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在側

不知不覺中,來到這個遙遠的國家已經五年。酸甜苦辣,體會甚多。唯有陪伴在身邊的一雙孩子,是我最大安慰與期盼。
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2-21 21:19:56)
這幾天,總算是把回國的機票給定了。讓大小同學回國呆一段時間,這也許是他們能一同呆這麽長時間的最佳時間。本來大同學還可以作一些PROJECT,但考慮倆人的中文,也需要回國鞏固一下,再就是父母年齡也大了,他們都來,也不太可能。還是讓孩子回去了。孩子的變化還是非常大,三年前,第一次回國的迫不及待,到現在的還可以了,等大學畢業,可能都不那麽熱衷回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2-19 20:35:29)
美國還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雙方的保險公司都打電話給大同學,好在周一不上學,對方保險公司和老大談完以後,說,你可以撤掉你自己保險公司的claim,我方將賠付。後來,就和他一起去保險公司指定的deal去修車,租車,讓他自己處理這些事。因為他剛滿17,不能簽署文件,錄音,也需要父母的授權。還好,一切搞定,就是修車需要時間。
三月初,大同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2-14 18:23:14)
下午,正在和友人逛一個小MALL,接到大同學焦急的電話,心裏馬上一震:怎麽了?說他的車和一輛車有碰撞,我先問一下,有沒有傷著人?說:沒有!那好,現在在那裏?正好我們在同一個地方,他給他朋友買完禮物,要回家,路過一個商店的門口,一位女士倒車,沒有看到他,女士的後車箱左邊,倒在他右車門前門,很明顯,是對方的錯誤。但孩子沒有經驗,沒有立即叫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2-08 10:03:07)

大同學如願以償拿到了他喜歡的小學校的candidates, 但學校網站上的一封寫給落選者的信,非常感人。看看人家是如何寫的:
February5,2009Thedayafter…Filedunder:AdmissionInfo,Caitlin,Emily—OlinAdmission@2:20pmThisis,byfar,oneofthehardestpartsofourjobs.Afterspending6weeksporingoveressaysandtranscripts,recommendationsandresumes,DVDsandnewspaperclippings,wehadtonarrowthefieldfrom850applicantsto190Candid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8 12:46:41)
看到一幅春聯:
上聯:春來秋去,春秋鼎盛,春天春風春心起,春雷動地
下聯:牛高馬大,牛馬精神,牛年牛人牛勁發,牛氣衝天
橫批:春滿牛年

這牛年已經來了,和老公、爺爺奶奶視頻,看他們在家過年,也是有許多感慨,這是我在國外的第六個春節,從開始時的刻骨銘心的思念,到現在也是能笑對家中人了。
這幾年,每年過年或過年以後,老公都來探親,今年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1 21:27:36)
下班時,瀏覽了一下文學城,看到一位妻子的求助帖子,忍不住回了幾句。由於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構起了我多年塵封的,不敢碰觸的心思。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六,是我母親的生日。每年的這個日子,我的心從來就沒有平靜過,沒有的隻是勇氣,不敢回想過去,不想觸摸心中的痛,一直就這樣過了16年!
除了在母親三周年的祭日,在哥哥給母親立的墓碑前,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手術以後,可以在國內呆多久?長距離的飛行,對術後的病人不利!美國的診斷可以拿回去讓中國醫生看,但手術的全過程,如何能翻譯的那麽好?這邊的醫生認不認?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上學?你先生和你的工作允許你們最長呆多長時間?這時候,你是最重要的人,好好衡量!這邊有保險,看病需要長時間,如果病情非常緊急,你們去找醫生,總會想到辦法。你多打電話,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14 20:25:48)
在機場,通過長長的走廊,我見到了分別一年多的兒子(我是從歐洲直接飛到美國的)。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已經比我一年多以前離開他們時,長高了一頭,盡管先生早已經告知,但還是感到很突然。這個時候的孩子長的特別快。孩子和我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老公一直把頭轉到了一邊。
第二天一早,我們全家一起到了學校,手續非常簡單,老師問孩子,讀幾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3 20:16:40)
中午吃飯,照樣是大家海闊天空的聊。其中,一位孩子在本地一所私立學習的媽媽說,這所學校今年12申請YALE,被錄取的是5名,非常高的命中率。看來,這私立和公立還是有區別,據說,這所學校極其難申請,開始我還以為這個私立學校很容易進,咱沒有銀子,也不妄想:(。請原諒咱的無知。但這錢還是物有所值,學校辦得非常出色。大概每年有1/3的學生(全校7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來美國之前,我在歐洲工作過一段時間。來了這裏以後,非常想念孩子,不顧先生和家人的一致反對,一天幾個電話把孩子催到美國,當時的想法是,讓他們來美國學習一、兩年英語,也不錯。也沒有考慮到那麽長遠,長期在這裏上學。而且對美國的教育體係一點也不知道,要不然,也不會讓他們在7年級快放暑假的時候來。長長的暑假幹什麽,如何能快速提高英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