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好吃嗎?

打印 (被閱讀 次)

跟一個老外去吃飯,點了一道木須肉。老外看著菜裏黑乎乎的東西,問我是什麽,我告訴他是“木頭耳朵”。他追問木頭耳朵是什麽,我想告訴他是一種菌類-fungus,又怕會引起他的反感,就說是樹上長的一種蘑菇。

他笨手笨腳地用筷子夾起一片木耳,放進嘴裏嚼了幾口。從他的麵部表情上看,好像是很困惑。勉強地咽下去後,並沒有說“好吃”,隻說了一聲“有意思”。

木耳的本名是木檽(ruǎn),到了宋代開始叫做木耳。也許有人把“檽”念白了,念成了“需”,於是就有了木需肉,以後成了木須肉。

為什麽中國包羅萬象的飲食文化中,木耳占有一席之地呢?先不說木耳能潤肺潤腸、補鐵補血、防止白發等食療理論有沒有道理,無數介紹木耳菜譜的網站聲稱,國人喜歡吃木耳是因為“味道鮮美,口感滑潤”等等之類。

這“味道”和“口感”裏麵就有文章了。造物主創造人類,鼻子和嘴是有不同的功能的。在味道方麵,英文裏分得很清楚,有smell和taste的區別。我們的老祖宗不知為什麽,這個時候鼻子和嘴就不分了。一隻烤雞剛出爐,味道很香,一口吃到嘴裏,也是味道很香。於是“雞沒味兒”這句話就有了歧義,得看上下文才知道是鼻子聞著沒味兒還是嘴裏吃著沒味兒。

“木耳沒有味道”這句話似乎沒有歧義,不管是用鼻子去聞,還是用嘴去嚐,確實沒有味道。“味道鮮美”不是木耳本身,而是其他食物和調料造成的效應。所以,“木耳味道鮮美”是偽命題,不足以說明為什麽國人喜歡吃木耳。

再從口感上看,木耳除了“口感滑潤”以外,“筋道”“爽脆”“有彈性”“有嚼勁”都是木耳到了嘴裏的特殊口感。在萬般食物中,有這種口感的東西不多,魚翅算一個。海參滑潤,卻沒有嚼勁。豬耳朵有嚼勁,可是不滑潤。看來,這種特殊的“滑潤”加“有嚼勁”的口感才是木耳獲得國人青睞的真正原因。

國人自古就愛吃木耳,可是沒有記載是因為口感。更有趣的是,漢語中原本就沒有“口感”一詞。大語言學家林語堂在《竹筍的品鑒》一文中企圖描寫竹筍在嘴裏的感覺,“神出鬼沒,不可琢磨的感覺”“給我們的牙齒以細微的抵抗”,寫來寫去,也沒用“口感”一詞。除了“口感”,“手感”也是一樣,不知是不是受日語影響,什麽時候混進了漢語詞匯。不過,跟其他舶來品一樣,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寫到這兒,讓我想起來,插隊時在河塘裏抓過王八。老鄉跟我們說,王八很好吃,跟什麽肉燉就是什麽肉味兒。我們是沒得可吃了才去抓王八,哪裏有別的肉一起燉。一鍋清水一把鹽,燉了一鍋王八湯。那王八肉也是“口感滑潤”,還有牛筋的那種“筋道”。此時要是有木耳就好了,“木耳王八湯”絕對有資格上國宴。

 

 

dengzc1971 發表評論於
我記得古漢語裏的味字隻指味覺感受的味道,嗅覺感受的味道是用臭(xiu4)字。
elfie 發表評論於
說不上好吃不好吃。沒吃過的人會覺得奇怪,說不出吃的是什麽東西,光滑,脆,咬著有點咯吱咯吱。自然界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對比。
liu-fu 發表評論於
文字村俗話:木耳王八湯上國宴———獻醜啦!
二胡一刀 發表評論於
木須肉得名和木耳沒關係,是因為裏麵的雞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