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張鬱嵐2014-08-02生命季刊到底有沒有神?(4)
文/張鬱嵐《生命與信仰》第21期人類的本性證明有神全世界幾百種的民族,幾千種的方言,在他們的文字語言之中,別的文字或者可以缺少,但是“神”字絕不缺少。按理必定先有物,才有它的名,所以必定先有神,各國字典才有“神”字。美國有一[
閱讀全文]

by劉梅2014-08-02生命季刊一個得釋放的女子文/劉梅《生命與信仰》第16期我叫劉梅,我是一個有點內向的人,對這個奇妙的世界,我的心充滿了好奇。心裏對這個世界滿了疑問,卻找不到答案,我就和所有人一樣,麻醉自己,過著所謂的“幸福生活”。由於自己的身體病痛的原因,我無意中和一個自稱仙姑的人交上了朋友,從此我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黑暗和痛苦中[
閱讀全文]

by小召2014-08-02ijingjie《境界》獨立出品#七夕情人節推出醫治愛的河流係列之一#征集讀者的故事
@戀愛剛開始時彼此都展示著自己最好的一麵,越往後就暴露越多缺點。一旦要承受那些不美好的問題,我便倉惶出逃。@原來同時有兩段關係,並不像美劇裏演的那麽輕鬆好玩,反而讓我痛苦萬分,感覺整個人快要裂[
閱讀全文]

by黃建禎
工作占據我們生活極多的時間。有調查顯示,北美的基督徒,一生大概在工作的地點,待上8萬8千個小時。如果是專業人士或農夫,時間還會更多。個人時間則越來越少,每月僅剩13個小時(注1)。我們既然花這麽多時間工作,那麽,工作的意義就很重要了。因為如果工作沒有意義,我們便在浪費生命。然而,你覺得你的工作有價值嗎?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工作,[
閱讀全文]

by謝炳國
讀經:
提摩太前書6:17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隻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6:18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樂意供給人(“供給”或作“體貼”),6:19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腓立比書4:12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
閱讀全文]
羅馬被稱作永恒之城,也是永恒的天主教之城。盡管天主教大主教住在梵蒂岡,但是羅馬卻是教皇的發源地。非天主教徒的遊客也可以欣賞這些百年曆史教堂裏的美妙藝術及其了不起的建築。參加羅馬眾多教堂的活動對非天主教徒來說是一種文化體驗,而對天主教徒來說則是一種宗教經驗,並為羅馬與眾不同的原因提供了新視角。
閱讀全文]

by迪心1、"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新約·約翰福音》第1章4節) 這是基督教神學思想的核心。這裏的"光"指的是耶穌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戰勝死亡,獲得真理。基督身上體現著真正的、實在的生命。他的生命是每一個人的光,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可以借著他有份於神的真理、性情和能力(8:12;12:35~3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