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上海人?(京海雜壇之十六)
文章來源: 閣老2006-07-20 10:52:14

        我在前麵的三篇文章裏,用了很大的篇幅對上海和上海人作了回顧。目的是通過這些回顧,讓人們看到上海人一路走來的軌跡,對上海人有個全麵的了解和認識,也使我們上海人看到自己身上閃光的亮點和優秀的品質。

        但是讀者的反應有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位朋友在看了我的文章後不無驚訝地說:你筆下的上海人真的有那麽偉大、高尚嗎?六十年代的上海人真有那麽好嗎?我覺得你在前麵的北京人上海人的係列文章中,對上海人的描述才是真實的,也是我們所看到的上海人,而且說句你不愛聽的話,這裏的上海人更差勁,虛偽、騙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甚至不要人格,斯文掃地。所以你現在的文章是不是有點過於理想化或者說有點兒唯美主義。

        朋友的這番話給了我不小的震動,使我不得不把將要從上麵三篇文章中引出的親情、友情、愛情的主題暫時放到一邊,而首先考慮另一個問題,即怎樣看待和評價上海人?

        我不能說這位朋友看法偏頗,因為他年輕,沒有經曆過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沒有看到彼時的上海人,隻看到此時的上海人。

        平心而論,建國以來,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上海那樣把那麽多的技術力量支援全國各地。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上海那樣把那麽多的優秀兒女支援邊疆建設,做出最大的奉獻和犧牲。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上海那樣對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那麽大的貢獻。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上海那樣慷慨地把財力物力人力支援外地。

        上海這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而是由一千萬有靈有肉的上海人組成的。如果說當年是沂蒙山區、太行山區、井岡山區的人民用小車扁擔推著挑著把中國革命送上勝利的坦途,那麽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中,正是上海人和全國人民一起把改革開放的航船駛向勝利的彼岸。但是,為什麽作出如此巨大奉獻和貢獻的上海人,在人們的眼裏卻是虛榮、愛占小便宜、明哲保身、既不高明也不英明呢?

        這實在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如同國人拷問“雷鋒精神哪兒去了?”、“焦裕祿精神哪兒去了”、“公仆精神哪兒去了”一樣,我作為上海人也在拷問自己:我們上海人的優秀傳統、品質、情愫、亮點 ------ ,到哪 兒去了?為什麽在國人的眼裏是那樣而不是這樣?

        由此我想,維護上海人的尊嚴,重塑上海人的形象,改變國人乃至世人對上海人的看法,是我們每個上海人的責任。

        此見不知我的上海朋友們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