際,來了一位行李房的管理人員,手裏拿著一張白紙,寫著旅客的名字。點到名的站到一旁,然後告訴我們行李沒有上飛機,等下一個航班送來 ,行李到後再送到家裏。上海的旅客還好說,那中轉去外地的旅客可就慘了。行李房裏頓時一團糟,怨憤之聲不絕於耳。
        怨也罷,憤也罷,沒用,趕快排隊辦理登記手續,複印護照、機票、行李票,留下家庭住址、聯係電話號碼,60多個旅客一折騰又是兩個多小時。然後給每人發放了300元人民幣的補償金。我帶的是國內的手機,沒有充值卡,無法和外麵聯係。等出來,專程前來接我的弟弟告訴我,他在機場等候了整整6個小時。
        我的行李直到兩天後才拿到。
        這是回上海。回美國該好些吧。不然!
        回美國的那天,機票標明的起飛時間是上海當地時間下午2:30,可是在辦理登機手續時就被告知,起飛時間預計3:30。近了候機廳,等著。3:30到了,沒有動靜;4:00了沒有動靜;4:30了,總算有了點兒動靜,讓我們憑登機牌領一瓶純淨水。到了5:00多總算招呼我們登機。飛機起飛時6:00,比規定時間延誤整整3個多小時。
        抵達美國,前來接我的夫人告訴我她在機場等了整整兩個小時。
        盡管心裏還是老大的不爽,但依然沉浸在網友聚會歡樂中的我還是忍了。
        但是有兩個問題我始終沒有鬧明白。
        第一,不管是洛杉磯——上海,還是上海——洛杉磯,都是始發港,何以延誤2-3小時?特別是在上海,更是不該發生這樣的延誤,這無疑暴露出機場當局在飛機調度上的弊端。人為的延誤給接港的親屬帶來多少不便,空耗多少寶貴的時間?
        第二,行李跟隨旅客,這是國際民航的規定,何以出現旅客與行李脫軌的現象?雖然發放了補償金,但給旅客造成的麻煩絕對不是這區區300元所能相抵的。
        我自七十年代開始乘坐民航航班,近三十年來飛機延誤一直是航空公司的頑疾,也是給旅客造成不快的重要原因。都說中國進入WTO以後,民航應與國際接軌,看來真正接軌還很遙遠。
        08奧運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但願民航推出強力措施,能使飛機正點飛行,不再出現行李漏運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