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館的裏子和麵子

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張白紙,該畫啥?如何畫?
打印 (被閱讀 次)

疫情期間,網上訂餐變成一種常規生活方式,緣由之一是以綿薄之力,推一把困境中的餐飲業。

周三,我勇挑重任,為同事們網上訂購了“香園”的午餐。除了個別幾位讓我做參謀外,大部分老美都胸有成竹,非常老練地點菜,“宮保蝦,陳皮牛,芝麻雞……”。飯菜來後,大夥兒吃得盡興,還津津樂道,“中餐味道香,份量大,還便宜。”

物美價廉,是美國人對中餐的印象,這好像是誇獎,但我聽著就是別扭。物美本不該價廉,這種價廉如果不是因為無所謂,那就一定是無奈何了。在當今美食排序的鏈條裏,頭牌注定是浪漫高級的法國大餐了,意大利風味的親和力也征服了芸芸大眾的胃口,日本料理更是給人以精致優質的印象,而本該風情萬種的中餐不知怎麽就跌落到了食物鏈的低端。

中餐的尷尬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且說“因素之一”吧,一個好餐廳,除了內修-有誘惑的美味外,是不是還應該外修-有宜人的就餐環境?就是說,裏子要好,麵子也不能差

說起坊間稱道的一些老字號中餐館,論味道,還是延續了過往的口碑;可是,那二十年如一日,亙古不變的門麵,卻讓人心有戚戚焉。我不是說這些餐廳保留了如二十年前一樣俊俏可人的模樣,而是它們從來都是漫不經心,不是清湯掛麵的素顏,就是濃妝豔抹的老氣,不可救藥乎。

段位高的食肆如此,段位低的更是慘不忍睹。不體麵的大堂,不優雅的餐具和不清爽的洗手間,中餐館的格局總是不堪。雖說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呈祥龍鳳滾滾來,但隻會簡單粗暴地堆砌些東方元素,與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內涵相距甚遠。

其實,在明州中餐的世界裏,內外兼修的例子還是有的,這多少讓我們感到欣慰。

先介紹我們明州的一個咖位極高的美國名廚Andrew Zimmern吧,他的頭銜有12個——American culinary expert, chef, restaurateur, television personality, radio personality, director, producer, entrepreneur, food critic, journalist, teacher, and author。大名鼎鼎的他和我在同一個城市呼吸,但我對其人其事卻知之甚少。不過,他開的一家中餐館Lucky Cricket,我倒是慕名拜訪過的。

黑紅旋律的門麵

Lucky Cricket,即“好運的蛐蛐兒”,這個店名很有趣。鬥蛐蛐,是中國很古老的一項娛樂。據說能夢見鬥蛐蛐的人,運氣會好,這個人顯然不是我。邁進店門,我就仿佛鑽進了一隻蛐蛐罐。身旁的食客們有的對著眼前的盤子低頭覓食,有的仰著脖子很享受地咀嚼,好像是一隻隻快樂的蛐蛐兒。

天花板上垂下養蛐蛐的竹器,樸拙而變幻,彌散著田園之風

中國元素的牆飾

提基酒吧的地毯圖式也在和周邊的氛圍相呼應

當然,更少不了濃鬱熱烈的中國紅

衛生間裏也不含糊,滿牆的江南水鄉的黑白相片。烏篷船上的母女皮膚黝黑,笑容那麽富有感染力;江邊,一個剃頭匠在為客人理發……我久久地凝望著百年前的他們,心生感動。

說了半天,夥食如何?Lucky Cricket不是我們熟悉的那種中餐館,它的客戶群是美國本土人。 Andrew Zimmern以自己的理解,詮釋東方味道,他把中國文化符號融入到西式菜肴,或者改良中式烹飪以適應本地人的口味,是一個外國人在講中國故事。             

我點的漢堡-以炸藕片代替土豆條,創意十足。

Andrew Zimmern親自下廚,肉末炒韭菜豆幹包在生菜裏吃,看著挺誘人的(網圖)

這些年,華人創辦的幾家餐廳,力求體現原汁原味的中國風,在裝潢上也是可圈可點,花費心思的, “麵香”係列便是其中一例。

黛瓦屋簷,鏤空欄杆,中式建築之美呼之欲出

就餐區的麵貌

一磚一瓦,一屋一簷

抻麵、煮麵、 上麵、 吃麵,牆畫“麵麵俱到”,栩栩如生。

櫃台是由算盤裝飾的,客人等座的椅子就是彩繪的大鼓,非常出彩的細節

左:博古架上排列著青瓷; 右:門口迎賓的國寶

牆上的卡通讓小孩開心,房頂的宮燈令我開顏

我點的孜然羊肉夾饃,蘭州拉麵和牛肉卷餅,味道純正可口。

出鏡最高的是現場抻麵表演。在魔術師拉麵小哥的揉搓拉扯中,麵團瞬間變為麵條。可惜我木有抓住眼花繚亂的瞬間。

有人說了, “我隻在乎口味,清潔也必不可少,但對’美顏打光’之類並不介意。” 聽這話,怎麽覺得這位還停留在溫飽階段呢?餐館若是滿足於此,它吸引的也隻是同溫層食客而已。

