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在澳洲的往事 (9)

打印 (被閱讀 次)

中國駐澳洲第五任總領事曾宗鑒

 

曾宗鑒(1882年-1958),字鎔甫,後以字行,福建閩侯人。福州曾氏是名門望族,曾有“五子登科四代進士”的說法。曾宗鑒的父親曾兆錕,是光緒八年(1882年)優貢,是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郭柏蔭的女婿,曆任清朝駐英國公使館頭等參讚、駐美國紐約總領事、候補道台。曾宗鑒出生於這樣的官宦人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曾宗鑒是1901年南洋公學師範班第一屆畢業的六名學生之一,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與李福基(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博士)等四人被選派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學習法製經濟,獲經濟學學士學位。求學期間,極有語言天賦的曾宗鑒為了到歐洲旅遊考察,還掌握了法語等語言;後因工作之便,又學習掌握了瑞典語、日語等語言。1908年畢業回國,歷任外務部主事,法部編纂處幫辦,考察憲政大臣隨員,外務部僉事。1911年武昌起義時,段祺瑞統兵駐漢口,任交涉科長。1913年二次革命時,隨段芝貴任交涉科長。同年11月,署駐澳大利亞總領事。1915年3月,任駐澳大利亞總領事。1917年8月,暫調回國,任北京政府外交部江蘇特派交涉員,未就職,改任為吉黑榷運局局長。1918年隨徐樹錚赴日本參觀操練。1919年任全國經界局總辦;同年任上海浙江地方實業銀行經理。1923年被推為該行副行長。1925年2月,署外交部次長,關稅特別會議代表,上海五卅慘案調查委員。1926年2月,任駐瑞典兼挪威公使。1927年回國。任外國銀行團華方經理。1929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內外債整理委員會秘書長。1936年1月,任鐵道部常務次長。1938年4月,任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同年9月,任外交部常務次長。1941年9月免職。1948年曾任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董事,隨即前往美國。1958年終老,享年76歲。

另外在民國初期改訂官製,所以駐澳洲總領事館人員的職銜也作了改變:

職銜

原任

現任

原銜職稱

現職稱

姓名

離任

姓名

到任

離任

總領事

總領事

 

 

曾宗鑒

 

1917.10

通譯官

副領事

 

 

盧秉田

 

 

二等書記官

隨習領事

曹允臧

1913.8

楊霆垣

1914.4

 

三等書記官

主事

 

 

 

 

 

 

 

劉光福

 

暫用

 

 

曾宗鑒就任駐澳洲總領事的這一段時間,有幸有不幸。

幸運的是黃榮良已打下了與澳洲外交部溝通的渠道,並已經有了互相理解的基礎;同時因為國民政府外債甚重,黃榮良在澳洲發起的國民捐也使華人形成了一定的向心力;再加上麥錫祥在墨爾本華人中推廣法律常識的基礎,故而工作的開展也相對容易。然而他麵對的環境更複雜更惡劣,因為整個國家處在一個分裂狀態。

黃榮良在任期間發起國民捐,達到25000鎊以上,是因為新政府還在還前清留下來的賠償款,外交部也不得不將駐外使館的開支縮減至80%。要知道梁啟超過往在澳洲尋求的捐款也僅在這個數,卻連10000鎊都不到。

