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童年 (回首往事1)
文章來源: 閣老2007-01-17 08:35:44

                     快樂的童年

        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我的童年是在“少年不識愁滋味”中度過的。我的記事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與時俱進。

        依稀記得是在 1951 年春暖花開時節,母親帶著我離開家鄉乘船坐車,幾經碾轉到了江蘇沙洲縣,前來接我們的是一個大高個兒、穿著軍衣的英武軍人,他就是我的父親。那年我 5 歲,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一切都感到新奇。每到周末父親就帶我們去看戲,看武戲我還興趣盎然,看文戲就打瞌睡,經常是父親把我背回家來。過了沒幾個月,父親調到江蘇海門,我和母親帶著簡單的行囊也跟著到了海門。

        1952 年我上了小學,這一年,我有了第一個弟弟。

        1954 年父親又調到江蘇如東,母親帶著我和弟弟也到了如東,接著又增添了兩個弟弟。

        1957 年秋天,母親響應軍官家屬回鄉參加生產勞動的號召,帶著我和三個弟弟,告別了軍營,回到了分別六年的故鄉江蘇啟東。

        回到鄉下的第一件事就是翻修老屋,把原來的三間草房翻成了坐北朝南的三間瓦房,那是我們全村最漂亮的房子。

       記憶中的家鄉很美,典型的田園風光。我家的四周是一條兩丈寬的河溝,淘米洗菜的水橋邊是一棵合抱的垂楊柳,樹下是一叢菊花。一條直路從場院裏通往村前的橫路。沿著直路再往南走 300 米,便是一條橫貫全縣東西的大運河。我家屋後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左側是兩棵柿子樹,一棵桂花樹和一棵臘梅樹。右側是一溜豬羊圈、雞鴨棚和柴禾屋。母親極愛幹淨,窗明幾淨,收拾得一塵不染。受母親的影響,我們兄妹幾個從小就愛幹淨,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母親是個左撇子,幹什麽活兒都是左手。她的手很巧,紡紗、織布、裁剪衣服、做鞋子、繡花,樣樣都行。母親很重視節氣,每逢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端午、七月七、中秋、春節、元宵節,都要做好吃的。我跟著母親學會了蒸年糕,做元宵、青團、酒釀,包粽子,炸巧果。

        在外麵轉悠了幾年的我,回到鄉下一切都感到新鮮。我在自家的河溝裏種上了菱藕,栽上了一溜楊柳和桃樹。第二年春天桃紅柳綠,引得蜂飛蝶舞。

        學校離家有六裏地,母親按多年的老規矩每天給我 5 分錢自己買了吃。可我舍不得吃,把錢攢起來,買自己喜歡的連環畫。那時即將麵臨考中學,每天上學時,母親總要囑咐我好好學習。我那時貪玩,學習不算最好,但有一樣比較突出:毛筆字寫得不錯。每次寫大字,我總得好多紅圈,倍受老師誇獎。那時也不懂書法,隻是塗鴉而已。由於喜歡書畫,到了北京工作以後,結交了許多中國書畫界的前輩和朋友,此是後話。

        每天放學回來,便和一幫小夥伴打豬草。說是打豬草,其實就是瘋玩,不是放風箏、彈玻璃球,就是“清兵抓強盜”,“抬花轎”,不玩到夕陽西下、倦鳥歸林不回家。那時我特別喜歡放風箏,拿一張紙交叉插上兩根蘆花,就是一個最簡易的風箏。沒有線怎麽辦?好辦。脫下襪子拆開就是紗線。我經常光著腳回家,母親問襪子呢?我說丟了。夏天,晚飯後和夥伴們提著煤油燈、背著背簍去運河邊上抓螃蟹。在我們家鄉還有一種類似螃蟹的蟛蜞,這小東西和螃蟹一樣趨光性很強,把煤油燈放在河岸邊,它自己爬過來,伸手抓就是。一個晚上能抓到大半背簍。用蔥薑炒著吃很鮮美。或者把它搗成醬,加上料酒、精鹽、蔥薑,早飯當小菜吃,也是別有風味。

        我最大的興趣是釣魚,看浮漂就能判斷是什麽魚在咬鉤。春夏的每個星期天早晨我都要釣魚,一早晨能釣幾斤鯽魚。那時魚多,也不稀罕吃,就是有種滿足感、成就感,這種感覺日後強烈地反映在工作上。

        我是個電影迷,尤其喜歡看打仗的電影,如《智取華山》、《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渡江偵察記》、《山間鈴響馬幫來》、《英雄虎膽》等等。郭振清演的李向陽是我最崇拜的英雄。那時農村裏很少有電影,隻要打聽到哪兒放電影,就和夥伴們去看,走多遠的路都不怕。也許我是在城鎮上長大,跟隨父母親走過一些地方,相對地“見多識廣”,所以成了“孩子王”,還挺有號召力,男孩兒女孩兒都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