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詩經

茶話詩經,癡人學佛。
博文
(2022-02-06 00:49:03)
【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佛學裏總不容易理解的術語可能是“空”,最容易被誤解的術語可能是“色”。這裏將“空”暫放一邊,簡單說一下“色”。 佛法裏的“色”最基本的意思或者說狹義的“色”是指眼睛看到的東西,如青山、紅花、江河等等眼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可巧這日,(甄士隱)拄了拐杖掙挫到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癲落脫,麻屣鶉衣,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 甄士隱接著寫了一篇詞解《好了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06 00:47:34)
【雨村聽了,亦歎道:“這也是他們的跽遭遇,亦非偶然。不然這馮淵如何偏隻看準了這英蓮?這英蓮受了拐子這幾年折磨,才得了個頭路,且又是個多情的,若能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這段事來。這薛家縱比馮家富貴,想其為人,自然姬妾眾多,淫佚無度,未必及馮淵定情於一人者。這正是夢幻情緣,恰遇一對薄命兒女。】 馮淵多數人認為諧音“逢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日,偶至郭外,意欲賞鑒那村野風光。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曰: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雨村看了,因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 這幅對聯確如賈雨村所思:文淺意深,逼真細微地描畫出人性中的貪婪。貪婪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05 09:59:25)
去夏蒙苗兄掛念,慧言如雨,暑意盡消。欣喜難禁,欲書千言以謝君之惠顧,奈俗務羈絆,難得片刻清閑,略塗數筆,望兄領吾之誠,諒言之倉促。 前賢雲“生如白駒過隙”,誠然!然佛言“一沙一花,三千世界”。秒雖短,可分千毫;尺寸之間,能容億萬毫厘。 昨夜夢,今宵夢,明朝亦夢。夢夢不斷,夢夢各異,此何似人之三世循環?悟夢者即悟人生。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六道輪回不絕,所以一個人的一生隻是一世,還有無數個人世需要去度過。 就像我們昨晚做了個夢,今天醒了又是新的一天,今天晚上照樣還會做夢,後天一樣,依次類推,綿延不絕。 因此基於輪回說,佛教說人生如夢。(“生死涅槃,如同昨夢”出自《圓覺經》。)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05 07:21:44)
三毒者,貪、嗔、癡。 其嗔最毒,佛經曰:“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故諸佛菩薩誡曰:“寧起貪見如須彌山,不起嗔恚如芥子許。” 英諺雲:“Angeristhecauseofsin.”(憤怒乃犯罪之因。)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一者、作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複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以上摘自《佛說十善業道經》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朝接無憂夜送安,
喜悲參雜滿書壇。
網中何事堪多惱?
一片浮雲出翠巒。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