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祖宗:希臘(8)-文明的接力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打印 (被閱讀 次)

在古希臘的悲劇裏,有這樣一個慘兮兮的故事:國王率希臘盟軍遠征,勝利後回歸闊別10年的故土。意氣風發的他眼含熱淚,對未來充滿憧憬,卻沒想到,死神正向他靠近。心懷怨恨的王後在國王大擺慶功宴歡呼暢飲時在酒菜中下了毒,用以報複他遠征前為求得海上一帆風順而用親生女兒去祭祀,國王隨即死於非命。這位國王就是被稱作“人間王”的邁錫尼王阿伽門農,這場戰爭就是希臘神話中因絕世美女海倫而引發的人神交戰的特洛伊戰爭。因為這場戰爭,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邁錫尼(Mycenae)和神秘的邁錫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伯羅奔尼撒半島

伯羅奔尼撒半島

在希臘神話中,阿伽門農統治下的邁錫尼,似乎是一座黃金遍地的城市。《荷馬史詩》的作者每次提及這一城市,都會用“多金的”這一詞來描述它。不僅如此,古希臘遊記體裁的唯一現存孤本,長達10卷的名著《希臘紀行》也提到,邁錫尼的廢墟中有一些地下建築藏著數不勝數的珍寶。如此富庶的城市,是如何在3500年前一步一步把財富積累起來的?又是如何在米諾斯文明奄奄一息之際,擎起文明傳承的第一把火炬,照亮歐洲史前灰暗的天空,開創了邁錫尼文明的呢?

是千年不遇的火山噴發給邁錫尼人提供了站上人類曆史舞台的絕佳機會;是骨子裏的好戰基因及對克裏特島上米諾斯文明的愛慕和兼收並蓄,讓邁錫尼人走入了新時代。

伯羅奔尼撒半島

伯羅奔尼撒半島

伯羅奔尼撒半島

跟克裏特島四麵環海的優越地理位置不同,邁錫尼人偏居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之中,不能靠航海貿易發家。但邁錫尼人的居住地卻跟克裏特島的東部和北部一樣,也有平原,可以發展農業,周圍的高山森林可以讓他們狩獵。不過,這還不能讓他們衣食無憂。因帶有印歐遊牧民族天生好戰的基因,邁錫尼人長期以雇傭兵的身份服務於米諾斯人。如果說此時在愛琴海水滋潤下的米諾斯人是一個氣質優雅的美女,那生活在高山平原裏的邁錫尼人就是一個野蠻的大老粗。當“枝繁葉茂”的米諾斯文明在柔柔的愛琴海風吹送下,來到邁錫尼人居住的伯羅奔尼撒半島時,這個“大老粗”也開始慢慢向文明進化。不僅在城市建設上可以鋪設帶有台階的路橋和上下水管道係統,而且在房屋建築上可以使用圓柱和不同的裝飾線條及牆飾,還可以生產桌椅、儲物罐、微小的軟膏瓶,花瓶及青銅製品等等。

伯羅奔尼撒半島

伯羅奔尼撒半島

文明的雨水讓“大老粗”開始脫胎換骨,對“氣質美女”也更加垂涎,時刻惦記著據為己有。機會來了,聖托裏尼島上的火山大爆發引起的海嘯讓“氣質美女”倒在了“血泊”中。“大老粗”在這千載難逢之際,趁人之危,用武力占有了“她”。可是,“大老粗”是心悅誠服崇拜和愛戀這個“美女”的。在“美女”的諄諄教導下,學習能力很強的“大老粗”不僅奪取了“美女”在島上的財富和海上貿易網絡,還把“美女”的文明成果盡數搬到了希臘半島上,讓自己成為可以與之比肩的“高富帥”,開啟了自己的邁錫尼文明,並與米諾斯文明攜手,雙雙走進愛琴文明的“婚姻”殿堂,為影響歐洲,甚至全世界的古希臘文明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在邁錫尼文明的鼎盛時代,邁錫尼人遠航征伐,勢力擴散到整個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海灣北部沿岸和愛琴海中的島嶼地區。當時它占領下的各城邦皆有規模宏大的王宮和城堡建築,在金屬冶煉和手工業品製造方麵已達到甚至超過克裏特島的技術水平,還建立起了強大的商業王國,海上商業貿易相當發達,陶器遠銷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等地。邁錫尼人用陶器、青銅製品、橄欖油等來交換埃及等國的金銀,逐步變成名副其實的“黃金之國”。

地圖

伯羅奔尼撒半島

雖然邁錫尼人傳承了米諾斯人商業、城建和工藝等方麵的因子,但內心的才情卻無法繼承。米諾斯文明的律動和歡愉,從心裏往外迸發出的享樂和自由是這個“大老粗”無論如何也無法“效顰”的。米諾斯人壁畫中用柔美線條和華麗色彩描繪出的人物形象和裝飾圖案,用載歌載舞去歌頌生活的感人神態,都是邁錫尼文明無法複製的藝術氣息。但這種文明卻為之後的古希臘文明注入了“劍與火”的氣息,為希臘神話融入了征伐與鮮血的氣質。要麽戰鬥,要麽享樂是邁錫尼人的最高信仰。不同於米諾斯人對精巧而優雅女性的崇拜,邁錫尼人尊崇孔武有力、體型健美的男性,這些男性構成了《荷馬史詩》和古希臘悲劇中的男主人公。

