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永遠是一劑良藥,讀《擺渡人》

用手中的筆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打印 (被閱讀 次)

人生無常,有幸福快樂的時光,也有晦暗低沉的時刻。每個人在心情不順暢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找一些事情做,血拚,豪飲,向朋友傾訴,外出旅行。。。各種各樣的的選擇都可以撫慰受傷的心靈,可以舒緩抑鬱的情緒。對我而言,唯有讀書可以幫助我忘卻煩惱,逐漸走出陰霾。最近的我有些背運,不像其他人那樣喜事連連,而是倒黴的事一件接一件。可那又如何呢?也許這正是老天爺的安排,安排我多花一些時間與自己相處,多花一些時間讀書。我搬出一摞未讀的書籍放在案頭,心中好奇自己需要讀完多少本才能忘卻心中的不愉快,可以重新抬頭看路邊的風景。我相信任何不順利都是暫時的,在這樣的時候隻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麵對這些書,心中沒有順序,拿到哪本就讀哪本吧!放在最上麵的那本《擺渡人》,是我兩年前回國時帶回來的,一直放在書架上接土。之所以一直沒有翻開它,是因為這本書的封麵我不喜歡。封麵的顏色雖然是冷暖對比強烈,但是整體感覺過於平淡灰暗,一點兒也引不起我對書中內容的好奇。不過正如“人不可貌相”一樣,書的有趣與否也永遠不會體現在封麵上。翻開這本書,它竟然出乎我意料的有意思,一點兒都不禁讀。不禁讀的原因不是因為它隻有274頁,而是因為故事不僅有趣,而且還會引發讀者的思考,讓人拿起來就很難放下,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它讀完了。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最暢銷的一本書,英文名字是《Ferryman》,by Claire Mcfall。克萊兒·麥克福爾(Claire Mcfall)真正的職業是一名中學教師,居住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南部。雖然不是職業作家,但她的作品卻比真正的職業作家創作出來的故事更飽含感人至深的真情,並且通篇貫穿對人生人性的思索。這本書於2013年在英國剛一上市,就出人意料地席卷了當時的各種榜單,在當年更是進入了英國的多個重要文學獎項的評選範圍。不僅入圍布蘭福·博斯獎,格蘭扁童書獎,考文垂靈感圖書獎候補提名,英國文學社圖書大獎,還榮獲了2013年度的蘇格蘭童書大獎。蘇格蘭童書大獎是一個主要由讀者投票來決定的獎項,由此可見《擺渡人》當年受讀者喜愛的程度。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由此被認定為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作家,但她並未因“一戰成名”就放棄了自己英語教師的工作,而是仍在格拉斯哥南部的小城市Peebles教英語。

 

《擺渡人》從根本上講應該算是一部愛情小說,但我卻認為作者寫作的目的並不在於簡單的描述男歡女愛的情感故事,而是要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愛情主題作為一個平台,引領讀者對靈魂和命運的思考。因為作者筆下的女主人公隻有15歲,男主人公也隻有16歲,在這樣年紀的男女哪裏懂得什麽是愛情,不過是對愛情的憧憬,向往,或者可以說是懵懵懂懂對愛的衝動吧。但作者卻把男女主人公的年齡定位在Teenage上,可見她的重點並不在愛情這個主題上。

 

故事並不複雜,但作者寫作的角度卻十分的新穎。據說這本書的靈感來自於作者對“人死後會發生什麽”的好奇和希臘神話中的冥府渡船人故事。希臘神話中的卡戎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不僅是在冥河上擺渡,還肩負著分辨來到冥河岸邊的是亡靈還是不應進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務。在小說裏,男主人公延續了這種分辨的能力,在他心裏也有對護送的靈魂是否純潔的判斷。

 

