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蓓美國疫情雜記 (二)

惟有寫作,才可以宣泄自己的感情,承載自己的深情,激發自己的熱情,演繹自己的詩情,張揚自己的性情……
打印 (被閱讀 次)

這篇我就用我的這首詩開場吧,是我前些日子寫下的。

《中間》(每句押韻詩)

太平洋在那一邊

大西洋在這一邊

娘家在那一邊

夫家在這一邊

我在中間情兩難

剪不斷

理還亂

 

中國在那一邊

美國在這一邊

父母在那一邊

兒女在這一邊

我在中間心兩牽

夢相連

共長天

 

叩問千遍萬遍

怎樣才能釋然

愛在兩邊

一世不了緣

婆媳有意見,最糾結的是擠在中間的男人。中美有矛盾,最難過的當然就是我們這些夾在中間的華人了。

“中國人打上半場,外國人打下半場,海外華人全場挨打”。這個網上瘋傳的段子,不是空穴來風。我從來不關心政治,現在也不想涉及。小女人心也,隻希望中國好了,美國也會好!

敝帚自珍,何況上一篇雜記確實好評者多。比如浙大的幾位文科大教授們;再比如當年“浙江日報”陰差陽錯才能從北京挖來的人大校學生會主席,爸爸的至交,我從小的偶像,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杜叔叔;一位素昧平生遠在德國的華人文學博士評論,說我的雜記是他看過的最文藝、最消遣的新冠文章。不少朋友一讀就主動轉發了,更多朋友鼓勵我繼續寫這個雜記。所以我不再就隻賦詩填詞風花雪月,我要用我的文字來描述這個特殊的時期。盡管零碎、片麵,但願多年以後回頭看時,這些雜記會像是一幅幅真實的疫情浮世繪。

疫情在日益加重。全美至今感染人數已近7萬,重災區紐約州有3萬多,我們明尼蘇達州有近300。測試一直嚴重滯後,所以實際感染病人會更多。今天我們明尼蘇達州州長宣布,周五半夜起封州。所有人除了特殊情況,必須呆在家裏,違者罰款甚至坐牢。當然出門附近走走還是允許的。

前天電視裏報道我們明州州長因為身邊一名保安感染,開始自我隔離。參議員Klobuchar的丈夫感染住院。副州長的哥哥感染去世。

昨天得知哈佛校長夫婦雙雙感染。昨天晚飯前,剛結束電話會議的先生又告訴我,他們3M 公司的一位同事也感染上了。我先生不認識他,但他到我先生辦公室對門的實驗室做過實驗。還好我先生最近沒去過那個實驗室。

風聲鶴唳。州長3月16日簽署行政命令,關閉包括餐廳、酒吧、電影院、健身房等一係列公共場所。3M 公司3月18日宣布,總部員工在家上班。我們兩口子被迫開啟了大眼瞪小眼模式。自16號起我們就一直窩在家裏。天好時會出去走一圈。我們住在林子裏,出門難得碰上人。碰上了也會自覺保持安全距離。家裏食物馬上需要補充了,也準備網購。總之,這些天看見的人影一隻手如果數不過來,兩隻手一定夠了。

那天好朋友家打理院子要來借電鋸。來前說讓把電鋸放在門外,他們來可以不用照麵,拿了就走。但老公非要見人家,要教人家怎麽用。人家兩口子都是博士哎,真用得著嗎?朋友關照我老公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因為他們家還是有事出去過的。我老公不以為然不肯戴,我隻好要求朋友戴。第一次看見朋友全副武裝煞有介事的樣子,著實蠻滑稽的。

在家上班的老公是白天晚上連著開電話會議。白天是公司的電話會議,晚上是和兒子。這父子每天都能說上2、3個小時啊!我兒子是做金融的,老公也玩了半輩子股票了,所以我們家的錢都在股票上。老公曾說,他如果生長在美國,絕對會去搞金融;還說他玩股票最大的成果是影響兒子走上了這條路,最大的收獲是找到了和兒子的共同語言。這下好,美國股市暴跌,我們家的股票也是史無前例的大虧啊!這老子和兒子的共同語言肯定是更多了;至於影響兒子走這條路是否正確,我表示懷疑。

這些天一到晚上,父子就在電話上討論該做什麽。他們一直在進,可一直在掉,也不知道這股市到底什麽時候見底。他們甚至想賣我的出租房,掏錢去進股票。老公從來不支持我買出租房。收租子時倒也說是個好投資,一碰到麻煩的房客就喊著要都賣了。我就掙這點小錢,我不同意賣!

兒子生活在曼哈頓,屬於疫情重災區中的重災區,為娘好生擔心!每天晚上他們父子電話會議之前,我就搶先發言。要不他們一開聊,就難有我插話機會了。真是千提醒,萬叮囑,可我那寶貝兒子總是不正經。每次我一問他好不好,他就裝咳嗽;我一說需要注意的事項,他就說,知道了,媽媽,我愛你,爸爸呢?

