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斧頭

打印 (被閱讀 次)

有句英語俗話叫,Bury the hatchet,字麵意思是,埋斧頭,放到酒國文化裏,大致相當於,化幹戈為玉帛。我沒有幹戈,也沒有玉帛,斧頭倒有一把,使著順手,急了就掄。

上個周末,我重溫了電影《軍閥》,反思了軍國主義,寫下了激揚文字,招徠了逆耳之言。有指出我邏輯混亂的,有譏諷我舌戰群儒的,有直斥我胡說八道的,有人甚至觸及我的屁股,Ouch! 於是,我掄了斧頭。幾位兄弟看上去都挺皮實的,估計也沒傷著誰。

電影《大腕》裏,尤優裝瘋,在接受電擊治療前,終於招了,我是裝的。王小柱是真瘋了,接受電擊治療時,臉部肌肉直抽搐,嘴上卻說,It feels good。我覺得我沒瘋,可遭人逆言相向,我不但沒有沮喪,反而找到王小柱的感覺,It feels good。原因很簡單,我奉行批評理性主義,而那些逆耳之言謾罵居多,無甚理性可言。

都說忠言逆耳,其實惡言猶甚。罵得越凶,越說明擊中要害了。按過去的脾氣,我會說,讓他們逗自己個兒玩兒去。轉念一想,那斧頭原本就不該掄。今天輕鬆一下,抖落點陳芝麻,大家同樂。

那篇文章裏說到,文革時期,部隊內部放映日本電影,很有點神秘感。那時候,兵營裏不是每個兵都有資格看那種電影的,印象中,排隊入場的都是四個兜兒①。當時,我剛上初中,屬於小屁孩兒,可我不僅看了,而且還連看兩遍。

如何做到的? 提前數小時潛入禮堂,藏到後台樓頂。電影開演後悄悄下來,躲在銀幕後麵看。第一場放完,第二場的觀眾隨即入場,一幹小屁孩兒沒有機會撤離,隻好又看一遍。第一遍眾人瞌睡連連,第二遍已是鼾聲一片。前排觀眾肯定有人納悶,後麵什麽響? 禮堂裏也鬧耗子?

午飯後離家,晚上十一點多才回家,為此,我挨了一頓胖揍。次日,白個生生的屁股,三道道藍,其實,道數遠不止乎三,而且其色甚紫。這頓胖揍把《軍閥》深深地打進我的記憶。那天,我深情地重溫《軍閥》,有人卻輕浮地觸我屁股,於是,我掄了斧頭。今天,我埋了斧頭,咧嘴一笑。我先笑了,你們隨意。

------------------------------------------------------------------

① 四個兜兒。排級以上幹部的軍上裝有四個衣兜。這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80年代初以前軍隊官兵服裝之別。那個年代,取消了軍銜製,穿了“四個兜”就從士兵身份變為軍官,亦即國家幹部。排級幹部是級別最低的國家幹部。

來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三顆鬆' 的評論 :
這個“劈”字讓我想起馮鞏的幽默。雲芳她爸舞劍,被他說成“玩刀”。老人氣不打一處來,介是刀嗎? 我告兒你,介叫斧子,我劈死你。
來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Brisa' 的評論 :
多謝提醒。外有大氣候,內有小環境。天快亮了,霜露愈重。周末愉快。
三顆鬆 發表評論於
哈哈,用斧劈他們。
LaBrisa 發表評論於
最近事多,少上文學城。剛剛看了這篇文章後又倒回去讀引起掄斧的雄文,感覺無論文章和評論都很有意思,言之有物又不失幽默。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