我們得回顧一下曾宗鑒任內的民國史,許多網友所知的恐怕隻是片麵而不完整的部份,假如再結合當年廣東的實際情況,會更理解曾宗鑒的工作。

武昌起義後,11月9日黎元洪發出通電,呼籲各省革命軍派代表集議武漢,討論成立革命政府問題。但是由於當時處於戰爭狀態,此電於11月15日方抵達上海。而在11月12日,滬督陳其美倡議,蘇督程德全、浙督湯壽潛附和,三人聯名通電,呼籲在上海召開會議,到11月15日為止,已經有7省代表抵達。代表一致認為上海比較安全,向武昌方麵建議在上海召開會議。但是武昌方麵堅持要在武昌開會。11月30日,共有11省代表齊集漢口,在英租界召開第一屆「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推湖南代表譚人鳳為議長。12月3日會議通過《臨時政府組織大綱》。4日會議接到攻克南京捷報,於是決定轉移到南京繼續開會。武昌代表會議的實際時間是1911年11月30日-1911年12月4日,而南京代表會議時期,1911年12月16日-1912年1月28日。12月16日在南京繼續召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到會代表45人,共代表蘇、浙、湘、鄂、川、滇、晉、陝、皖、贛、閩、粵、桂、奉、直、豫、魯17省。12月29日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武昌起義時孫中山在海外,12月25日孫回到上海但並沒有直接趕到南京,而是在上海與黃興等在寶昌路408號〔今淮海中路6503號〕行館召開中國同盟會最高幹部會議,商討組織臨時政府方案。並且在12月30日,孫在上海召開中國同盟會本部臨時會議,改訂中國同盟會暫行章程)。換言之,未來政府是以中國同盟會為骨幹,而根本沒有考慮17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的方案,也為日後的南北分裂留下了伏筆。故而在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後, 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補選黎元洪為副總統。在1月28日臨時參議院成立後,該會結束。這裡需補一筆,南京政府剛成立,即先後借入短期債款近三千餘萬,後來的部北京政府要求出示支出去向,所報的款項導致海外一些地區華僑組織的懷疑,更使日後孫中山的所謂“護法”籌款艱難重重。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第一次是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到1913年第一屆國會成立之前。林森為議長,王正廷為副議長。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至北京,4月4日議決該院遷至北京。4月29日在北京行開院典禮。5月1日,參議院改選議長,選吳景濂為議長,湯化龍為副議長。

第一屆國會(民元國會、老國會)1913年4月8日至1925年4月24日間存在的中華民國國會,是指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民國二年(1913年)4月8日正式於北京成立的立法機關,是中華民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國會,由參議院與眾議院共同構成,主要依據《臨時約法》執行議會權力。此外,第一屆國會還負責起草憲法。1912年8月27日,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頒布臨時參議院製定的《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參議院議員選舉法》和《衆議院議員選舉法》,並成立辦事臨時機構「籌備國會事務局」。根據《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國會分上下兩院:參議院和眾議院。

參議員,22行省,每省各10名;內外蒙古、西藏、青海,各設選舉會,分別選出27名、10名、3名;另由中央學會選出8名;各地華僑選出6名。按法定名額,則參議員共有274人。仿照美國製度,六年一任,兩年一選,以保持其新陳代謝。

眾議員的名額,則依各地區人口多寡定之。每80萬人口選眾議員一人,然每省至少有眾議員10人,人口不足800萬的小省份亦照選。唯蒙古、西藏、青海則參眾議員人數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隸(今河北)人口最多,有眾議員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龍江,各選眾議員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為一屆,三年一選。選舉分初選和複選,條例滋多,不俱載。按法定名額,全國共有眾議員596人。

1912年12月初至1913年3月,全國各地根據選舉法選出參眾兩院國會議員。登記選民共四千萬以上,占全國人口9.98%。選出的議員,主要包括政治活動家、自由職業者、原清朝官吏等;其中,國民黨籍議員約占45%左右,是國會第一大黨。參、眾兩院合計共有議員840人。

