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語:中外詩人筆下的浪漫之花

水仙花語:詩人筆下的浪漫之花

來美國後,發現這裏的水仙是成片種在土裏的,一簇一叢的,非常奇麗。今天天氣放晴,去前院剪了幾束水仙花,插在玻璃花瓶中,煞是好看。於是想起寫點關於水仙花的文字。

一張含有 黃水仙, 花, 水仙花, 花瓣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別名雅蒜、天蒜、金盞銀台等。水仙花葉叢生如帶,白花黃心,花型極美,六片潔白的花瓣,鵝黃的花杯,香味不絕如縷。水仙花開雪中,新年之際,養上一盆,養眼又悅心。

一張含有 植物, 室內盆栽植物, 花, 花盆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一盆清簡的花可使家中滿室生春

最美傳說出希臘:自戀而亡的美少年

在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水仙花的傳說,不過最美的傳說卻是出自希臘神話。在英語總,人們把水仙花叫daffodil,但水仙花的拉丁學名為Narcissus,而此名又源於希臘神話中的美男子那喀索斯(Narkissos)。在現代心理學中,自戀症(narcissism)的名字就來自納西瑟斯。

關於Narcissus有很多版本,最著名的版本是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ivd, 公元前43年 - 17年)創作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是奧維德最為人知的作品, 也是最受歡迎的神話作品之一,對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以及中世紀甚至到巴洛克時期的繪畫藝術都有深遠的影響。

一張含有 文字, 圖畫, 紙張, 圖書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1497年版的《變形記》,由盧坎托尼奧·瓊蒂出版於威尼斯 (公有領域)

根據《變形記》的描述,納西瑟斯(Narcissus)是河神刻菲索斯與水澤神女利裏俄珀之子。納西瑟斯出生後,利裏俄珀向著名的預言家提瑞西阿斯詢問自己兒子的命運。提瑞西阿斯說,納西瑟斯隻要不看到自己的臉,就能得長壽。因此,儘管納西瑟斯長大後成為全希臘最俊美的男子,他卻從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

納西瑟斯的美貌讓全希臘的女性為之傾倒,但他對所有前來求愛的女人都無動於衷。後來掌管赫利孔山的仙女厄科也被他的美貌迷住,陷入對他的愛情無法自拔。納西瑟斯對厄科的求愛也同樣加以拒絕,導致厄科傷心而死,隻留下聲音迴蕩在山穀之間(厄科的名字Echo意為回聲)

被他拒絕的女子們都要求復仇女神涅墨西斯懲罰納西瑟斯。涅墨西斯同意了她們的請求。一次納西瑟斯打獵歸來時,在池水中看見了自己俊美的臉。他於是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無法從池塘邊離開,終於憔悴而死。這樣就實現了提瑞西阿斯在他幼年時所作出的預言。在納西瑟斯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水仙花。

請看下麵這段生動的文字: “他(納西索斯)說著,瘋狂地回到相同的倒影中,他的眼淚攪動了湖水,倒影在蕩漾的水波中變得模糊不清。當他看到倒影消失時,大聲喊道:‘你飛往哪裏?留下來,殘忍的你,不要放棄一個愛你的人!我被允許凝視我無法觸摸的東西,饗宴我的悲愴熱情。’他哭泣時,淚水流到了衣服上,然後用大理石般精致的手捶打著赤裸的胸膛。他的胸部因雙手捶打而泛紅,就像半紅半白的蘋果,或似不同枝條上的葡萄串,因沒有成熟而沾染了一點紫色。一張含有 油畫, 植物, 樹狀, 神話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厄科與納西瑟斯》,約翰·威廉姆·沃特豪斯作,1903 (公有領域)

他將疲倦的頭埋在綠色的草地上,死亡閉上了那雙令造化驚歎的美麗的眼睛。當他被送入地府後,仍注視著斯堤克斯河 (即環繞冥土的五條冥河之一)。他的水泉仙女姐妹們為他悲慟,放下頭發,樹妖們也悲痛不已。厄科重複著她們的哀悼。她們準備著葬禮的柴堆、火把和棺柩,但是屍體不見了。她們發現了一朵花,白色的花瓣環繞著黃色的心。”

