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觀魚羨鶴久立知魚檻遙觀鶴步灘難知魚所樂心羨鶴閑安【背景材料】知魚檻,位於寄暢園錦匯漪中心,突出池中,三麵環水,方亭翼然,翹角飛簷,對麵就是鶴步灘,有鶴閑步。其名取意於《莊子南華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園主秦燿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寄暢園寄暢園坐落在無錫惠山東麓,與惠山寺毗鄰,係江南名園。明嘉靖初年,辟為園,名“鳳穀山莊”,後取王羲之《答許椽》詩:“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句中的“寄暢”兩字名園。園以山池為中心,巧於因借,自然天成。假山,依惠山東麓山勢作餘脈狀。又構曲澗,引“二泉”伏流,流注其中,潺潺有聲,世稱“八音澗”,入曲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唐宋經幢經幢貫日月雙塔每淩雲曆劫經風雨經霜現裂紋幢身刻經咒蓮座落塵氛入世千餘載紛爭不與聞觀唐宋經幢有感渾身神咒與經文誦讀消災洗濁塵香客往來難計數可憐不見誦經人【背景材料】
惠山寺經幢,在繡嶂門旁邊、山門之外,南側為唐陀羅尼經幢,北側為宋大白傘蓋神咒幢,相距10米。
唐代陀羅尼經幢,建於唐乾符三年(876)。高6.26米,底部直徑1.48米。由幢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聽鬆石床(一)鬆陰一石床通體色蒼蒼篆字唐人刻任人來納涼(二)聽鬆眠石床不覺夢悠長陣陣鬆風起渾身披夕陽(三)惠山嶺岫碧重重萬壑鬆濤鬧梵宮泉水堪烹當午茗白雲難隔五更鍾聽鬆當使人心靜臥石方知天地空書聖親雕遺籀篆石床無口訴微衷【注】
籀篆,籀篆意思精修版古代的一種書體。即大篆。
聽鬆石床,天然褐色、平坦,一端翹起若枕,供人偃仰。唐代籀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惠山寺金蓮(一)千葉蓮花含異香何年暗自換新裝風吹池水波光動古刹鍾聲送夕陽(二)水自二泉來蓮於西晉栽色黃花瘦小形若水仙開【背景材料】
金蓮池、金蓮橋位於惠山寺二山門內。金蓮池建於南北朝。石砌方池,池水來自二泉,水質清冽,古代當地婦女常在此漂紗。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惠山寺記》中記載:“寺上有方池,一名千葉蓮花池,一名濾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惠山寺華山精舍惠山東銀杏枝繁綠蔭濃晉代高僧書貝葉唐時書聖撰聽鬆也曾放馬天王殿何幸昭忠九隴峰屢建屢焚多浩劫十年文革不聞鍾【注】惠山寺,位於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橫街交接處),始建於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相傳西域僧人慧照,來到無錫西神山麓駐錫傳道,寺建於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梁大同三年(537年),建大同殿,易名為法雲禪院。唐宋間,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秦觀墓位於惠山二茅峰之陽,秦觀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文人墨客常來祭掃。古墓背山麵湖、周圍蒼鬆翠竹、墓區雜草叢生,似乎久未打理,不勝感慨!秦氏,無錫望族也!九龍淮海墳雲霧掩碑身曾道兩情悅何須朝暮親¹青山微抹雲²冷月渡迷津³芳草萋萋碧千年獨占春【注】1.秦觀有詞《雀橋仙》中有名句“兩情相悅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r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萬卷樓(一)饑餓書當食天寒書作裘寂寞書為友患難書解憂【背景材料】萬卷樓在惠山天下第二泉南側,上懸“萬卷樓”額,是南宋詩人尤袤有關的紀念性建築。他同楊萬裏、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樓後有廳三間,懸“遂初堂”匾額。尤袤一生嗜書,有尤書櫥之稱。自稱:“吾所抄書今若幹卷,將匯而目之。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竹壚山房(一)名刹竹茶爐當時天下無古今無匹敵前後競彷摹煮茗香盈室品茶醇入膚風流人已逝惟剩竹爐圖(二)山房朝向南門口惠泉甘雪夜思香茗破冰將水擔(三)竹骨青泥芯烹茶香味殊乾坤壺一把聲譽著三吳【注】
乾坤壺,指茶壺形狀為天圓地方。
《竹壚》
明•王紱(fú)
僧館高閑事事幽竹編茶具瀹清流
氣蒸陽羨三春雨聲帶湘江兩岸秋
玉臼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陸子祠(一)陸子祠前聊半天論泉品茗話當年今人不若古人雅不用茶爐不汲泉【注】陸子祠,位於無錫二泉亭上麵石砌平台上,有石磴道通,原址為東晉至南齊孝子華寶居所,唐時稱“華陂”。宋代在該遺址建陸子祠。楊萬裏《題陸子桌上祠堂》詩雲:“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飲泉不飲酒。”祠堂由惠山寺僧管理,內有陸羽畫像,故楊詩又雲:“一瓣佛香炷遺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