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劄記: 南渡北歸

人隻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能夠思想。
打印 (被閱讀 次)

讀書劄記: 南渡北歸

讀畢嶽南的《陳寅恪和傅斯年》,開始讀同一作者的《南渡北歸》。南渡北歸全三部,第一部《南渡》,抗戰時期;第二部《北歸》,抗戰勝利後;第三冊《別離》,寫49年後留在大陸和離開的知識分子的兩種命運。全書60萬字,通讀不易,但值得一讀。這是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的巨著。寫人也寫史。有很多正史不載的資料。

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對現代中國的走向影響重大。孫晚年做了蘇俄的傀儡,沒有絲毫自由。孫文病倒在北京時,一切行動都在蘇聯顧問鮑羅庭和汪精衛監視之下,凡見一客都先要得鮑的許可,每天鮑或鮑妻在病榻前總要兩三點鍾之久,鮑出後孫便長太息一聲,天天如是。

盧溝橋事件後華北自治,宋哲元不聽令於蔣,求和,避戰,以保存實力。部下張自忠首鼠兩端,猶豫不決,不積極備戰,二十九軍聞聲即跑,導致平津陷落。以前正史都歸因於蔣的不抵抗政策。其實蔣是主戰派。其時在廬山發表談話,拒絕對日讓步。當時輿論皆視張為漢奸。張愧怍痛悔,遂成抗日名將,力戰殉國。沿江民眾哭送靈柩,蔣在陪都親臨致祭,撫棺痛哭。堪稱性情中人。

主戰和主和的轉換也很驚人。剛開始輕啟戰端,叫喚最凶的主戰派,往往見風使舵,轉為主和。最初堅決反對和議,並力主逮捕主和派胡適的司法院院長居正,見華北與上海等地淪陷,轉而求和,宣稱:“如無人敢簽字,彼願為之!”倒是胡適從主和轉變到主戰。退無可退時,隻有力戰。真假民族主義,以此分壘。

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國民書》,號召全國軍民放棄一切和談幻想,並提出“持久戰”的戰略方針,謂“中國持久戰,其最後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實寄於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這是中國政治軍事高層最早公開提出持久戰爭的軍事戰略構想。揭穿了正史說的毛澤東是持久戰的首創者的謊言。

1938年1月中旬,國民政府指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當時中共駐長沙辦事處的徐特立等聞訊,急速來到長沙臨時大學講演,反對逃跑主義,反對西遷,鼓動學生抵製國民政府與學校的號令。幸虧學生們沒有聽從,否則就沒有西南聯合大學了。

國民政府派中將參議黃師嶽擔任“湘黔滇旅行團”團長,率300名師生步行從長沙到昆明。黃師嶽婉拒了聯大贈送的金表和川資500元。信中說:“雖雲跋涉辛苦,為民族國家服務,與數百青年同行三千裏,自覺精神上痛快與光榮。”觀今日之世風,何止千裏之異。

1941年8月30日,蔣介石的重慶黃山官邸再次遭日機轟炸,六名衛士死二傷四。麵對血肉橫飛的慘象,蔣不為所懼,繼續在殘破的官邸辦公和召開會議。

盧作孚領導民生公司搶運宜昌城的9萬噸重要戰略器材一段很感人。遇到淺灘,輪船員工與援助的軍民一道,拖著木船艱難地一步步前行。有的輪船被日機炸沉,有的觸礁而毀。水手和船員傷亡慘重,那硝煙密布、彈片橫飛的川江上負重前行的悲壯場麵,永遠留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史上。這段曆史被稱為“東方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為中國反攻和抗戰最後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日本軍方檢討,認識到此次搶運戰略物資在整個戰爭中的意義,慨歎道:如果當時攻占了宜昌,其戰略就大不一樣了。 可歎抗戰英雄盧作孚在中共三反運動中,公司破產,人自殺。

胡適學問並不突出,顯著的是治學態度和風範。胡從善如流。一韓姓研究生作佛學研究報告,宣讀之後,胡適以研究所主任首做批評。話到中途,被韓君打斷:“胡先生,你別再說下去了,你越說越外行了。”並指出胡錯的地方。胡適毫不動氣,轉請韓的導師湯用彤評講。報告會結束後,胡適說:“以後舉行報告,最好事先讓我們知道題目,以便略做準備,免得像我這次對韓君的報告做錯誤批評啊!”胡適並未因此懷恨韓君,反而特別重視,為其學習、謀生幫忙多多。