一張含有 植物, 花瓣, 春季, 水仙花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英國詩人的浪漫之花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的著名抒情詩。

這首詩創作於1804年,是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經典之作。據作者回憶,1802年4月15日,華茲華斯出訪友人克拉克森,從尤斯米爾歸來時,途經烏爾華特湖畔,發現了一些散生的水仙花,走到湖灣邊時,突然看見狹長的湖灣竟然開滿了水仙花,和湖水的漣漪一起搖曳生姿,迎風舞蹈。

該詩通過對英格蘭北部的春天湖邊的水仙花的描寫,表現了人與自然的交流,詩人從中找到了未泯的童心,窺見了一種永恒的生機,格調清新歡快,優美流暢: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

在山丘和穀地上飄蕩,

忽然間我看見一片

金色的水仙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裏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湖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滿心歡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象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祉;

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飛白 譯)

 

英詩原文: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 -and gazed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在詩人的筆下,水仙花象徵自然界的歡樂與靈感,給這位“湖畔詩人”不僅帶來視覺上的愉悅,還成為他內心慰藉的源泉。

 

 

宋人雅士愛水仙 黃庭堅尤甚

中國水仙花是五代時期或唐朝時從地中海地區引進的,由於其獨具天然麗質,芬芳清新,素潔幽雅,超凡脫俗,因此,人們自古以來就將其與蘭花、菊花、菖蒲並列為花中“四雅”;又將其與梅花、茶花、迎春花並列為雪中“四友”。

早在宋代,便有許多的文人視水仙為品性高潔的花卉,紛紛為之寫詩做賦。比如蘇東坡的好友黃庭堅,就有多首歌詠水仙花的詩篇留傳後世。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那一年,黃庭堅因卷入新舊黨爭被貶謫四川黔州數年後,奉召回到湖北,在路過荊州時,在荊州做官的好友王充道為他送來了五十支水仙花,黃庭堅見之欣喜,不過一人對花獨坐,終歸有些寂寞懊惱,於是一笑走出門外,卻見大江橫亙波瀾壯闊。黃庭堅以淩波仙子比喻水仙花,寫下這樣一首詩: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

【宋】黃庭堅

淩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原詩用白話翻譯如下:

水仙花猶如那淩波仙子,穿著沾了細塵的羅襪,在水麵上踏著一痕微月,輕盈地漫步。她婷婷婀娜的身姿,給了人們美的享受,然而寒水上漫步,是多麽的孤獨淒楚啊。這究竟是誰招來這斷腸的精魂,種成了清素的寒花,來寄托她的愁思呢?我雖屢遭貶謫,頗似借水幽居的水仙花一樣孤獨,然而我並不會因此屈服失落,而要如同和山礬、梅花稱兄道弟的水仙花一樣,淨雅的體態蘊含幽香,令滿城之人為之傾倒。麵對這美麗的水仙花,可真被她繚亂了情懷,我欣然一笑走出門去,忽見大江橫在眼前。

在這首七言古詩中,黃庭堅細膩地描繪了水仙花涓潔、清幽而又堅強,烘托自己老來被貶謫之後仍開朗豁達。

因水仙風雅,宋人猶愛水仙花,就連為人師表的朱熹,也曾為水仙花作《水仙賦》稱頌水仙花的孤芳高格,他還寫過水仙花詩:“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

不過,要說起對水仙花因愛成癡的,卻不能不提清代的花癡李漁。李漁覺得自己有四命,春夏秋冬四季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他把春天的命托付給了水仙。他曾說:“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相傳他竭盡家財買水仙花,又冒著風雪從外地急匆匆地趕回南京家中看水仙花。

英國的浪漫主義大詩人筆下的水仙花和中國孤芳高格的文人雅士筆下的水仙,你更喜歡哪一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