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回憶(10):博士綜合考試與論文選題

打印 (被閱讀 次)

博士綜合考試(Doctoral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是對考生在本領域多方麵知識的把握以及概括論述能力的全麵考核,必須通過這個考試,才可能獲得到博士候選資格。

 

匹大音樂係的綜合考試一般是在博士生入學後第三年開始安排,即已取得碩士學位,課程也修了大半以後進行。考題由本係本專業的教授們集體製定,每年都不一樣,但大致範圍和框架基本相同。試卷也是由這些教授們集體審閱,隻有通過和不通過兩種結果。如果考生一次沒通過,可以再考一次(係裏每年都安排一次);假如兩次都沒通過,就不能取得博士候選資格,隻能中止學業或轉學了。

                                        

音樂係每年發給準備應考的研究生“博士綜合考試指南”(Doctoral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Guild)。其中除了總體目的,管理和評審方式等,還分別講述作曲/理論,曆史音樂學和民族音樂學三個專業考試的具體方法,同時提供考題樣本。這個指南對準備考試幫助很大。遵照導師榮鴻曾教授的建議,即在可能的前提下盡早通過這個考試,以便進行下一步;我登記了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參加綜合考試。為了備考,我把已經學過的相關課程的要點重溫了一遍,還到圖書館查閱了本領域近年出版的書籍和論文等。此外我還根據係裏發的考試指南和考題樣本,對相應材料進行了重點的重溫。

 

 1995年秋,我如期參加了綜合考試。與我同時參加考試的還有同屆和上屆的兩三位同學。係裏給每個考生安排了一個單間和一台電腦,考題已經在電腦裏,考生隻需把答案打出存在電腦裏就可以了。正如“綜合考試指南”所說,整個考試分三大部分,前兩大部分“筆答”各三小時,分兩天進行,記得好像都是在下午1點到4點進行的。考題的形式和“考試樣本”基本相同,當然具體問題都不一樣。第三大部分是音樂分析與聽辨,是在那個星期五把考題與錄音帶發下來,讓我們各自帶回家去做,下星期一上午交卷。這部分雖然是開卷,但考生必須獨立完成,不得與他人商量。考試過後幾天,我收到係裏的通知,祝賀我通過了綜合考試。這使我在攻讀博士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上圖是匹大音樂係關於我通過博士綜合考試的通知,是由當時的音樂係研究生部主任達維德·布羅德貝克(David Brodbeck)教授於1995年10月13日簽署的。

 

通過綜合考試以後,下一步是要通過博士論文選題。這很關鍵,實際我自從到匹大,就開始考慮將來博士論文的題目。在完成了碩士以後,博士的選題更是提到日程上來。記得是導師榮鴻曾教授最早建議我看看有關清代宮廷音樂的史料,看是否可以在這個範圍定一個題目作論文。我於是按這個範圍,花了大量時間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包括清代的一些典籍和後世的有關論述。當時主要是到匹大的總圖書館希爾曼圖書館(Hillman Library),特別是其中的“東亞圖書館”(East Asian Library)查閱資料。那裏的中文藏書量很可觀,據說在全M的圖書館中也是數得上的。經查找,那裏有不少清代相關的重要文獻,如《禦製律呂正義》,《欽定大清會典》,《皇朝禮器圖式》,《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等。我首次摸到這些史料,就是在匹大的“東亞圖書館”。

 

 

上圖是匹大的總圖書館希爾曼圖書館的外景(照片來自網絡),“東亞圖書館”就在這個建築內第二層。

 

通過瀏覽有關資料和思考,我初步確定博士論文以清代宮廷儀式音樂為對象,包括清代從明代承襲下來儒家的那套祭祀儀式(祭天,祭地,祭孔,祭曆代帝王,等等),還包括滿清統治者從東北帶入的薩滿教,以及藏傳佛教的多種儀式,對這些儀式及音樂與清代統治的關係做曆史性研究。確定這個選題主要考慮到一是這邊有相關的史料;二是這個選題的範圍(即包括多種宗教文化背景的儀式)和角度(即這些儀式音樂與政治的關係)以前沒人專門研究過。

 

