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鹽行者

光鹽行者 名博

夏天開暖氣

光鹽行者 (2025-07-19 13:37:22) 評論 (2)

最近我換了個辦公室,從三樓換到地下室。三樓的辦公室有兩個大窗戶,外麵的景色看得一清二楚。不過夏天的時候太陽一曬,室內的溫度有點高,而且對麵一百多人的大教室,一天到晚上下課的學生進進出出,有時還排長隊,吵得很。地下室那個兩個小窗戶緊貼地麵,高度不到半米。看出去是一片灌木。但是這個辦公室麵積大一些,還有一些櫃子可以把亂七八糟的東西藏到櫃子裏,辦公室看上去幹淨一些。辦公室的溫度明顯要低一些。就在同一個樓,三樓搬到地下室,兩個辦公室都在電梯旁邊,搬起來也方便。我也找不著其它的理由拒絕搬辦公室。而且也沒有必要給安排辦公室的人找麻煩,我就痛快地答應了。

花了大半天時間就搬好了。第二天就發現問題了:室內溫度太低了!我拿溫度計測了一下:69F度。在辦公室坐了一天,凍得渾身發抖。

我是南方人,雖然也在北方住過很長時間,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更怕冷。當然在夏天跑步打球的時候也怕熱。

30多年前從加州的聖地亞哥搬到底特律的時候,聽說北方很冷,給底特律的朋友打了個電話,朋友告訴我:也沒那麽冷,隻是冬天時間長一點。

沒想到我去的第一年就遇到了創紀錄的冷天。冬天裏我好幾次上完課以後往停車場走的時候,實在凍得不行,在半路上進到另一個教學樓,進去暖和了十幾分鍾才能繼續前進。

第二年很快就適應了,而且天氣也沒有創紀錄的冷。所以後來一直覺得還可以忍受。

住了十幾年以後,搬到了德州。走以前給德州的朋友打了個電話,朋友告訴我:也沒有那麽熱,就是夏天長一點,但冬天很舒服。

第一年夏天就遇到了創紀錄的熱浪,一百多度的最高溫度持續了兩個月!然後就適應了。

徒步時遇到過幾次冷天,凍得直發抖。也遇到過熱天:在大峽穀底下陽光直射下氣溫達到130F度左右。

總之太冷太熱都受不了。但是總體來說,我還是耐熱比耐冷要強一點。主要是人太瘦,瘦的人都怕冷,無一例外。

在新辦公室坐了一天,實在是太冷,午飯後到樓外麵大太陽底下曬了一會,才覺得暖和過來。第二天上班時穿了一件長袖,稍好一點,還是冷。第三天帶了一件冬天穿的厚夾克,好多了。但是畢竟不方便,因為要到其他樓層的時候溫度沒那麽低,還要把衣服脫掉。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麽不找人來調一調溫度?我在這個樓裏19年了。這是一個很舊的樓。空調暖氣係統效率非常低。而且有的屋子冷有的屋子熱。每一個屋的溫度和出風口都不能單獨調節。當地下室的人穿著厚夾克的時候,三樓的教室裏學生們汗流浹背,怨聲載道。

叫過很多次修理工,每次都是一樣的結果。人家轉來轉去,查了又查,結論是這個空調暖氣係統太老舊了。翻修估價要五百萬,誰也沒那麽多錢。後來我都懷疑這些修理工,隻要修不了就說五百萬,大家就沒話講了。

幾次之後,我都懶得再去抱怨了,隻能自己想辦法。冬天的時候,如果太冷,買一個電熱暖氣放在屋裏。我們樓裏的教職員工大概有一半的人都在自己房間裏放了電熱暖氣。

我跟旁邊的教授抱怨,說這個辦公室太冷。她說她在夏天的時候一直就穿著厚夾克,有時候實在太冷就把電暖器打開。我覺得這有點瘋狂:德州的大夏天,外麵100F度的高溫,我們在室內還開個暖氣加熱。這是多大的浪費啊。但是沒辦法,我沒有五百萬!

我本來想要求他們把排風口換成能開關的,後來一想這裏這麽多教授都沒有人提這個要求,我也不要搞特殊化了。可能換一個排風口也不容易。

在空調吹風口的冷風中,我就開始琢磨:怎麽在這艱苦的環境中存活下去?

我站在凳子上,把出風口用厚厚的一摞紙堵住。原來有一個出風口基本上不出冷風,另外一個出風口風力很大。但是當我把風力大的那個出風口堵住以後,那個原來不出風的口開始呼呼地出涼風。我把它也給賭上了。雖然沒有賭得很嚴實,但是氣流小多了。這一招確實很靈,室內的溫度上升到76F度,這是我可以接受的溫度。

可能冬天的時候要再把這些紙拿掉,一年搞這麽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沒有五百萬,隻能土法上馬。至少沒有鬧出夏天開電暖氣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