說是知道了,可做他照樣是我行我素。剛開始在家上班,居然還跑去咖啡廳。被我一頓臭罵:“讓你在家上班的意思是呆在家裏!你跑去咖啡廳,人更雜,還不如去辦公室呢!”還好咖啡廳後來都關了。前些天他還跑出去Trader Joe's 買菜。回來說,店裏都是老人,不知道曼哈頓上還有那麽多老人。這下不會再去了,他知道了就不會和老人搶購的。

現在很多商店規定,早晨開門的第一個小時是老人購物時間。因為不少老人不會網購。

那天打電話去,兒子說他正在做晚飯。兒子終於學習做飯了,這恐怕是這場瘟疫帶給我們家唯一的好處了。聽他在電話那頭嘟嘟囔囔,讀一句菜譜,做一步,再讀一句,再做一步,把電話這頭的我笑得。

想起他上中學時候那次,他爹出差,正值冬季大雪。家裏就剩下咱娘兒倆,兒便自告奮勇去清除家裏車道上的積雪。一會兒他回來了,又在翻鏟雪機的說明書,隻聽得鏟雪機還在外麵轟轟響。問他,答是剛讀說明書時隻讀了怎麽開,忘了讀怎麽關了。這小子,生活上這麽不用心,上班幹活倒是蠻認真的。

我每天都會給我爸媽打電話。今天早上我媽告訴我,他們和外孫視頻過了。我兒子讓外婆外公放心,他會小心的;還告狀說我不準他出門;說他公寓樓裏還沒有發現感染病例;他去買菜是走去的,戴了口罩,帶了洗手液……

這臭小子,我問他怎麽去的Trader Joe's,我的意思是有沒有坐地鐵或什麽的,他使壞說是爬去的。

我哥家在鳳凰城。他們亞利桑那州感染人數排名本來一直在我們明尼蘇達州後麵,現在衝到我們前麵去了,有400了。前些天我嫂子咳嗽、發燒,也沒被測試。醫生說是過敏。我心思都在兒子那裏,有兩天沒有去聯係了。今天打電話去問嫂子怎麽樣了,我哥笑著說“已經死了”。

都說男孩像娘舅。看這舅舅說話,還是大教授呢,難怪我兒子了。不過哥哥家應該沒問題,現在都窩在家裏。

當初中國疫情大爆發時,我親眼目睹了周圍華人買空市麵上包括3M 公司內部商店裏的所有口罩,寄回中國援助。有醫生甚至幾乎捐空了所在診所的儲備。捐贈物資當然不隻是局限於口罩,還包括護目鏡,防護服,製氧機等。

如今海外全麵告急。美國也淪陷了,形勢比當初的中國更嚴峻。突如其來的大爆發,讓美國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嚴重短缺。有護士朋友告知,他們醫院麻醉科做氣管插管都不一定保證能用得上N95口罩,更沒有隔離服。朋友圈裏還看見另一位護士在自製口罩。這樣的無準備之疫戰,怎不讓人憂心忡忡!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兩句出自《詩經》的詩句,是明州華人醫生協會發起募捐的動員令。醫生們以及他們的家屬們憑著一顆愛心,一腔熱情,率先捐款,並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建立起抗疫基金。我們家也捐了,算是為抗疫作了一點小貢獻。我看見明州好些其它華人組織也都在發起抗疫捐款活動。

大疫無情,人間有愛。女朋友中有位一線醫生,經常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和我們大家分享實時疫情,傳授防護知識。另一位女朋友,一雙兒女都身處高危地帶。兒子在曼哈頓,女兒在外地醫院工作。女兒都沒口罩戴,她卻捐出了家裏的口罩給醫護人員。她說即使寄給她女兒,她女兒也會送給一線的醫生的。她還主動無償幫助他們社區的一對老人購物,並送貨上門。

不杞人憂天,卻心懷憐憫。世界因為有他們而仍然美好!

大難當前,美國舉國上下皆有同仇敵愾之念。今天美國政府剛剛通過了一個2萬億美元的救災方案。此方案最直接涉及到美國大多數家庭的是:如果個人年收入在7萬5千美金以下(家庭年收入在15萬美金以下),個人就可以拿到$1,200的救濟金(家庭可以拿到$2,400),每個孩子還可以拿到$500;一直到個人年收入9萬9千美金以下(家庭年收入19萬8千美金以下),都可以拿到部分救濟金。厲害了,我的美國!

我們家三個人中,唯一有希望拿得到救濟金的隻有我;當然我得趕緊把老公休了。我有刁民嫌疑哈。事實上,朋友圈子中,絕大多數家庭是拿不到錢的。但大家都支持這個方案,都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人度過這個難關。

這篇雜記開場太嚴肅了。結束前加點幽默的吧!這是一位癌症專科醫生和一位3M 資深研究員在微信朋友群裏的對話。

醫生:“聽說你家裏隱藏了口罩。可不可以借我戴兩天,用完後肯定還給你。”

研究員:“可以給你私人定製。”

醫生:“不要那麽小氣!是朋友就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呀!”

研究員:“私人定製還小氣啊?”

醫生:“可以是可以。隻是上次也有朋友想給我私人定製一個口罩,是嫌我說話太多了。”

玩笑有時候是不好意思說出來的真話。據我知道,醫生們是真缺口罩。可惜我們也幫不了他。當初我讓老公去他們3M 公司搞點口罩來,他聳聳肩不聽。現在根本都搞不到了,盡管3M 加倍了生產量。我昨天還讓老公在上海的外甥女給在紐約的兒子寄口罩。

夜深了,窗外漆黑一片。我想,美國疫情也應該是到了最黑暗的時候。

03/25/2020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