1996年秋,我按要求向係裏提交了關於博士論文的題目及研究寫作計劃,並在四位教授的專門會議上向他們做出說明,獲得通過,從而取得了博士候選人(Doctoral Candidate)的資格。參加我選題論證會的四位教授組成了我博士論文的答辯委員會,他們是音樂係的榮鴻曾,阿金•尤巴(Akin Euba),瑪莉•路易絲(Mary Lewis)三位教授,和曆史係的愛維琳•羅斯基(Evelyn Rawski)教授,因為必須有一名外係的教授。我的導師榮鴻曾教授擔任答辯委員會的主席。

 

榮鴻曾和尤巴兩位教授在我以前的回憶中已經分別做過介紹。瑪莉•路易絲教授在音樂係教西方音樂史,我曾隨她上過研究生的核心課程之一“曆史音樂學概論”,以及研究生課程“中世紀音樂”(Seminar in Medieval Music),從她那裏學到了很多,特別是根據音樂史料,包括古代的曲譜與文字記載,進行音樂研究的方法等。(近年從網上得知,路易斯教授於2017年去世。深切懷念路易斯教授!)

                                   

愛維琳•羅斯基教授在曆史係主要教世界曆史,特別是東亞曆史。我曾上過她的“東亞閱讀”(East Asian Reading)課,還曾就我的博士論文選題征求過她的意見。她對我選這個題目很支持,並且在閱讀史料方麵給過我具體的指導和建議,對我的幫助也很大。

 

記得在聽證會上我說明了論文寫作計劃以後,路易斯教授說,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因為在歐洲,一個國家的宮廷操辦兩種不同宗教的儀式是不可想象的;而清朝宮廷卻操辦儒家,薩滿教,及藏傳佛教的儀式,怎麽會出現這樣的局麵?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這很有趣。我回應說,這些正是我的論文要回答的問題。

           

 

上圖是匹大文理學院關於我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的通知,是由當時的文理學院凱瑟琳 M. 德瓦爾特(Kathleen M. DeWalt) 副院長於1996年11月4日簽署的。

 

我的博士選題通過以後,動筆之前,要進一步做圖書館工作,特別是繼續查閱清代的有關典籍。我的導師榮鴻曾教授是從哈佛大學畢業的音樂學博士,他告訴我,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中文藏書比匹大的東亞圖書館還多。因此他建議我到哈佛燕京圖書館去一趟,找找匹大這邊沒有的相關史料,把有用的能複印的複印;把需要細讀的記下來,以後通過館際互借借過來看。榮老師還告訴我,他當年的導師趙如蘭教授家離哈佛大學不遠,我如果去,可以在趙老師家借宿幾晚。

 

我當然願意去,因為去那裏查書對我的論文很有必要,同時借宿趙如蘭教授家是向她請教的好機會。我此前與趙老師曾多次見麵,於是很快與她取得了聯係,買了從匹茲堡到波士頓的往返火車票(為了節省沒乘飛機),在1996年秋季學期結束後的一天出發了。經過一夜的行程,火車於第二天上午到達波士頓,又乘地鐵到劍橋鎮( Cambridge)。趙老師如約在地鐵站接到我,由她先生汴學簧教授開車,不一會兒就到了她家,也就是她父親趙元任先生當年住過的地方。我必須抓緊時間,當天就到燕京圖書館去看書了。

 

 

上圖是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照片來自網絡)。

 

當天晚上回到趙老師家與她聊天,向她匯報了我準備論文的情況,得到了她的指導和鼓勵。記得那次我在趙老師家住了三個晚上,白天到燕京圖書館看書,最重要的是看到清代全套的《禦製律呂正義後編》(後來又通過館際互借借到此書仔細研讀,那是後話),完成了預訂計劃。那以後,我給趙老師打過幾次電話,向她致謝,問候她,並匯報我的學業。後來從網上得知,趙老師於2013年在劍橋鎮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深切懷念趙如蘭教授!

 

 

上圖是趙如蘭教授晚年在家中(照片來自網絡)。

 

(未完待續)

 

 

Chang_Le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謝謝評論和鼓勵!
格利 發表評論於
名師指導,自有高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