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二代們怎麽看疫情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打印 (被閱讀 次)

新冠疫情愈演愈烈,海外華人打滿全場,但到底能贏得掌聲還是指責,現在還很難說。關於本次疫情,華人新移民更多還是在華人圈內或者背景相近的人群中討論交流,往往並不了解全麵真實的情況,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怎麽看待的,而他們的看法卻是更重要的!

為此,《幸福家庭圈》協同《溫哥華幸福家庭群》在4月3日晚,通過ZOOM舉辦一場“聽年輕人談疫情”的主題分享會,共有11位在美國或加拿大工作或學習的年輕人,給大家分享了他們的感受和看法,有約80人在線參與這次活動,算得上一次線上的大家庭聚會啦。

這次邀請的年輕人大都是在北美生活時間較長的,要麽是本地出生的,要麽是很早就移民過來的,他們是真正融入本地的第二代或第1.5代。這11個年輕人代表,有來自美加東部的,如波士頓、多倫多、渥太華等,也有來自西部的,如洛杉磯、聖地亞哥、西雅圖、溫哥華等;

有正在大學讀書的,包括讀醫學的、讀生化的、讀政治的、讀媒體的、讀曆史的等;有已經工作幾年的,包括做軟件工程師的,做數據分析的,做電商營銷的,做產品經理的,做玩具製造的;等等,都是非常優秀的下一代!

這次主題分享會討論的話題主要有:1、年輕人怎麽看待這場瘟疫(疫情會持續多久、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麽影響等)?2、年輕人覺得華人群體(主要指第一代的新移民)在應對這場疫情中做得怎樣,如何能做得更好?3、年輕人認為這場疫情結束後會有哪些新的機遇(在社會變化和職業發展上等方麵)?等等。

關於第一個話題,因為現在美、加正是疫情高峰期間,他們所在的城市也都算疫情熱點地區,所以大家普遍認為疫情不會很快結束,最樂觀的預期可能是3個月,一般而言可能需要一年左右,這期間難免會起起伏伏。

因為他們要麽正在大學讀書,要麽大都在IT、高科技領域工作,所以對他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影響不算大,但是他們認為對很多社會弱勢群體、各類小商人、大部分上班族等還是影響非常大的。

關於第二個話題,他們聊得不多,從他們發言中,能感覺到這些移民較早的第1.5代或者本地出生的第2代,與第一代華人群體的聯係不是很多,但他們也認為,華人群體對這次疫情整體上還是非常謹慎的,都特別注重保護自己,這也是對他人、對社區的保護。

當然,他們對本地所采取的防疫舉措,像居家隔離、社交距離等等,還是很認同的,並不恐慌,也都相信經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是能夠盡快戰勝這場疫情的。

關於第三個話題,他們都認為這場疫情會帶來很多變化和機遇,這種變化包括在社會政策(像醫療、環保等方麵)、政治辯論、大學教育、就業市場等方方麵麵。而新機遇可能會更多體現在電商、數字領域、在線學習等,而新技術、新媒體等都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期。

他們分別發言之後,有朋友問了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其中這兩個問題頗有共鳴。

一個是怎麽看戴口罩的問題?學醫的同學回答得比較專業,她說這需要從個人和政策不同的角度去看。從個人的層麵看,戴上口罩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從政策的層麵看,必須考慮到口罩的是否充足問題,首先要保證醫護工作者的需要,然後才能視情況建議公眾該怎樣麵對口罩問題。

另一個是怎麽看這期間發生的歧視華人的現象?大家都認為這是偶發的小概率事件,無需過於擔心;但是作為少數族裔,還是需要相互團結,彼此支持,同時也盡可能多和主流群體做些互動交流,讓他們更好地了解亞裔文化。

這場分享會在1個小時的主題發言和半小時的互動問答後,順利結束了,而此時此刻,東部的時間已經比較晚了。作為本次活動的組織者,筆者有這兩方麵的感慨:

其一,相比第一代移民,這些年輕人視野寬闊,知識豐富,談吐優雅,都有一種“達者兼濟天下”的風度,令人感到後生可畏可敬!作為第一新移民,我們應該多向他們年輕人、向我們的孩子們學習!

其二,這些年輕人雖然大都能說中文,但在演講發言時往往還得使用英文,這就使得不少聽眾可能上線後又退出了。的確,語言問題也是華人群體代際間深度交流和團結合作的很大障礙,對此,一位聽眾說的好:“家長應該多向孩子靠攏,不能拒絕進步!”

最後,特別感謝本次活動的主持人——來自洛杉磯的Lexi(在遊戲公司做產品經理),同時也謝謝“溫哥華幸福家庭群”群友Jane女士(西三一大學碩士領導力項目負責人)為我們又一次提供大容量的ZOOM會議室!

無陌逐非 發表評論於
廣告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