小說的女主人公是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她從小與母親一起生活,是個害羞內向但又十分執著堅強的女孩子。她的生活並不完全陽光燦爛,在學校被同學嘲笑,最好的朋友也轉學了,為了擺脫嚴厲母親的“叨嘮”,她決定坐上火車去見多年未謀麵的父親。不料火車在隧道中發生了事故,她成為唯一一個沒有生還的乘客。當她的靈魂跌跌撞撞地走出隧道時,遇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故事由此展開,迪倫的靈魂在擺渡人崔斯坦的引領下,要在人間和天堂之間穿過一片荒原,而這片荒原正是她的心像。也就是說她心裏想的什麽,她就會看到什麽,她心中盼望什麽,她就會經曆什麽。這不是正是我們說的“心有所想,目有所見”嗎?而擺渡人的職責就是必須保護這個靈魂不被魔鬼抓走從此萬劫不複,在經曆一路坎坷之後,將靈魂送入最終靈魂想要回到的“家”。在曆經一路艱辛之後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到達天堂之後的迪倫仍然不顧一切回到荒原尋找崔斯坦,將崔斯坦帶回了人間,成為了崔斯坦靈魂的“擺渡人”。

 

我個人認為書的看點不在這個故事上,而在於作者通過自己的筆給讀者了一個機會,一個角度去想一想自己生活裏麵曾經或者正在麵對的難題。我很幸運,正在我情緒萎靡不振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讓我對靈魂和命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通常人們認為人有靈魂,那是拋開外在皮囊後真正的自我。而這個靈魂會在人死後而脫殼而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經曆一個未知的世界。這本書也是這樣描述靈魂的,迪倫遇到車禍不幸遇難之後,她的靈魂和擺渡人崔斯坦演繹了一場激動人心的真愛。但我卻覺得“擺渡”並不是在人死後才發生,其實人生本身就是一場“擺渡”,而引領我們靈魂的人也許是我們的soulmate,也許就是我們自己。正像作者寫的迪倫要穿過的那一片荒原一樣,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世界也正是我們自己的心像的反映。美好的靈魂看到的多是美好的景象,醜惡的靈魂發現的永遠是不堪的那一麵。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麵性,好與壞往往不取決於事物本身,而是取決於觀察它的那雙眼睛。而在日複一日人生的“擺渡”中,有的人很幸運,會遇到那個靈魂的伴侶,也有的人不那麽lucky,靈魂注定要孤獨一生。遇到了應該珍惜,遇不到也不必自怨自艾,因為這都是命運的安排。

 

說到命運,正是我讀《擺渡人》之後想明白的另一件事。故事的男主人公崔斯坦是個專職“擺渡人”,經他手的靈魂已經成千上萬了,可以說在過去的時間長河裏他有足夠的機會愛上任何一個靈魂,但他卻從來沒有過,偏偏這次卻愛心大發,愛上了一個15歲的丫頭片子。作為讀者,我一開始很難被說服,為什麽崔斯坦會愛上迪倫?迪倫到底哪裏好?哪裏與眾不同?哪裏比別的靈魂更可愛?就像我們在現實生活裏也常常會遇到相同的問題,相愛的人總想搞清楚對方到底愛自己什麽?而自己又到底愛對方什麽?可答案卻往往是很難說服人的,我們會發現自己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愛對方什麽。帶著這個問題我糾結了幾章之後突然明白了,迪倫和崔斯坦相愛這件事就是他們的命運,而這個命運的推手就是作者。也就是說作者就這麽寫,當然他們倆就得這麽接受。而聯想到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不正像是一本書嗎?書早就寫好了,我們的命運也早就定下了,老天爺就像是一個作家,他讓我們做這做那,讓我們遇到這個人那個人,讓我們愛上這個人,離開那個人,忘卻另外一個人。。。就像故事人物不能跟作者討價還價一樣,我們也沒辦法逆命運而行事,隻能順其自然的努力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大概是我們能與命運抗爭的唯一手段了。

 

一本書讀完了,我的心情就已經好了很多。還有下一本,再下一本,下下一本,我堅定不移的認為好書就是良藥,它們完全可以治愈人生裏的各種不如意。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我相信命運,也感恩,但不信佛。:-)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書是作者設計好的,人的命運,我覺得也是設計好的,隻是不是很多人意識到。我越來越覺得我的命運是被安排的,是菩薩?老佛爺?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我拜他們之後,我的願望實現了,命運改變了,所以我要感恩,信佛:)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鳥鳴嚶嚶' 的評論 : 好的,看看我們的感受是不是一樣:-)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曌' 的評論 : 謝謝評論:-)
鳥鳴嚶嚶 發表評論於
買來好幾年了都沒來得及看。你精彩的書評給了我打開它的動力,我會在讀完全書後再來回看這篇書評。謝謝分享!
發表評論於
Good books are hard to come by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