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焦溪山水古跡人文詩選》卷六 蒲包 之一

(2020-11-07 18:31:47) 下一個

〖蒲包〗

焦溪的蒲包,當年作為包裝材料,在中國開始工業化的百多年中,發揮了自己支撐半壁江山的作用,當時用於棉花、棉紗、蠶繭、布匹、山貨藥材、日用百貨、農副產品的包裝,市場用量極大。這促進了焦溪當地蒲包業的發展,每天都有蒲包船,開往滬杭、蘇錫常各地。因為當地蒲草資源有限,供銷部門不僅向蘇北、山東地區采購,甚至遠赴河北、內蒙、東北的低窪地區采購蒲草。製作蒲包的村坊也大規模擴展,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狀況,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亮點。

   盛行了數百年的蒲包,畢竟是原始手工生產方式,效率低;蒲草天然生長,采集困難;改革開放後,中國工業開始新飛躍時,它被現代工業的編織袋,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毫無還手之力,自動退出了曆史舞台。

什麽時候開始生產蒲包,已經難於考證。基本生產工具,200年來沒有變化,這是肯定的;我們家就有200年前做薄包的用具,祖輩們一直在沿用,我叔父是最後一個傳承人。公元2000年他還在做,很可能他就是這個地區最後一個蒲包“遺老”。那些做蒲包工具,被孤獨地遺棄在老屋的角落裏。一個行業就這樣沒落了。當年曾經有多少代人,賴以生活、賴以度過饑荒,無人考證,它的曆史功勳將永遠被埋沒於地下。這裏留下幾篇詩作,描寫這個行業點點滴滴的側麵,留作紀念。

《蒲包歎》七律

梁溪漁夫

 蒲包國運盛衰同  亂世凋零盛世紅¹

多少蒲包多少汗  幾家生計汝無功

青黃不接靠儂度  柴米油鹽賴爾供

世紀之交方匿跡  敗於機織壽期終

【注】

1.“亂世凋零盛世紅”地方史、家譜資料載,在太平天國和日寇占領期間,蒲包業非常蕭條,和平時期則相當繁榮。這同地方經濟、國運是一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