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道四(73)遲來的強力整頓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打印 (被閱讀 次)

說三道四(73)遲來的強力整頓

近期,教育領域,中央出重拳強力整頓校外教育培訓行業。校外培訓行業亂象始於何時呢?

先簡短回顧一下我的經曆吧。

我當了一輩子中學老師,1965年高中畢業於華中師大一附中,參加當年高考,因“不宜錄取”,被武漢市教育局直接錄用為中學語文教師,送到湖北省實驗師範學校培訓一年,因文革延至1967年結業,分配到武漢市水廠路中學。

該校是武漢市教育局1965年新建的十六所新校之一,建在武漢市自來水廠職工宿舍區裏麵一個臭水塘之上,隻有巴掌大一塊地方,兩棟各四層的教學樓和一棟兩層的行政辦公樓,40個大學剛畢業和短訓結業的年輕人、七八個中年幹部,第一屆初中學生是66年附近小學畢業的七八百個學生,三年後,成為了載入史冊的“老三屆”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直到1977年恢複高考招生之前,連學校教育都談不上,遑論校外教育。

1978年我調到區重點中學執教文科重點班,升學率慢慢成了各級重點中學追逐的目標,以期實現學校的良性循環,各級重點中小學校內都有重點班,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執教重點班的各科老師課外輔導每課時補助二三毛錢。

1980年,我調回省重點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我們學校是教育部部屬學校,教育經費比一般中學要寬裕一些吧,記得當時超課時補助每課時0.7元。還記得教育部對班額人數定為45人,學校為了“創收”,開始招“借讀生”,每班都達到了60人左右。借讀費從每學年一萬元逐步漲到了二三萬元。這在教育經費嚴重短缺時,作為一種臨時舉措,也無可厚非。這個口子一開,下麵各種創收方式就層出無窮了。記得我曾經在學校與服裝公司聯合舉辦的“服裝班”上過課,按超課時每節課0.7元補助。一個月增加了14元收入。

從1984年開始,全國中學生五大學科奧賽陸續舉行,各省獲得省級奧賽一等獎的學生,才有資格進入國家集訓隊集訓,從中選拔四名學生去參加國際奧賽。從此掀起全國奧賽熱。所有重點中學都從高一年級開始,數學、物理和化學奧賽培訓逐步從課外培訓,進入專門訓練。當時國家政策鼓勵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可以保送他們上重點大學。於是,從高中逐步延伸到初中,乃至小學;從校內到校外,遍地都是奧賽培訓班。後來國家高考招生政策規定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達到藝術和體育的規定標準,文化考試成績相應降低分數即可錄取上大學。於是,社會上各類藝術培訓班、體育班。學齡前後的“興趣班”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遍及城鄉。

當國門打開,學生可以出國留學了,“新東方”一類的英語培訓機構大行其時。記得我的小女兒大學四年,每年寒暑假都到北京“新東方”強化英語,後來考托福、JIE都是“一次過”。大學一畢業,就到美國留學了。

我的個人經曆,隻是管窺蠡測,然而,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當下,校外培訓行業亂象叢生,病入膏肓。沉屙積弊,下猛藥、揮重錘,理所當然。

愚以為,校外培訓行業亂象叢生,根子還是在校內,必須從校內抓起,才是治本。

首先,教育部要控製辦學規模。

現在有些中學已經辦成“大”學了,一二萬學生的所謂“高考工廠”,必須終止。嚴格規定省、市級重點高級中學辦學規模,最多三個年級不得超過3000人,班級學生人數每班不得超過50人。

其次,各省市一般中小學布局要合理,堅持學生“就近入學”的原則。

再次,教育部頒布各級重點中學和一般中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條例,建立健全國家、省、市三級垂直督學製度,負責檢查落實教育教學管理條例。

最後,定期評定職稱,各省、市統一負責嚴格評選各科特級教師,明確規定學校的校長和書記不得參加特級教師評選。另外設立國家“傑出校長”和省市“優秀校長”稱號,給予重獎。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重獎有突出貢獻的一線教師。

如果我當教育部長,就堅決照上述“四項基本原則”,徹底根治校外培訓頑疾!

現任部長如果不信的話,讓賢試試!

開個玩笑而已,千萬別當真啊!

李培永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非常高興得到你的支持和讚同!謝謝你!
梅華書香 發表評論於
您這篇俺的感觸太深了,支持,讚同!回頭我也會認真發博文的!
markyang 發表評論於
基本上這些都做不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