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道四(92)人老微信疑惑始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打印 (被閱讀 次)

說三道四(92)人老微信疑惑始

人老了與時俱進,用微信,結果是不知道該怎麽活了。簡言之“人老微信疑惑始”。

這句話,明顯是“人生識字糊塗始”的翻作。而魯迅曾說:“中國成語隻有‘人生識字憂患始’,這句是我翻造的。”魯迅是從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翻造來的。

再說,當下多大年齡才算老呢?

2019年,聯合國對各階段人生的年齡劃分標準,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老年人段指的是80歲至99歲以上。

2021年,官媒公布中國人均壽命77.3歲。

現在人們通常說“七老八十”的人,就是一般意義上的老人了。古人說的“耄耋(màodié)之年”,概念比較模糊,其實就是七老八十的意思。複旦大學網紅教授陳果,是不是因為將“耄耋”錯讀為“毛至”而跌破了網,我不知道。但像這樣不常用的文言詞語,用之前上網查查看,就不會因為“秀才認字認半邊”而出錯。查百度得知,“耄耋”出自曹操《對酒》:“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花草和鳥蟲。”

聯合國的標準是理論上的;“耄耋”是古語,且模糊;我以為還是按人們通常的說法通俗易懂。

我們這一代七老八十的人,健在的,會用智能手機的,微信群至少有發小群、初中群、高中群、大學群、工作之後的同事群、還有親朋好友群等等。每天瀏覽“群語”也得花些時間。

每一個群剛剛建起來時,大家興奮、激動,互致問候之後,開始聊天。聊著聊著,有的沉默不語了,有的執著轉發養生信息,有的關注時事新聞,有的敢想敢說。記得毛主席曾說過:“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於是,這些七老八十的人似乎“返老還童”了,居然有點像文革初期的“造反派”和“保皇派”,左右勢不兩立,一言不合,爭論不休,互不相讓。也有飽經風霜、曆經坎坷、事業有成的,一看群裏這架勢,幹脆自動退群,互不幹擾,樂得清淨。

誠然,群裏確實清淨許多了,再也不見針鋒相對的言論了。於是,打開手機,各群每天都有【馮站長之家】,“每天三分鍾,知曉天下事”,準確地說,就是“馮站長”摘要轉發“新聞聯播”。我佩服每個群都有一位這樣的熱心人,持之以恒一天不落準時轉發。我們這代人的許多優良品德,不能不說還是得益於文革十年的“天天讀”,把那本“紅寶書”讀得爛熟於胸,簡直就是“融化在血液中”了。還記得毛主席的那句耳熟能詳的語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熱心人的堅持值得我們學習。

然後,各群常見的聊天記錄,就是如何養生,怎樣活著才能長壽等等。

於是,七老八十的老人得從頭學起。一天二十四小時該做什麽,該怎麽做呢?各群都有說法。

早上起來第一件事該做什麽?《黃帝內經》說,權威專家說,百歲老人現身說,等等,你聽誰說?

早餐該吃什麽?怎樣吃才能益壽延年?更有“中央首長”營養早餐保健秘方什麽的帖子,有的還精準到首長餐後吃幾顆花生或開心果,信不信由你。

早餐後,中餐前,該做什麽呢?也許專家們正在研究之中,至今還沒有各自的“標準答案”,老人們晴天可以外出活動一下,天氣不好呢?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吧!

中餐標準可就複雜了,真是眾說紛紜啊!各路專家的說法都不一樣,有的說要多吃素菜,有的說要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多吃菜,少吃米飯;多吃雜糧,少吃精米白麵等等。還特別提醒,老人喝湯別嗆著,怎樣喝湯不嗆著呢?有短視頻教你呀!

中餐之後呢?午睡怎麽睡、睡多長時間才適合老人呢?午睡起來做什麽呢?都有“科學”說法,據說都是“長期研究”的結論。還有科學保健睡姿等,不一而足。

晚餐說法更是複雜了,真有點說不清道不白了,也就不羅嗦了。

白天必須說的都說完了,再說晚上吧!

