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裏好風光(漂流雜記之35)
文章來源: 閣老2006-09-07 17:57:11

        在北京文學藝術書畫圈裏熱鬧慣了的我,剛到美國便有一種難忍的寂寞。雖然結交了一些朋友,但是都在為生計而奔波忙碌,偶爾一聚尚可,可誰也沒那閑工夫成天和我侃大山。就在我與寂寞共舞之際,有朋友說,你喜歡舞文弄墨,何不到文學城開博。於是今年 4 月開博,到今天正好 5 個月。

        文學城真是個好去處,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情的舞台,交流思想的渠道,結交文友的橋梁,宣泄情感的空間,置放心情的容器。在 5 個月的時間裏,我結交了身處西歐北美、東南亞、澳洲的幾十位筆友,彼此留言,發悄悄話,交流心得,談談感受,很快告別了寂寞。

        文學城是個百花園,各種體裁題材,小說詩歌、雜文散文、隨筆紮記,應有盡有,百花齊放,爭奇鬥豔,一個博客一道風景線,令人目不暇接。

        文學城裏風雲際會,寫手雲集,美文妙文,比比皆是。看到妙處,擊節讚歎,自娛自樂,端地十分受用。

        於我而言,對文學城感受最深的有兩點。

        我這人一生漂流,這輩子漂了不少地方,可謂閱盡人間萬象,遍嚐人間百味。有道是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可外麵的世界也很無奈。今天的世界已經充滿了浮華和浮躁,市場經濟的特點給世間的萬物打上了商品的烙印,就連親情、友情、愛情也沾上了汙濁和銅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帶著麵具在生活,就像開屏的孔雀一樣,以展示絢麗的羽翎,掩蓋去那個醜陋的背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越來越難看到真實的一麵。

        但是在文學城裏卻是別有洞天。文學城好比一個博大的舞台,每個博客都是本色演員,不用濃妝豔抹,不需塗脂抹粉,沒有虛偽,沒有雕飾,沒有做作,沒有矯情,一切都是真情出演,真情道白。即使是隱私的曝光,靈魂的解剖,也袒露出對人生的感悟,生活的檢閱,社會的透視。每每夜深人靜,漫遊於文學城裏,便是一個遠離塵世的禪境,享受著沒有浮躁的寧靜,沒有浮華的清純,沒有虛偽的率真,沒有勢利的平和,那種感覺真好。

        說話間,我已經到了“荷立斜陽,花舞秋風”的時分,說白了就是人生的道路已經走了大半,早已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已經成了淡淡的記憶,生活的激流已經衝刷了銳氣和磨平了棱角,在博客日記中於不知不覺間流露出橫秋的老氣。

        都說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網上的博克名字,都是一個代號,甚至連性別年齡、所在地,都是虛擬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一切都是以虛對虛。能否找到同道中人,於我是個問號。然而未及幾時,我就收到了一個來自加州的網友發來的悄悄話,熱情洋溢的問候使我好生感動,我回了悄悄話。這以後他幾乎每天給我來信,我們在文字中交流思想,縱論世事,針砭時弊,探討人生,他的縱橫捭闔,真知灼見,幽默詼諧,給我很多啟示,使我於暮秋之年再次燃起對生活的熱望和激情。很快我們成了境界朋友,當友誼發展到從網上走到網下,彼此揭示廬山的時候,我欣喜地知道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藝術大師的後人,一位仰慕已久的翻譯界前輩的學生,更神奇的是他的夫人故裏與我的故裏僅僅一箭之地。

        在網絡世界中,相知何必曾相識。在現實世界中,相知何必定相逢。雖然我們遠隔千裏,但我們的手已經緊緊地握在一起,成了莫逆之交。

        感謝文學城,給了我一片綠色的蔭涼,給了我一束燦爛的陽光,給了我一個人生道路上執手同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