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北京正式召開,議員們首先公推議員中年事最高的雲南參議員楊瓊為臨時主席,此後數月內依法進行議會議長選舉以及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國會全院委員長林森、參議院議長張繼、副議長王正廷,眾議院議長湯化龍,副議長陳國祥。9月11日,通過熊希齡內閣名單。10月6日,兩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一屆正式大總統。10月7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10月10日,袁世凱正式宣誓就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贛省內亂製造者李烈鈞與國民黨本部及國民黨國會議員有密電來往勾結之實為由,下令解散國民黨和國民黨籍的國會議員,導致國會由於人數不足無法運作而休會,袁世凱另行召集「政治會議」和「約法會議」,取代國會。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正式解散國會。2月28日,袁世凱進一步下令解散各省議會。5月,根據《中華民國約法》,袁世凱成立參政院,行使立法職能。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6月29日繼任的總統黎元洪申令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恢復國會。8月1日,國會在北京重行開幕。黎元洪宣誓就任總統。馮國璋被選舉為副總統。參議院議長王家襄,副議長王正廷,眾議院議長湯化龍,副議長陳國祥。

軍閥混戰及南北正式分裂是1917年在粉碎張勳復辟之後的事了。

從歷史的敘述來看,從1912年1月到1917年5月期間,國內盡管各類矛盾不斷爆發,但各方仍在克製階段,行政部門依然能艱難進行中。民國初發行的公債仍能按時(分批)息本歸還,而愛國捐所發的徽章及獎狀亦分期分批付送。

然而在海外的華僑麵對的是更為複雜的地方環境,尤其是廣東。

首先,“兵即是賊,賊亦為兵”,雲南龍濟光(哈尼族土司)帶入廣東的軍隊(濟軍)無法無天,在廣東時奸淫擄掠之事常有發生。龍濟光在1889年組織團練,並於1904年1月在兩廣總督岑春煊的動員下入廣西鎮壓會黨起義而立下軍功。1907年12月,孫中山在廣西鎮南關起義,龍濟光和陸榮廷奉命鎮壓而立下軍功,龍濟光署理廣西提督。1911年4月被調往廣東省鎮壓革命派。同年11月,廣東的革命派響應武昌起義宣布獨立。革命派想請龍濟光出任副都督,但龍濟光拒絕廣東省獨立。結果,胡漢民、陳炯明等領導廣東起義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後,龍濟光被任命為綏靖處副經略。1913年(民國二年)陳炯明發動二次革命。龍濟光被袁世凱任命為廣東鎮撫使,龍濟光乃驅逐炯明,取得了廣東省的統治權。同年8月,龍濟光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廣東都督兼署民政長。1914年(民國三年)6月任振武上將軍督理廣東軍務。

其次是財政困難。“….據近日財政司將龍督自二月十九起至三年一月底止支過軍事各費實數目,報部計五個月零十二天,統共實支去銀六百六十一萬六千五百二十員零四仙一文。是平均計一月之軍費,已去銀達一百六十萬有奇。每年將達二千萬,其為數之钜固如何。….乃證諸吾人調查之所得,我粵所謂濟軍﹑陸軍﹑警衛軍等之分布於各屬者,共有一百一十八營零二連。除裁減外每月經常﹑臨時兩費,仍支銀一百四十七萬餘。其餘各路警備隊﹑遊擊隊﹑護沙﹑警察,尚未在內。我粵歲入不過千六七萬,而軍費一項之支出已將達二千萬。則雖賢公僕一錢不支,凡教育﹑實業﹑司法諸行政,扉論钜細,一事不辦….其仍不足之數,仍不可以道裏計….”。 (見廣益華報1914年5月30日附張“續粵事之是是非非”)

又看1914年核定的廣東財政預算,歲入為15592301元,歲出為18075425元,相抵缺2483124元。未列入應攤派的各國賠償款。故而苛捐雜稅頻來,民不聊生而致盜賊橫行,今天的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則以此段時間建築為多(1900年至1931年,開平共建造碉樓1648座,占總數的89.9%;特別是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樓940座,占總數的51.2%),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另外,由於中國同盟會未能在國會中起主導地位,孫中山將之改組為國民黨,並在海外暗地以不公開形式進行活動,甚而攻擊政府在海外的使用率官員,澳洲就是一個例子。以教員身份入境,並暗組國民黨(8年後以非政治團體在悉尼政府立案後才公開活動)。

(待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