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借山亭名雖言借山其實不須還美景毫無損忘形天地間【注】
忘形,意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體。涵碧池池水虛涵碧晴空澄澈時金鱗惟樂水世上幾人知《借山亭》明俞憲
誰欲借名山山靈可否間
乾坤俱是借何歲自應還
《涵碧池》明俞憲
一水滿前池清風漾碧漪
野人時弄水惟有白雲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流馨亭池畔聽蟲鳴亭前秋月明諸君吟賞處盛讚木樨馨
濯纓亭名曰濯纓亭今人輕濯纓官場藏汙穢江海再難清【注】
詩謂當今官場沾染不良風氣,簪纓受到汙染,如果都去洗滌,恐怕連江海也變濁了。濯纓,洗濯冠纓。冠纓,指帽、帽帶、仕宦。後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龍縫泉》
龍罅吐泉清誰穿龍縫成
小池風雨夜真有飲龍聲《濯纓亭》
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碧山吟社八景
這裏碧山吟社八景,指錫麓書堂相鄰的一組古建築,麵對濱湖山館,背靠九龍翠嶂。也即旅遊團常去參觀的地方。
在成化年間,無錫文壇耆宿秦旭,擇地惠山寺龍泉精舍,建造十老堂,築“撚須、流馨、借山、濯纓”四個亭子,鑿“涵碧池”,開“芙蓉徑”,堆“古木坡”。
嘉靖年間,無錫進士俞憲,有詩吟詠此八景,流傳至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碧山吟社五百多年前、家住無錫的一批退休官員,結社集會,吟詩賦詞,立德立言,名曰“碧山吟社”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遺產。吳山冥色鬱蒼蒼十老吟詩頌豔陽¹結社初衷明禮義吟詩意欲正綱常徜徉山水舒心誌臧否春秋憑直腸²壘砌詩城千仞翠壬寅九度益生光³【注】1.碧山吟社:無錫士紳秦旭(1410—1494年)在惠山寺龍泉精舍處,建造十老堂,築“撚須、流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泉書院據內行評論,這是現存惠山含金量、知名度最高的曆史遺跡。寄暢園西古寺東書聲朗朗一黌宮¹白雲與鶴同飛去澗石隨龍共破空不受千金勤點易²獨遵大道好為公海天石屋今猶在³風雨如磐存古風【注】1.黌宮,hónggōng,學宮。2.邵寶任江西提學副使,彭城一糧長犯法,托人送一千兩黃金,求邵寶開脫,他嚴辭拒絕,並提出警告,時人稱他為“千金不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白杜鵑(一)世人誰惜暮春情洗盡鉛華照眼明素潔未沾啼血跡傷心怕聽子規鳴(二)冰清玉潔素花叢深愛淡妝緣色空或許啼鵑冤已雪暮春時節不沾紅【背景材料】
白杜鵑,又名映山白,龍胚芽、毛白杜鵑、白花杜鵑。半常綠灌木,花朵純白。4-5月間,總狀花序6-10朵。以根及花入藥。秋末采根,夏初采花,鮮用或曬幹。主治咳嗽、遺精、白帶。野生白杜鵑在40年前不難看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杜鵑園杜鵑園大門麵對映山湖,占地百餘畝,為現代林園建築藝術之瑰寶,號稱“中國杜鵑花品種資源圃”。紅杜鵑
(一)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山枇杷、杜宇、謝豹¹、山躑躅、紅躑躅²、羊躑躅、山鵑、望帝等。雲錦堂中照眼明醉紅坡上不勝情啼鵑血染暮春色照影檻前鳴不平【注】
1.謝豹:杜鵑花的別名。《禽經》“嶲周,子規也,啼必北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愚公穀(一)
位於寄暢園對門、天下第二泉以東,建於明朝中晚期,一時勝景甲吳中。曾吸引無數文人遊覽、題詠和記略。十年修一園艱巨若搬山昨理荒丘壑明修醉石灘借山山嶺翠引澗澗流湍花木爭香豔亭軒比靜嫻江南稱勝景忘卻在人間【注】
醉石灘,係當年愚公穀中一景。
【背景材料】
愚公穀由無錫名士鄒迪光(1550-1626)親手創建。他是明代中晚期著名的詩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音澗¹黃石疊堆成泉流穿隙行如聞敲玉片時聽擲金聲聲似吹絲竹音如彈鳳箏宮商雖不合處處富幽情【注】
1.八音澗是寄暢園的著名景點,原名懸淙,是黃石壘砌而成的石澗。引惠山二泉之水從暗道進入。若逢雨季,水聲淙淙,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悅耳,故以名之。澗壁石脈分明、坡腳停勻、進退自如、曲折有致、懸挑橫臥、參差高低、主從相依、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錦匯漪寄暢園中錦匯漪波光塔影近漁礬知魚檻裏觀魚戲鶴步灘頭看鶴飛朝見瑤池春影倒暮望玉鏡夕曦微七星橋上易陶醉嘉樹堂前自忘機【背景材料】
錦匯漪,因匯集著園景之精華而得名。平波彌漫,開朗明靜,周圍山石、亭軒、澗壑、古木,巧妙點綴,勾出曲折窈窕的輪廓。池東側,有水榭知魚檻,同對岸石磯鶴步灘相對峙。北段有七星橋和廊橋,將池水分成幾個不同情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