1938年,胡適赴美任大使。胡認為中國憑一己之力,無力和日本對抗。隻有長期堅持,伺機拖美國下水,才能取得抗戰勝利。所以他赴美之後,到處遊說,離間美日關係。美國著名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與大戰之序幕》一書中,視胡適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禍首。認為美日之戰本可避免,羅斯福不幸上了那位頗為幹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美談判破裂,日本偷襲珍珠港,最終把美國拖入了可怕的世界大戰。如果此說屬實,胡適確是改變現代曆史走向的人物,美國為中國跳了火坑。

張學良是中國現代史的罪人。人品不良,能力平庸,整個一個紈絝子弟。九一八不抵抗,導致東北淪陷,開日本侵華之始。熱河抗戰中保存實力,指揮失當。西安事變更是改變了中國現代史走向,其責大焉。 奇怪的是,當時“國人皆曰可殺”的他在大陸成了一身浩然正氣的英雄人物。其不抵抗的黑鍋,也被官方正史轉嫁到蔣介石身上。書中還原了真相。

小時曾在一本雜誌裏看見一副畫,名字叫“聖人出,黃河清”。畫的是穿著呢大衣的偉大領袖在河邊俯看清澈的黃河。三門峽水庫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中國邀請蘇聯派專家主持設計。蘇聯派來的是一位名叫伯克夫的技術工人。臨行前,蘇聯特意為伯克夫破格戴了頂副教授、工程師的帽子。伯克夫率中國專家考察後,將壩址選在潼關,被中國專家質疑:整個關中平原將成澤國,淹沒八百裏秦川。伯克夫轉而選擇下遊的三門峽。大壩建成後三年多時間就淤積了50億噸泥沙,占設計庫容的一半。導致黃河回水,潼關河床淤高了4.5米,迫使渭河水位上升,中國最富裕的關中平原出現鹽堿化和沼澤化,庫區移民來回反複遷徙,十幾萬人,家貧如洗,啼饑號寒。匯報給毛澤東,毛急了說:“不行就把它炸掉!”第一次改建,用炸藥在壩底炸開了兩個洞用於泄流排沙;1969年再次改建,耗資八千萬元,又炸開了8個孔洞,增大泄流排沙的能力。2003年渭河5年一遇的洪水造成了相當50年一遇的災害,生活水平倒退了10年,直接經濟損失達82.9億元。從春秋戰國時期到1960年的2500年間,渭河河床淤積厚度僅為16米,而自三門峽水庫建成後40多年河床升高了4.5米,相當於750年的淤積量。

聞一多年青時鼓吹國家主義,反共,中年後狂熱親共,180度大轉向。和一般人的軌跡相反,顯得極不成熟。此人太極端。把自己變成了政治鬥爭的一個鬥犬。當昆明民眾抗議出賣中國利益的雅爾塔密約進行反蘇遊行時,聞一多吳晗輩遵照中共指令對遊行進行破壞。不僅不是自由知識分子,而且變成了政治動物;不僅不是中國人,連做人的底線也沒有了。

吳晗政治投機性強,一輩子跟風。46年以第三黨自居。49年共軍兵臨城下,吳連夜給毛澤東寫信,強烈要求加入中共。北京副市長任內,拆北京城牆和古建築、發掘定陵、當反右急先鋒、投毛所好,寫海瑞罷官;按照毛澤東的評議改《朱元璋傳》。豈知天意難測,跟錯了風向,文革時家破人亡。

作者認為蔣政權被美拋棄,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有很大責任。無膽無識與缺乏政治眼光和短視;讓一個仆人兼助手傅涇波占據中美溝通的位子;對中共存在幻想,造成局麵失控。

魯迅的好友曹聚仁49年後到香港當記者。曹氏在報紙上發文,說下放的右派分子是心甘情願到北大荒的,那兒即算不是天堂,也可說接近天堂了。著名作家徐訏說曹“住在自由之地,卻引誘別人跳火坑,真是老鴇的作為。”今天這樣的老鴇此地頗不乏見。

