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博文



第一方為張睢陽齒整體效果尚可,惟“睢”、“齒”二字相對散弱;第二方為顏常山舌刻得比較自在,也比較靈動,僅“為”字略顯呆滯,惜邊款沒刻好。九日山人又記
2007.1.1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兩方印比較喜歡第一方,平正中求險,第二方雖四平八穩卻沒有甚麽張力.九日山人
2007.01.18又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也就昨天的事,12月17日,難得的好天氣,湛藍的天空,萬裏無雲。午時到東湧,就近橫過馬路,爬上護坡,覓得箔刀 (又名薄刀 )的羊腸小路,開始一段並不太陡,但是漸趨陡壁,不得不手腳並用,奮力攀登,不時回顧機場和東湧新市鎮,在和熙的陽光下,不時有銀鷹展翅,好像就從高樓頂上掠過,劃破藍天,逍遙遠去,今晚要到機場接佳人返港,看着這一起一落的飛機,更添一份親切感,心中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閱讀 ()評論 (0)
(2006-12-06 00:29:40)

一條蠕動的森蚺,水從背上輕輕地流過,鱗片閃閃,這是我常夢見的一個小片段。九日山人攝於衛奕信徑第五段集水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齊太史簡,整體偏弱,尤其是“在齊”兩字,當屬於重刻之例。-在晉董狐筆,整體呆滯,邊款更弱,石質多結晶不易使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2-05 22:47:10)

西狗牙之行,始於石壁水塘。2006年12月2日,星期六,午時到埗,塘麵輕波蕩漾,一抹淡淡的青紗帳,卻把那狗牙嶺和鳳凰嶺的猙獰變得彷佛柔情似水......
拾起前兩周藏在路邊的竹枝走上貝納奇小徑,鬆風鳥語滿路,澗流石影偶駐,雖已入冬,卻沒有冬的寒意,隻感到秋的涼爽,還有秋的氣色。輕快的一個小時繞過深穀便來到西狗牙的登坡處,有DANGER告示牌指引,別在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時窮節乃見-隻覺得一個亂字,無言......一一垂丹青-很有改善的空間,但一時說不上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6-11-28 00:40:12)

上午聽同事說周末要去塔門,向他推介了龍頸筋,這是塔門的重要景點,由於深藏於懸崖之下,不易前往,很多人到塔門都與其失之交臂,2003年12月6日第一次去塔門時曾與她有一麵之交,便翻出幾張相來,因為前有塔門放紙鳶疊石逗白浪一文,故此以塔門拾遺為副標題。塔門最高的小山丘叫茅平山,在這小島的正北麵,不過一百三十來米的海拔高度,不足以為山。到了避雨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西灣亭到北潭坳是一條非常熱門的行山路線,從吹筒坳開始就接入麥理浩徑第二段,2003年剛興趣行山,第一次上梧桐寨瀑布,第二次便到這裏來,一行四人從西貢打的到西灣亭,八十幾元,還帶備泳衣泳褲釣竿魚餌,準備瀟灑玩一回,卻累得幾乎趴下,摸黑才到赤徑,女兒曾留下以後再也不走這段路的怨言,如今想起來她自己都覺得好笑,茲選幾張照片記之。因為後來走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91]
[92]
[93]
[94]
[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