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沈香

歲月沈香 名博

隱匿型乳腺癌~離開文學城這幾個月所麵對的癌症

歲月沈香 (2024-08-30 05:00:10) 評論 (125)

自從三月底離開了文學城之後,我先去了中國大陸一段時間,後來回到了台灣,再後來忙於很多事就基本上沒有登錄文學城,前幾天才登錄進城看了幾眼,看到有博友們在悄悄話的留言和問候,我好開心和感動,也因遲遲沒有回複大家而感到抱歉。其實,這幾個月以來我人在城外,心依然惦念著城內,想念著城裏的博友們,想念著你們一篇篇的好文章,甚至還想念著城裏人的種種唇槍舌劍的紛爭…今天,我匆匆寫下這篇博文一是冒泡問候博友們,二是給大家簡單說說這幾個月所經曆的一些事。

 

我從春天離開,經過了夏天,來到了秋天,離開文學城這幾個月裏,我忙了很多的事情,不是工作的事,也不是遠方與詩的事,都是家裏的事,一樁接著一樁,人們常說“好事成雙”、“禍不單行”。這年頭,世界不太平,經濟疲軟,咱老百姓能遇上大好事實屬不易,能有小確幸也算是不錯的了,這次回國雖然處理好了房事和一些投資事宜,但也是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喜憂參半,感歎好事難以成雙啊。

 

而“禍不單行”絕對是真理!

 

離開文學城裏這些日子家裏發生了兩大不幸之事,其中,最令人揪心和意想不到的事是我先生的女兒突然發現患了乳腺癌。為什麽說是“突然”?因為女兒每年定期都有做乳房的X光(MMG)和乳房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一直都是正常的,直到幾個月前的某一天,她無意之間自己摸到右側腋下有一個蠶豆大小的無痛包塊,她去看了婦產科醫生,醫生檢查後確認了有一個包塊,醫生讓女兒跟進做了乳房MRI檢查,結果乳房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最後,醫生進行腋下包塊穿刺取活組織病理檢查,這才確診了是“隱匿型乳腺癌”。

 

女兒的生母當年就是患乳腺癌而離世的,由於有家族病史,女兒成年後一直很小心,我曾經也教導過她如何做乳房自我檢查,遺傳基因太強大了,怎麽預防還是沒有防到,最終女兒還是被癌症盯上了。

 

美國一位醫生Peter Attla 在他的一本名為《OUTLIVE》的書中說,人類醫學發展到目前為止分為三個時代,第一個時代(醫學1.0)是以希波克拉底為代表的時代,持續了兩千多年,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貢獻是認識到了疾病是由自然界引起的,而並非是以前所認為由神的行為引起;十九世紀中葉,隨著疾病細菌理論的出現,醫學進入了第二個時代(醫學2.0),這個時代抗生素的開發使得醫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三個時代(醫學3.0)是從二十一世紀開始的,是以預防疾病為主的時代,按照Peter 醫生的觀點:如果說醫學2.0時代是試著找出下雨後如何保持幹燥的方法,那麽,醫學3.0是研究氣象學並試圖確定我們是否需要建造更好的屋頂

 

沒錯,許多慢性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比如肝炎、艾滋病、高血脂症等,但是,我個人認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預防,特別是以遺傳因素為主而引發的疾病是沒辦法預防的,基因突變防不勝防,所以,這種隱匿性癌變更是神不知鬼不覺就出現在了女兒的身上。

 

據醫學文獻介紹,隱匿型乳腺癌 (occult breast cancer,OBC) 是乳腺癌的一種少見的特殊類型,是以腋窩淋巴結轉移癌為主要臨床表現,而體檢及影像學檢查(乳腺X線及超聲)均未發現乳腺內原發癌。少數病例是在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現乳腺轉移癌,而在乳腺找不到原發病灶。據文獻報告其發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由於隱匿性乳腺癌已有腋窩淋巴結轉移,故不屬於早期癌。5年生存率為70%左右,影響預後的因素如原發乳腺癌的病理類型和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數目等。

 

確診後,女兒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怕我們擔心,她經過網上搜索大量的相關資訊,並尋找到了紐約最好的一家癌症治療醫院,經曆了預約、等待和跟醫生溝通治療方案之後,她才很冷靜的告訴了遠在台灣的我們。當那一天我和先生跟她用Line 視頻時,得知了她的病情,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了,我這個曾經的婦產科醫生,也沒有遇到過隱匿型乳腺癌的病人,我不敢相信這麽罕見的癌症怎麽就發生在了女兒的身上?那一刻,我沒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難過得哭了,結果女兒十分鎮靜,反而來安慰我和我先生,請求我們不必為她擔心,她能調整好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我先生的這個女兒是學建築設計的,平時做事很有條例,遇事能冷靜麵對,當確診了是乳腺癌之後,她隻是短暫的難過了一陣,然後自己振作精神,開始查詢大量的相關資料,把隱匿型乳腺癌的方方麵麵了解得清清楚楚,在與醫生溝通中,她能主動跟醫生討論治療方案以及如何做好治療前的各種準備,包括生理與心理方麵的準備。

