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散記之7-羅馬鬥獸場

行萬裏路,讀萬券書,淡泊塵緣,情係河山。
打印 (被閱讀 次)

歐遊散記之7-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建於公元72至80年。遺址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它呈橢圓形,占地麵積2萬平方米,長軸長188米,短軸長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可以容納觀眾九萬人。中央為表演區,地麵鋪有地板,外麵圍著層層看台。看台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麵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區供貴族使用,第三區給富人使用,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遮陽天篷。鬥獸場的看台有三層混凝土製的筒形拱,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麵兩層則有80個窗洞。鬥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傑作和奇跡,它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現今雖隻剩下大半個骨架,但其雄偉氣魄、磅礴氣勢猶存。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征,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我們從賓館附近乘火車來到羅馬鬥獸場,進入鬥獸場的外廊排隊入場。

鬥獸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它是羅馬古跡中最著名的代表,也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鬥獸場呈橢圓形,占地麵積2萬平方米,可以容納觀眾九萬人。

鬥獸場已遭到兩千年來自然和人為的不少破壞。但經過修複仍保留了總體的雄姿。

鬥獸場中央為表演區,地麵鋪有地板(一半已被揭去),外麵圍著層層看台。

在揭去頂版的下部,石牆間隔出的地窖是儲存角鬥士、牲畜和道具的地方。

由於地震和人為拆移,有不少結構已經坍塌頹壞。

這裏可以見到看台拱廊缺失的頂部和地窖坍塌的堆積物。

上部石牆的參差不齊,顯示出人工拆移的痕跡。

從底層看對側的3層看台。

鬥獸場的遺跡以其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

鬥獸場雖隻剩下大半個骨架,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仍給人以強烈震撼。

這裏可以觀察看台的一個個筒形拱結構比肩而立。

在鬥獸場留影紀念。

羅馬鬥獸場曆史悠久,它是 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偉的鬥獸場。

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來看,鬥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傑出代表。

規模宏大、結構複雜的鬥獸場僅用8年建成,創造了施工速度之快的奇跡。

遙想當年,這裏是角鬥士之間、角鬥士與猛獸間拚死廝殺的血腥戰場,令人不寒而栗。

公元80年鬥獸場落成時,就舉行了連續100天的慶典,即大規模的血腥殺戮表演。

一百天內有3千名奴隸或俘虜、5千頭猛獸表演互相廝殺,直到全部同歸於盡。

古羅馬著名的奴隸起義首領斯巴達克就曾是一名角鬥士。 他被譽為“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

古羅馬血腥殘酷的崇武風尚,是羅馬帝國橫掃歐亞的精神支柱。

鬥獸場的大規模處決和角鬥士對決,使羅馬民眾的心態被扭曲,靈魂被毒化。

公元404年,鬥獸場舉辦了最後一次比賽,476年羅馬帝國覆滅。鬥獸場進入曆史。

現今中層看台上的參觀者。

參觀者進入已揭去頂蓋的地窖層。

這個模型簡潔地表現出鬥獸場目前的結構狀況。

走出鬥獸場,明媚的陽光使場內壓抑的心情豁然開朗。

鬥獸場外仍有大批等待參觀的遊客們。

在鬥獸場外留影。把複雜的思緒留在場內吧。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太壯觀了,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