有人說了,“資本有限,疫情下餐飲界步履維艱,根本沒有能力塑造餐廳的文化形象。”其實,我們說的“外修”,無非是要有點意思,並非要多big(逼格)。我記得一家餐廳擺了好幾盆胖嘟嘟的多肉植物,雖是簡樸,卻是不俗。

期待世界對東方溫婉文明的印象不再因cheesy的形象而模糊。

XiaoPan_DE 發表評論於
印象中賣正宗中國菜的餐館不大講究裝潢,去得多的是同胞。裝潢好的大多數餐館的菜有點西化,吸引那些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食客。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受不了那種金碧輝煌,喜歡小清新風格
雅佳園 發表評論於
麵香的裝修很中國風, 在這樣的環境裏吃飯, 感覺不錯。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一定要去看看。希望這樣的追求像種子一樣,傳播到各個角落。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rincessannie' 的評論 : 深有同感。追求大宅,缺乏內涵。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非常讚同你的觀點。我文中的麵館, 老板就是年輕的福建人,我也樂見他們的成功。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有的是老照片。疫情好轉一點,這周可是有限製的堂吃了。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4657238' 的評論 :看來我們處在不同溫層
princessannie 發表評論於
要自己提高要求,別人才願意買賬。看看很多,或者說大部分老中家裏就知道了,尤其是中國人比較多的地方,開的車都是tesla, 家裏卻不能看,毫無審美以及要求
迪兒 發表評論於
中餐館曾經而且正在幫助無數一窮二白的華人在異鄉立足。現在,已經有為數不少的有現代眼光和抱負的華人,將中餐館作為事業和文化來做,我樂見他們的成功。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溫哥華Richmond的中餐館無論是門麵數量還是內涵,都已經超過舊金山紐約。而且非常集中,便於選擇。
4657238 發表評論於
真夠膚淺的。
xiaxi 發表評論於
你那裏的中餐看著不錯啊!你們可以堂吃了?
好久沒去中餐館了,有時叫外賣,支持一下。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那就是舍本求末,也是不讚同的
黑貝王妃 發表評論於
以前我打工時的高檔中餐館裏外都很好,但大多數中小型的隻顧吃的東西好,外觀內觀都不行,廁所最差。現在反過來了,很多裝修不錯,東西不行。當然高檔的例外。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6ba6' 的評論 : 哈哈,誰的餐館誰做主!
6ba6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新朝代的形象在哪裏? 紮辮子,穿長褂? 叫那些老小粉紅設計些新的,廣場舞,帶手鏈,長絲巾,茶壺腰包解放鞋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長天共秋水' 的評論 : 中餐一旦成了廉價的代名詞,我們也就無法品嚐到風格各異的中式美食, 翻來覆去就是那幾樣。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buozr' 的評論 : Buffet的薄利經營方式在疫情中恐遭更大的打擊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感同身受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依然還有太多的國內小鎮餐館,不知何時能與時俱進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枕寒流' 的評論 :那我也記在小本本上,去MA時一定要試試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華人聚集地中餐選擇更多些。
lzr 發表評論於
隻不過是不同的市場定位。一個是對付一頓飯,一個是就餐體驗;一個要便宜,一個要回憶。比如平時出門路上吃廉價中餐芭菲就很適合,下車馬上開吃,吃完走人,不需要高檔食材,更沒興趣等下單等上菜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倫敦唐人街的餐館,我10年左右沒去了,本來挺好的中餐館,那年回去一看,土了吧唧的,10幾年沒裝修了,菜也不精致了。我還帶著朋友去了,真讓我下不了台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這幾個中餐廳還真不錯。我對美國中餐廳的印象就是像回到了廣東小鎮。
枕寒流 發表評論於
挺好的介紹,記到小本本上。以後有機會走過,路過,也不會錯過啦:)
聽人介紹去過一家日餐加中餐的小飯館Blue Fuji。除了裝潢雅致,美食美器之外,還采用有機食材,讓人吃得放心。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美國中餐館基本上都是適應美國人的口味,我體驗下來最正宗的中餐是舊金山的
長天共秋水 發表評論於
太有體會了,中餐館外賣盒飯變專長啦。
XQQ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那就好。國內的餐館目前也普遍是風格多變,日新月異。海外的老餐館更是相形見絀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讚,非常同意你對中餐館的看法。美國現在有些新式高檔的中餐館裝修和品味都很不錯的,菜式也是西式的擺盤,很漂亮,讓人耳目一新,就是價位不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