 

她尋找到了紐約地區最好的一家癌症治療醫院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據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聯合全球研究公司Statista出具了2024全球最權威腫瘤醫院排名,在前十名的醫院中,MSK癌症中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德州休士頓的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MSK癌症中心是一家規模強大和全球癌症醫療技術領先的私立醫院,創建於1884年,目前有醫護人員1萬6千多人,在紐約曼哈頓和長島都設有分院。我先生的女兒住長島,所以,她選擇了在紐約長島的醫院接受治療。

 

由於隱匿型乳腺癌已經算是癌腫轉移,所以,一般治療采取先放療或者化療之後,再做手術治療。經過醫生反複檢查和會診,女兒的治療方案是先用提升身體抵抗力的針劑藥物,然後進行最適合乳腺癌的最新的化學藥物,最後根據腫瘤包塊的情況再做手術治療。

 

目前女兒正在做化療,我和先生每隔一天就會跟她視頻通話,關心她,給她精神上的支持。女兒說她目前使用的化學藥物是最新最好的,雖然也有一些副作用,但比想象的好,她能承受住。女兒真是非常的勇敢,在做化療之前,她去理發店果斷的剃掉了她那美麗的長發,她說這樣的短痛比一天天看到自己的頭發大把大把的脫落要好得多,當看到女兒沒有了頭發的那天我傷傷心心的哭了一場,心裏既悲傷又很佩服她的智慧和勇氣。頭發可以說是女人的生命線,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頭美麗的秀發,能散發出女人特有的魅力。四年前,當我被確診是癌症的時候,我問醫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做化療?實際上我最關心的是我的頭發會不會因化療而脫落,所幸我手術後不需要化療,隻需要每半年追蹤複查。

 

女兒的治療都很順利,雖然使用的藥物非常昂貴,據說每一次化療的藥物費用要2萬美金,但女兒的保險非常好,全部都能cover 。

 

自從開始治療,女兒就辭掉了工作,全力以赴抗癌,她的先生也可以在家裏工作同時照顧她。下個月中旬整個化療即將結束,醫生再根據病情決定何時手術。我和我先生也安排好了十月份回紐約看望女兒。本來我們早就想飛回紐約,但女兒不願我們看到她化療時的樣子,我們尊重她,等她化療後再與她相見。

 

我離開文學城這幾個月裏,家裏發生了另外一件不幸的事是先生的弟弟跟肺癌反複幾個回合的搏鬥了一年之後,最終被癌症打敗,跟法國電影大明星阿蘭德龍同一天離開了人世,這周一親人們在台北為他舉行了葬禮,他的一對兒女從美國趕來台北送別了父親。先生的弟弟是基督教信徒,葬禮完全按照基督教的宗教儀式進行,簡單而溫馨,我先生作為兄長在葬禮上講了話,追思弟弟,在講話中,他幾度哽咽,手足情深。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家庭中真正血緣關係最親密的就是兄弟姊妹,父親或者母親跟孩子之間隻有一半的血緣,而兄弟姊妹都來自父母的各一半血緣,他們之間的血脈關係最一致。一個家庭,父母的恩情與手足情不一樣,俗話說:“半世父母恩,一生手足情”,父母的恩情再深厚,都不能陪伴一生,隻有兄弟姊妹才是成長最重要的支持係統,能陪伴你走到人生終點。

 

在先生弟弟的葬禮上,我很意外地看到台北市市長蔣萬安送上了敬挽,不是先生的弟弟生前跟市長有什麽特別交情,而是蔣市長對每一位過世的市民都會表達哀悼之心,我頭一次看到這麽親民的政府官員。

 

這幾個月以來,我先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我除了陪伴和安慰他之外,也盡量分擔處理家裏的其他事。九月初我將再次回國辦理一些事情,所以,我不得不繼續休博,繼續暫時離開文學城。

 

唱歌,永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為唱歌能讓我心情放鬆,釋放壓力和有快樂感。今天我為大家唱一首台灣老歌《你怎麽舍得我難過》,我翻唱的是大陸歌手尚雯婕的版本,有撕心裂肺的感覺。

 

這個小視頻,記錄了我夏天小美好一瞬間。

 

 

今年的中秋節即將來臨,屆時我將在國內,今天提早給大家道聲“中秋節快樂”,祝文學城裏的小編和博友們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

 

最後,我為大家唱了這首英文經典老歌《Moon River 》,原唱是美國好萊塢影星奧黛麗· 赫本,該歌曲是1961年美國電影《蒂凡尼的早餐》的主題曲,曾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We're after the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g around the bend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8/30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