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二十年前,希奶奶主持醫政,主張由家庭醫生守門,減少專科醫生服務和報酬。搞的醫藥界雞犬不寧,一些專科醫生不知所措。 當年的麻醉,病理等科的畢業住院醫生競然一個工作也找不到。 當然,在AMA,專科協會聯合病人的阻擊下,希奶奶的醫改,失敗了。 但醫療費用也大漲,價高質次已經是萬夫所指。 新的醫改正在悄然到了,希上台,則會加速。 所以,想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高中畢業,要上大學了。 可大學如此之多,如何選擇,是個難題。 於是每年便有各種選美大賽,根據家庭出身,家庭財富,身高,長像,教養,名聲進行排名。前幾十名便追求者眾,而且質量也是有保證的。 其實,這前幾十名,是從幾千名少女中選出來的,娶了那一位都會幸福的。 可人就是喜歡攀比,一定要追求排名第一,其實也不一定最合適的。有時家破財亡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雖然兒子不迷名校,但我堅決支持對藤校歧視小中男的指控。 人人都知道小中男在大學入學,醫法商入學比其族裔難。習慣了並不等於合理。任何以種族和性別為基礎的profile都是非法的。 令人不解的是,總有幾個華人在背後放冷箭,冷潮熱諷。有意思嗎?華人不能團結去爭取自已的權益, 則前途堪憂。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人不牛,但在美國的漫長歲月中,認識了一些大牛,小牛。這些人的特點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不為金錢所動。 剛來美國,在一NB研究所工作(主要是賺飯錢加辦綠卡),認識隔壁實驗室一小老板,放棄醫生高薪,全職搞基礎研究。生活也比較困難(離婚加2個小孩)。但人家就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繼續做著似乎沒有什麽希望的研究(5年沒出論文)。 幾年前,突然發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6-08-25 21:41:16)
老二就要上大學,想寫點東西BS0一下,今年老二到是有幾喜臨門,可都差臨門一腳。 前幾天剛破了AP州記錄,又被說含金量不高。 但隻要努力了就要BSO,對吧?還是要看閃光點嗎。 老二所進的高中,地處偏僻,排名千名之後,很多全國競賽聞所未聞,前幾年經濟衰退,學校裁員,教育質量下降,學習風氣不濃。剛進高一,參加了二項知識競賽,連State都出不去。 老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8-25 05:58:59)
剛送完老大上學,又要上老二上學。 送給他們一句話:忘掉高中的榮耀和恥辱,大學一切從頭開始。 隻有最大限度利用大學資源,為自己服務,才能成功。 相信自己,自己選的大學是最合適,也是最好的大學。 Behealthy. Behappy. Bewise. 享受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8-24 05:35:43)
紫壇不少問題是關於選校,我也談一下經驗。 學校當然重要,越名牌越好,越貴越好。進了好學校,成功的機會就大一些,家長臉上也有些光。 但學校好壞決不是學生能否成材的決定因素。NB學生是學校為有這樣的學生而光榮,而不是能上好學校而感到驕傲。 如果為進好學校而搬家,換工作,可能有點得不償失。 為進名,私校而砸鍋賣鐵,可能也真要有犧牲精神。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生重要的事情很多。 但生命的承傳,永遠是第一的,其他都是浮雲。 千辛萬苦來到美國,能多生幾個是最大的福利。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醫療保險費貴是因為商業保險要補老年保險和貧困保險。 大學費用費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多數老中都在10萬到20萬之間,加上有點投資,有點財產,很難拿到neededbased的助學金。 真正公平是看病,讀書,按收入和財產的比例出。若按10%比,2個米的收入,學費應20萬。 受傷的,總是中產。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27 11:32:05)
美國學校就是假期多,時間多。怎麽打發時間是個大問題,AP也就是那麽多。 與其在家玩遊戲,不如鼓勵他們玩科學。 記得小時候兒子問我,科學家是幹什麽的。我解釋說就是別人掏錢來滿足你的好奇心。 聽起來不錯,比老爸的工作好玩。 到了高中,老二,老三與其它幾個好友組成隊,與附近醫院,大學合作,玩的有點大。還得到NIH的 資助。 還玩出點結果,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