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8-07-19 13:01:31)
詩壇第四百四十五期「華僑新報」908期(2008.07.18)《戊子年可餘亭雅集特輯》戊子年可餘亭雅集聯吟詩酒同歡共合鳴,(何宗雄)可餘亭裡聚群英。(白墨)海螺吹響雄當勁,(劉源)池水翻騰柔且清。(墨浪)潑墨揮毫香氣蘊,(紫雲)舉杯擇韻古風行。(黃道超)鳥吟花綻唱酬雅,(伍兆職)蝶舞魚遊步和輕。(雷一鳴)悅目賞心疑世外,(墨浪)愉神稱意醉身盈。(雪梅)霞光暮色千重景,(紫雲)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19 12:54:01)
記“詩會戊子年可餘亭雅集聯吟”七月十一日,星期六中午,難得的一個微風習習、天晴氣爽的好周末。魁北克詩詞研究會的近二十幾位會員在位於南岸的何宗雄先生府上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聯吟雅集。何先生和何太太熱情相迎,大家饒有興致地瀏覽了後花園的景致:迎客廳翠竹盎然挺拔生機勃勃,可餘亭古樸典雅精美別致,鮮花繞牆開放鮮豔奪目,遊魚戲水小渠清波潺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12 08:05:32)
捐款摘自:蕭淦俞誌三在一家賣包子、饅頭的小店門口站住了,他朝著在麵案旁揉麵團的中年漢子凝視了一會,便走進了小店。“老板,和你商量件事。”店老板“嗯”了聲,沒有抬頭,仍在揉他的麵團。俞誌三說他要用小零錢換幾張大票,說著便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硬幣,要往麵案子上放。店老板急忙製止他,叫他把硬幣放牆邊的桌子上。“要換多少錢?”俞誌三說:“七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12 08:02:37)
兒子的愛國情摘自:墨浪對「知子莫過於父」這句俗語,我一向頗以為然。可近年來,卻發現自己對兒子有所不解了,並非是因為在兒子的眼裏我不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父親,而是兒子那不知何時孕育的愛國情。初到蒙城時,對一些華人有辱國格的行為實在看不慣,但也不過就是「看不慣」而已。一次,在中國城遇到兩個什麼「團體」的華人在叫賣雜誌,說是為「受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12 07:59:24)
五月的丁香摘自:鸝鳴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的花兒是哪一種,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喜歡丁香花。問其原因,還得從我上高中時說起。那是五月的一天,因爲上體育課,不喜歡運動的我,和另外幾名女生站在操場旁漫不經心地點評著正在爭搶足球的同學。這時,一位女生神秘地告訴我,她聽媽媽說,丁香花一般隻有四個花瓣,誰要是能找到五個花瓣的丁香,誰將來就能成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12 07:57:41)
為故鄉祈禱作者:文南多災多難的祖國,我為你祈禱,我們為你祈禱,5月12日四川發生7,8級強地震,情況危急!一條條消息傳來:‘震中汶川映秀鎮12000人目前幸存3000餘人’‘北川縣城已成為一片廢墟,逃出來人數不到總數一半’,綿竹東汽廠子弟中學六個班學生幾乎無一逃出’‘生死時速6小時,都江堰聚源中學被困學生營救記’‘北川縣城幾成孤島,與外聯係僅靠解放軍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12 07:50:14)
那些日子……摘自:墨浪
那些日子總有那麼多的淚在流心總因受到震撼而捺不住的顫抖是因為——美麗的家園頃刻間成為廢墟是因為——剎那間失去了那麼多的親人、朋友是有感於——生命之花凋謝之時人性光輝的不朽更是因為——血濃於水大難見大愛同胞們那如林般無私的救援之手讓我們再度曝光廢墟下的畫麵再回放那些令人人震撼的鏡頭:一位年輕的媽媽用羸弱的脊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孩子們的家---獻給帳篷學校的孩子們大地震動了,震動的山崩地裂!大地震動了,吞噬了多少個生命,毀壞了多少個家園。親人走了,家沒有了,我的親人?!我的家?!大地無情人有情,父老鄉親都是親人。鄉親門的懷抱呀,就是那溫暖的家!在廢墟的旁邊,一座座帳篷搭了起來。幼小的孩子呀,擦幹了眼淚,端坐在剛剛架起來的課桌旁。望著孩子們可愛的臉蛋,老師深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讚首次災區高空傘降的十五勇士大地震動了,震動的山崩地裂!路沒有了,通訊中斷了,山裏的父老鄉親們,你們是否安然無恙?一顆顆焦急的心將你們牽掛,你們不會被遺忘!看啊!空降兵十五勇士,已整裝待發,他們將從4999米的高空,飛越崇山峻嶺,去將你們尋找!為了山區父老的安危,他們將從容一跳!“你的奶奶在地震中遇難了,你的親人在災區還生死不明,你的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虞美人五月的鮮花---震災感懷春花正放春情悅,何故憑災折!山搖地裂震乾坤,無語蒼天掛淚痕,葬花魂。枝頭絲帶心頭願,雛菊哀思挽。江南塞北獻玫瑰,燭火瑩瑩滴血飛,化春暉。2008052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