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苴卻硯:由攀枝花市苴卻硯廠生產,苴卻硯因產於攀枝花江南一帶而得名。石色紫黑沉凝,石質致密細膩,瑩潔滋潤,已發現的有石眼、青花、魚腦凍、冰紋、雲紋、金星、綠標等。其中石眼碧翠高潔,鮮活如貓眼,堪稱一絕。
1995年4月,喬石委員長出訪日本、韓國時,特選該公司生產的苴卻硯贈送兩國首腦。
苴卻硯石眼的形成
  說法不一,統而言之有四層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精美的四川涼山彝族銀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06 09:35:30)


四月份成都彭縣丹景山滿山都是花,有牡丹、黃杜鵑、山茶、芍藥......
這裏景色真美!請來一遊!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看到這籃金燦燦的甜杏,仿佛是農民朋友淳樸、憨厚、善良、金子般閃光的心。
前天早上七點便出發,幾經周折,輾轉才搭上去杏花村的汽車。兩位四、五十歲的婦女熱情地說:”我們是杏花村的。我們一起走吧。”還主動為我買車票。
一路上告訴我,杏花村原名解放村,近來年,因種甜杏而改名。五年前,政府動員農民種甜杏,大家還不十分情願。甜杏去年掛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01 14:30:22)
成都雙流棠湖建園記
棠湖建園記
水光瀲灩.塔影婆娑.虹橋橫臥.亭樓高築.堂館幽深.林木蔥鬱.占地二百五十畝的棠湖公園.凝聚著雙流山川之靈氣.地域之精華.風物之雅韻.人工之睿智.似一顆璀璨之明珠鑲嵌在蓉城的平疇沃野之上
七十畝水麵分聚有致.鉤連有方.風平如鏡.或銀波閃爍.或迂回於幽篁之中.或穿行於絲柳之側.亭閣倒影似蜃樓海市.葉葉扁舟如散花點點.裝一船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原創】成都國色天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創】行進在雪山腳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原創】四川阿壩理縣古爾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7-29 14:25:44)


汽車剛開出米亞羅,發現油不多了,又開回米亞羅加油。我提出留下在原地等他們,乘機抓拍了幾張。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7-28 15:10:17)
網友眼中的習婆婆佴二]
:善淵(2005-04-2715:36:38.0)
早就在新華網上識得“習婆婆”大名,隻當是虛擬的“婆婆”未以為然,穀雨時節去彭州看牡丹,車行途中見一位颯爽英姿的老婆婆快人快語、義正詞嚴的斥責司機超載,不由心生敬佩,再聽她與同車人聊,原來老人家把1歲多的小孫孫拜托給老伴、保姆照看,爭取“解放”兩天,隻身去距成都40公裏的彭州拍牡丹,還要在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