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席琳按:網友朱蓬蓬關於他父親朱其華先生的的這幾篇材料,以前的時候看到過,也注意的搜集過,可是沒有更到更多這方麵的研究材料。
關於中國現代史尤其是中共黨史的東西,多方麵取證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大陸的史料,台灣的史料,還有檔案的部分,如果都可以對得上,就比較的令人信服了。筆者很佩服朱先生常年不懈的精神和努力,因為他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28 15:03:59)
www.talkskyland.com最近在加拿大謀生的清華博士蔣學兵不堪重負和生存的壓力,棄世而去了,大家無盡的惋惜。在國內的青年人,也好不到哪裏去,不久之前,就有年輕有為的XXX博士無緣無故的就自殺了。就是十多年前,我的一個好朋友,湖北人,大大的前額,特聰明那種,在優美如畫的武昌的東湖,也投水自盡了。朋友生前,有恩愛的妻子和不滿一歲的幼子,事業上也前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27 11:41:24)

去看紐約自由女神像,要從曼哈頓中心的帝國大廈(EmpireStateBuilding)坐紐約下城區(DowntownLoop)雙層紅顏色的觀光旅遊大巴,往葛林威治村(GreenwichVillage)的方向走,坐在暢了蓬的頂層,沿途會看到一些稍微低矮(和帝國大廈相比)和比較古老的建築物,華盛頓廣場和著名的紐約大學就在附近。這裏的飯館和咖啡店很多,也比較便宜,走累了的話,可以在街邊小店裏,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27 07:52:19)
來源:清談天地www.talkskyland.com再過幾天,文革四十年。對於文革的誕生,除了五一六通知,我已記不得什麽。五緣無故的,就被稀裏糊塗的耽擱了許多年。中間經曆了智育回潮,又被延誤了半年。好歹懂事了,老師就不讓鬥了,串聯也不讓去了,林副主席摔死了,唐山地震了,河南發水了,毛主席見馬克思了,四人幫給逮捕了,華主席給扶正了,老幹部給解放了,知識青年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6-07-26 15:21:59)

從賓州的費城到紐約,開車也就是兩個小時的路程。可是要在紐約的下城找到趴車的地方,據說不容易,而且還貴的要死。於是就聽一次老黑人言,早晨將車開到新澤西州的首府TRENSON,從那裏買15塊錢一張的往返車票,花一個半小時坐火車到紐約市中心的PEEN車站下車。沿途也可以欣賞一下美國曆史上最破舊的地方,為什麽?因為每個國家和城市的火車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近時有“中國科學聖地叢書”,分別講述在近代中國科技演進中,紫金山天文台、協和醫學院和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這三個近代著名科學機構及其科學家們的“科學人文魅力”。由此,我想到了一個地方,一個在近代中國曾經最著名、最有資格而且當時就被人們視為“科學聖地”的地方———北京的兵馬司胡同九號(現在15號)。
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地質調查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24 22:19:57)

曆史上的中國人,對於數字十分的醉心,例如唐宋有八大家,明清有楊州八怪,魏晉有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曆代有四大書家等。曆史小說中更有諸如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三太寶、二十八宿、七十二弟子、一百擔八將等等的稱呼。就是尊崇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共產黨人,也有所謂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傳世。以前讀《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中的中國地質學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跑遍中國,提出中國舊石器文化有南北兩個係統學舊石器好可以滿世界跑
我學考古的誌向,中學的時候就有了。我在浙江台州念的中學,一次飯後散步的閑談中,我們的曆史老師對我說中國遍地是文物,研究這種學問的叫考古學,你若學習,定會有成果。
我一聽很高興。因為我就是數學、物理差一點,曆史、地理還可以。這次談話以後,我就在這些方麵下了工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談天地www.talkskyland.com中國地質學先驅者李捷(1894-1977)名列“十八羅漢”中國地質稱先驅分離二十七年望斷天涯多落寞 兩岸相望 能尋猿人化石難聚骨肉至親本文作者,在台灣的李捷的兒子-李本京我離開北京已經很久了,最近從台灣趕回來,是為了參加周口店遺址博物館為我父親舉辦的“李捷生平世紀展”。許多關於父親的照片第一次展現在我眼前,我忽然感覺,父親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7-24 09:38:35)

周末看的另外一場電影,是大陸名演員陳衝(JOAN CHEN)1999年導演的《下鄉女知青秀秀》《XIU XIU,theSentDownGirl》。這部影片,中文名字叫《天浴》,由閻戈靈(YAN GELING)的同名小說《天路》改編,由於涉及了性和政治,在大陸是被公開禁演了的。故事的情節,是講1968年開始的上山下鄉運動,把幾十萬的城市青年送到了鄉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