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岸鋪紅》(高山八景之一)【明】翟正臣暈粉舒舟十裏櫻¹四圍山色亂郊迎河陽春到花先醉²喬木鶯來果亦成問俗不妨桑蠶業歌風誰解李桃盟即今南國征求盡遺卻紅鋪此地盈摘自《毗陵高山誌》【注】1.暈粉:中心濃而四周漸淡的一團粉紅色。2.河陽:位於黃河北岸,潘嶽曾為縣令。在境內遍植林木,桃李成林,使得當時河陽有“花縣”之稱。“翩翩玉人桃李[
閱讀全文]
《孔灣¹朝旭》(高山八景之一)
【明】翟正臣
初日飛輝射孔灣半銜滄海半銜山
影從嵐氣天門出形類含光磨蟻環²
東觀遠看懸水麵中原並識照龍顏
共來極目原同調願向扶桑一近攀
摘自《毗陵高山誌》
【注】
1.《孔灣朝旭》即是古人眼中的水鄉晨景。孔灣,位於長山路西的山坳裏,即當前野山嘴村、周家村一帶。
2.磨蟻,喻指[
閱讀全文]
〖舜河濕地〗
濕地指古代東西舜河之間,現在的盆岸圩及周圍地區,包括了明代翟正臣筆下的“櫻岸鋪紅”、“孔灣朝旭”、“蘆洲連碧”等絕美景色。
《蘆洲連碧》(高山八景之一)
【明】翟正臣
猗猗獵獵亂蘆洲一片波光白蕩頭
魚鳥戀人閑取態煙雲弄影澹含愁
花飛忽漫梁園雪雁落俄驚碧樹秋
晚眺不堪回首處四周山色送歸舟
摘[
閱讀全文]
梁溪漁夫詩(六)《起錨夜航》江潮滾滾夜茫茫懸掛桅燈欲起航¹解纜起錨觀北鬥劈波斬浪借星光船頭水手持篙立舟尾艄公掌舵忙掀動龍溪拍岸浪蒲包堆滿去蘇杭²【注】1.桅燈:一種航行的信號燈,按慣例,裝設在船的前後桅杆上。2.蒲包:當年焦溪附近農民用蒲草編織的包,用來裝棉花、紗、布、山貨,是當地的主要副業之一,也是古鎮的重要商業活動內容。近幾十年[
閱讀全文]
梁溪漁夫詩(五)《詠吳國水犀軍征楚過焦溪古運河¹》三萬軍過黃埠墩²船經石堰出關津³聲聲刁鬥驚鷗鷺閃閃刀光駭鬼神帆影重重遮日月桅燈盞盞掩星辰吳王踏浪到魚浦回看三山雨後新【注】1.在2500年前,古運河不同於現在從鎮江過江經揚州北去,而是蘇州、無錫,從芙蓉湖,經焦溪石堰出魚浦入長江、經揚州北去。2.黃埠墩,位於無錫芙蓉湖中。為芙蓉到砂湖的艦[
閱讀全文]
梁溪漁夫詩:
(三)
《申浦河¹》(新韻)
申浦河灣七十三蜿蜒繞過古城垣²
沿途鄰近延陵墓通路橫穿西輞川
日灌良田數萬畝夜航漁火上千船
泥沙淤底灘方淺薟萪護坡坡不坍³
每次清淤人似蟻百回疏浚土如山
可憐河道新淤斷楚相英靈臥不安
【注】
1.按《延陵高山誌》記載:春申君移封吳墟、開挖申浦河,意在解決延陵[
閱讀全文]
梁溪漁夫2首(一)《舜河¹》南通震澤北通江灌溉航行澤一方蘆蕩蒲枯相颯白²圩田稻熟色金黃客由水運駛常錫貨用船裝輸滬杭湖水江潮相搏擊行洪防旱鮮災荒【注】1.舜河:舜帝巡幸江南,組織開鑿舜河,因為隻有枯水季節才能施工,前後共化了五年時間。自焦溪三山港始,經九曲十八灣,到虞門橋新溝口入長江,直線距離約七、八公裏,解決湖水泄洪難題,免遭旱澇[
閱讀全文]
〖運河〗境內有舜河、申浦河、北塘河、黃昌河、南塘河等主要河流,通過這些河流,把古芙蓉湖、太湖和長江連接起來,同常州、無錫、滬杭、蘇北、山東各地通航。它是這個地區有輝煌曆史的基本條件。從已知史料看運河通航時間,可追索到春秋時期。按《高山誌》記載,是舜帝開鑿了舜河。從古地理角度,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科學根據,漁夫認為對古舜河兩岸斷[
閱讀全文]
《歸途船過芳茂山和三山》
劉耕
(一)
芳茂三山峰又峰蒼鬆翠柏鬱蔥蘢
長覯十裏婆娑柳¹一葉扁舟圖畫中
【注】
1.覯,遇見;看見。
(二)
芳山銜接三山峰半抱蓉湖秀色濃
堤柳坡鬆多鬱鬱山村水郭畫圖中
【作者簡介】
劉耕,字濟農,近代人,家東柳塘。精岐黃,工詩。
秦小峴觀察(瀛)春溪垂釣圖其二
清·孫星衍(芳茂山人[
閱讀全文]
(三)清夢尋幽繞薜蘿¹白頭今日此婆娑窗寒風露秋容淨簾卷林霏爽氣多浮世百年生樂處青山幾度醉時歌莫愁猛獸藏林樾²郡有劉昆必渡河³【注】1.薜蘿,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於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後借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住所。2.林樾,林間隙地。唐皮日休《桃花塢》詩:“夤緣度南嶺,盡日寄林樾。”3.東漢光武帝時期,弘農郡猛虎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