一般老人知道睡前的最後一件事該做什麽嗎?如果你打算聽專家說,估計一晚上都聽不完,幹脆就別睡了。

因為專家接著還要告訴老人怎麽睡覺,才不至於在睡夢中去了天國!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活到老,學到老”,一切從頭學起。難怪俗話說“老小一般”,老人要像幼兒一樣學喝水、吃飯、上廁所、睡覺,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老八十的我們這一代,當下真的離開專家就不知道怎麽活嗎?

君不見中國著名的營養學專家、太極拳大家梅墨生59歲就與世長辭了!中央電視台的健美教練馬華41歲不幸病逝,老人們在深表遺憾之時,確實疑惑了!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我們的高中班主任唐啟金老師,今年已經103歲了。2014年金秋十月,我們班畢業五十周年聚會時,他在會上講話,大家請他坐著給我們這些七十歲的學生講話,他說:“哪有老師坐著上課的呢?”他一定要站著告訴我們長壽的秘訣有四條:

第一心態樂觀;他說自己一生都在“運動”中,但無論多麽艱難困苦,始終坦然麵對,泰然處之。

  •  
  •  
  •  
  •  

果然,2018年 9月15日上午,華中師大一附中一號報告廳熱鬧非凡,陸陸續續從四麵八方趕來的三個班一百多古稀老學生,趕來參加“唐啟金老師百歲壽辰慶典”。報告廳喜慶洋洋,學友們喜形於色。唐老師像當年給我們上課一樣,準時來到慶典會場。當唐老師坐著輪椅到大廳門口時,我們全體老學生起立、長時間熱烈鼓掌,熱烈祝賀百歲老人生日快樂!

大家看到唐老師麵色紅潤,精神矍鑠,更加堅信唐老師的長壽秘訣是行之特效的金玉良言。

行文到此,我還想說點與本文中心似乎無關的話。

2018年10月18日,我在《文學城》發表的第一篇《說三道四·一支筆也能喝》,曾經說過起名,本該名實相副。享譽全球的飲料“可口可樂”,一聽就知道它不僅是飲料,而且好喝。這就叫有文化。

但是,我要說中國人張小龍發明的“微信”,這個名字起得好極了!因為名實相副,簡單、明確、實用、好聽!從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十年時間,風靡全球!

說“微信”名實相副,其本義不言自明。而漢語詞匯一般還有“比喻義”、“引申義”等等,那麽,顧名思義,它從誕生之日,就暗示大家:微信,請你微微相信吧!

那麽,請我們七老八十的與時俱進的老人,不要因微信而疑惑,該怎麽活,就怎麽活!

再看看文懷沙是怎麽活的:

文懷沙(1910年1月15日—2018年6月23日),生於北京,祖籍湖南,齋名燕堂,號燕叟,筆名王耳,司空無忌。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學家、吟詠大師、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2015中華文化人物”。    他有振聾發聵的幾句名言:

少要沉穩老要狂,少時不穩小流氓。

老來不狂病殃殃,多吃肥肉多喝酒。

多與異性交朋友,最少活過九十九。

他說他之所以健康長壽,得益於每天吃下兩粒藥: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因此,和包括鄰居在內的任何人都友善相處,心中隻有陽光,沒有煩惱,人也就不覺得老了。

願當下耄耋老人,不必疑惑,選擇適合自己的活法吧!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在民主國家生活久了有個好處:
養成用自己的大腦做決定,嗬嗬
比方:吃什麽好,從素食到大魚大肉起碼有100種說法,
哪一種方法適合自己需要自己研究決定。
我覺得根據每年體檢結果調整自己的營養結構比較合理。
這幾天好像看到有人說吃梨可以降血糖,
梨,含糖,隻能增加血糖。很可笑。
國內養生介紹xxx通過什麽秘方活到多少歲,
就算是真的,也是別人的經驗。
心之初 發表評論於
可惜微信受監管。
寒墨 發表評論於
一切都要順其自然。不要得強迫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