去台的大師都很清貧。梅貽琦沒留遺囑,因為他沒有任何財產,隻有一個皮包裝著清華基金的賬目。胡適募捐為梅治病,自己捐了500美元。死後其財產隻有135美元。但是胡梅活得有尊嚴,可以自由思想,獨立地研究學術。留在大陸的知識分子隻有屈辱和奴相。

反右運動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羅隆基說“今天的主要矛盾,是馬列主義的小知識分子領導小資產階級的大知識分子”,刺激了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中共領導(包括毛澤東)。1958年毛寫給周世釗的信中說:“那些留學生們,大教授們,看不起你,口中不說,目笑存之。”

培養出諸多兩彈一星元勳的大師葉企孫差點兒成為父親的導師(考上研究生但沒去)。他在文革中被誣陷是中統特務。書中說揭發人是葉企孫的學生、後來擔任清華大學中層領導的“某君”。不喜歡替惡人諱的做法,在網上搜了一下,這個某君叫畢正宣,清華的庶務科長。虞昊的“文革中的葉企孫及其身後”一文說畢正宣在四份材料中寫出一大批CC特務的名字,均為教授,其中有葉企孫。羅遜的“西南聯大的辦公室政治”一文中也說葉企孫的提審記錄包括四份揭發材料,“隻有畢正宣揭發了一大批特務,均為教授,其中就有葉企孫。”中共是人性的絞肉機,把人性的惡都發揮到極致。惡人的品性都會被放大。

真正的大師除學術高超外,還有眼光、膽識和對政治的敏感。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德國進入納粹時代。就在同一天,愛因斯坦攜妻子一道,踏上了去美國的旅途。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需要思想和言論自由,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危邦不入是最起碼的生存判斷。國民黨撤離大陸時執行搶救大陸學人計劃。81位院士22人選擇走,59人選擇留下。大部分留下來的人命運淒慘。巫寧坤50年代回國,自投羅網,挨鬥入獄。90年代再次返美。寫下了《一滴淚》,總結其回國經曆為“我歸來,我受難,我幸存”。 當時李政道為巫寧坤送行。巫問李:“你為什麽不回去為新中國工作?”李政道回答:“我不願讓人洗腦。”追求精神獨立,學術自由,對共產黨本性認識深刻的人一定會選擇走。梅貽琦說:“我若留在大陸,隻有兩種可能的出路,一是當傀儡,一是當反革命。因為這兩者都是我不願意作的,所以必須離開。”

當1949年1月,北平被共軍包圍時,陳寅恪和許多其他知識分子選擇了出逃到南方。但是後來大陸淪陷時,他們選擇了留下。其心路曆程是:到南方是希望國民黨和中共劃江而治。大陸淪陷時則對國民黨在一個小島上能否站住持懷疑態度,不願再跟隨。說明大局觀很重要,觀望形勢不如堅信理念。

詩人穆旦自美國回歸的二十幾年,自述“幾乎沒有一天舒心日子,主觀的向往和客觀的反饋,反差太大。”每天都活得膽戰心驚。看最後一部《別離》,常常不忍卒讀,掩卷長歎,堪稱知識分子的痛史。

寫錢鍾書愛耍小聰明,對吳宓譏詆備致,極盡尖酸刻薄,而又引經據典,自詡淵博。

書中珍貴的是,附了很多照片。感覺當時相片中人,神采生動,獨特,沒有奴性。不像今人,不論怎麽擺姿勢,奴性寫在臉上。共產黨改變了一代人骨子裏的脾性。

也有缺點:文字敘述應該更中性。孔二小姐一段不實,既知不實,不應以訛傳訛。在李約瑟、費正清的描寫上缺乏客觀。

instein 發表評論於
讀了你的劄記,很有讀這部書的渴望,有時間也買來細讀。謝謝分享
道具 發表評論於
利用碎片時間聽過這部書,看到你的解讀才發現沒聽進多少精髓。因為猶豫錯過了買作者簽名書的機會。看了你的介紹,一定要買一部收藏和細讀。感謝你的文章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概述的全麵且簡潔,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