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一下疫情過後的世界

打印 (被閱讀 次)

疫情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峰值還沒到,但比較令人鼓舞的,是重災區意大利開始轉折進入平緩期。

人類文明正在穿越一段現代史不曾經曆的黑暗隧道。隧道再長,黑暗再深,總有看見盡頭透出光亮的時候,而黑暗也有黑暗的遊戲,最引人的要算就著黑暗閉上眼睛,憧憬一下當走出隧道,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在光明之地迎接我們。

然而這是一個潛伏著危險的遊戲,在如此摧心裂膽的疫災之末,除了滿目蒼夷,還能讓人期待什麽另外的圖景嗎?到時人們也許會有所慶幸,但絕不會有慶祝一番的心情,如果抗疫是一場戰爭(難道不是?),那這是一場注定隻有失敗沒有勝利的戰爭。在世界發達地區,生命正蒙受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喪失,而全球經濟也將蒙受最嚴重的打擊,這樣的現實和後果,恐怕會讓劫餘的人們苦苦體會並品味良久。我們敗在誰之手?

這可是我要憧憬的?然又不然。人的感受,記憶和理性存在於大腦某些地方,而人的眼睛永遠長它們的前麵,所以現實,隻是憧憬的出發點。那麽好,透過眼前的愁雲慘霧,我看到走出隧道之後這麽些場景。

其一,世界開始追責,追責不是件愉快的事,但追責是必須的,疫情初期那樣的世衛組織將不複存在,有些人或許不得不在國際法庭麵前自辯,盡管有些或許會憑威權逃過審判。

其二,各國開始重構公衛社保和減災體係,風險和危機意識將被進一步固化進法律行政和資源管理架構。戰時生產體係會被現代化。政策和資源會進一步向對弱勢人群的關懷傾斜。歐共體將會建立自己的公衛和災難應對合作機製。

其三,全球化的經濟布局發生逆轉,國際市場信用普遍削弱,戰略物資的供應鏈回縮,或者向意識形態更接近的區域遷移。現金鏈條寸斷,華爾街的貪婪將會受到一些製度性約束,金本位有所加強。失業潮下,美國和西歐的大企業逼迫將更多產業移回本土,而一些弱小經濟體也會更防範外國資本的入侵,以保護民族經濟資源。

其四,產業結構將把準新的發展趨勢,醫藥研發自不待說,疫情期間普遍的遠程和異地辦公將改變人們的上班文化,使得信息技術產業成為大贏家,物流產業也會獲得更強的市場信心。但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將是古老的農業,疫情期間的市場暴露出糧食供應的短板,人們將重新認識到保障食物供應之關鍵,很多政府將極大加強對農業的扶持。

其五,國際政治板塊進一步整合,新冷戰會有些微妙變局(譬如美俄間)但總體上不會減弱隻會強化,疫情期間不理智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下的挑釁和對立,使得各方不得不提前攤牌,製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會在國際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台灣問題也會被推向前台。區域性熱戰的風險變得更為現實。

其六,人們會進一步審視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借著經濟重新啟動,雖然汙染和排放重的老舊產業由於就業因素,可能會暫時延長喘息機會,綠色產業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卻會在戰略性議事日程裏獲得青睞,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進一步成為社會共識。

其七,人類的精神需求將會獲得提升,疫情的慘烈,彰顯我們的肉體是多麽脆弱,很多人會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尋求解答,尋求能夠獲得安寧和撫慰的精神家園。

不錯,這些憧憬並不一派明媚,甚至掛著些沉沉的烏雲,那不叫憧憬也沒問題,反正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一派明媚過。

老鍵 發表評論於
由於美國鼎力相助,中國於2001年底加入世貿組織,外資的進入和世界市場對中國的開放,這是中國近二十年來經濟騰飛的最根本條件。近現代史上在中華民族的幾個生死存亡的關頭,美國都伸出了極為關鍵的援手,包括帶頭退回清廷的庚子賠款,用於創建中國現代化的教育體係,包括二戰時迎戰日軍主力,對中國的巨大軍事援助和誌願人員的直接參戰,挽中國於亡國之際。中美本應是最好的盟邦啊。
老鍵 發表評論於
才過一個星期,有些話已經開始不幸言中,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Kudlow)在接受福布斯新聞采訪時表達要100%支付美國企業將產業鏈從中國搬回美國的直接費用。有些事情無需預言,跡象早就擺在那裏。我為中國人民擔心,為自己國內的親朋好友擔心,他們不少在外資上班。
德州老湯 發表評論於
“其七,人類的精神需求將會獲得提升,疫情的慘烈,彰顯我們的肉體是多麽脆弱,很多人會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尋求解答,尋求能夠獲得安寧和撫慰的精神家園。”
我現在就在思考,可是很難,很迷茫。而且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
安妮的小屋 發表評論於
一派明媚!第一次聽說。用的好。讚!一派幾派明媚!太陽明媚!太陽每天都出來,即使有時掛著沉沉的烏雲,明媚的日子總會到來。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很多家庭就當是全家一起休個長長的年假了。算是樂觀點的隔離說法。

分析的很有條理性,這些憧憬具有現實意義方麵的具體發展可能性。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