看起來有些血腥的邁錫尼文明似乎沒有歡樂祥和的米諾斯文明更令人向往,但它在城堡、圓頂墓建築及金銀工藝品上卻取得了高於米諾斯文明的成就。雖然這些成就很多都飄進了曆史的塵埃中,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今天的世界遺產,邁錫尼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Mycenae)中窺見一二。

邁錫尼考古遺址

邁錫尼考古遺址

邁錫尼城

被群山環抱,坐落於高原之上的城堡遺址,早已跟《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多金的”邁錫尼相距甚遠。可幾千年前,這裏卻是邁錫尼文明的中心。邁錫尼城,雄踞高山之上,易守難攻,控製著出入阿其夫平原(The Argive Plain)的咽喉,這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陸路貿易通道。城市內,有充足的糧食和水源,城東有暗道通向一個秘密水池,可供守城部隊在被圍困時使用。整個城市用周長900米的城牆環繞,城牆由粗糙的巨石壘疊而成,平均厚度達6米,牆縫之間沒用任何黏合材料,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城市的入口,曆經3000餘年依然巍然屹立的的獅子門,宏偉威嚴。門楣上雕著前足搭在中央柱子上的一對雄獅,這柱子,上粗下細,跟克裏特島米諾索斯宮的柱子一脈相承。雖然傳說中用純金打造的獅頭早已不知去向,但殘留的獅身仍然威武雄健,這是歐洲最古老的浮雕藝術。柱子上有一塊重20噸的橫梁,中間厚兩邊薄,形成一個弧形,巧妙減輕了橫梁的承重力。這種設計真是巧奪天工,仿佛由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所建,哪裏能看出邁錫尼文明的“野蠻”因素呢?


獅子門

獅子門

這種龐大而有力的石質建築可以幫邁錫尼人固守疆土,卻不能幫他們開疆擴土。他們製造出的薄如紙片的箭頭和大量的青銅及鑲金嵌銀的武器,讓他們在史前的愛琴海地區成就了自己不朽的霸業。這些箭頭和武器就藏在城內的圓頂墓中,那也是“芝麻開門”的寶庫。

進入寶庫前,會看到建在城市中心製高點上的王宮。王宮仿照米諾索斯宮建成,不僅有大廳、後廳、走廊、側室、浴室,還有下水道和通風設備。但同米諾斯王宮裏充滿熱情洋溢的壁畫不同,此王宮中都是關於車馬等題材的壁畫。在城中心的廣場上,是“井”狀的祭台,祭祀動物的鮮血可直接流入下麵的墓室裏,供長眠在地下的英雄們享用。若幹年後,從山坡上衝刷下來的泥土,可將這些英烈們的墓葬掩埋。

這種在地麵鑿岩和砌石才能建成的墓室需要較高的石砌工程技術,而完整、統一、技術成熟的穹窿建築技巧,更是在建築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這是歐洲最早的圓頂建築。2000多年後,文藝複興時期的布魯內萊斯基才在佛羅倫薩建成了震驚歐洲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穹頂。雖然穹頂技術源自克裏特島,但邁錫尼的規模卻更宏大,而且,現存最大的圓頂墓內的過道以一塊重達120噸的巨石為蓋。在沒有挖掘機、起重機和千斤頂的年代,聰明的邁錫尼人是如何把這些巨石搬運並壘砌起來的呢?

邁錫尼考古遺址

寶庫墓室裏的金銀飾品

寶庫墓室裏的金銀飾品

這千古謎團跟這神奇的墓室一樣被埋在了塵土下。可在寶庫的墓室裏,卻發現了工藝水平很高的金銀陪葬飾品,包括帶幾何裝飾的金扣,抽象的大頭針和花朵衍生的洋裝配件, 裝飾精美的皇冠,王冠和項鏈,外壁刻有野牛墜入網中及驅牛耕田的金杯和銀杯等,數量之多,世界罕見。雖然這些設計巧妙、工藝精湛、樣式繁多的黃金製品大多源於克裏特,但著名的阿伽門農黃金麵具卻是邁錫尼的特產。它用精致的做工,巧妙的細節刻畫,生動再現出了死者的真實形象,是邁錫尼文明巔峰的象征。這些獨樹一幟的成就,讓它與米諾斯文明一起組成的愛琴文明,可以跟愛琴文明的“父母”,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共同構成地中海三足鼎立的文化中心。

可是,就像花開花落、月圓月缺一樣,任何文明都有高潮和落幕。延續了米諾斯文明火種,並注入自己光芒的邁錫尼文明也不例外,蠻族的入侵讓它永久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而這個蠻族的後裔,幾十年後又在同樣的區域,建立了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為主體的斯巴達城邦。這個雄霸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野蠻城邦不僅把為邁錫尼文明作出貢獻的各個城邦的人變作奴隸,更是親手斷送了歐洲文明的祖宗。當驍勇善戰的蠻族摧毀了邁錫尼文明之後,整個愛琴海地區也回到了原始社會,陷入了長達三個多世紀的“黑暗時代”。

阿伽門農黃金麵具

黃金杯

黃金杯

黑暗之後必是黎明。就在這漫漫長夜裏,有位盲人詩人帶著豎琴,在廣袤的田野上,用空靈淨澈的聲音,在清風中吟唱,唱響新時代黎明的曙光。那曙光,照向尚在繈褓中的文明。那文明,在旭日初升後,像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將,也像一個溫柔多情的少女,用明眸善睞照亮歐洲,照亮全世界。古希臘文明迎著冉冉升起的太陽,盛裝來臨!

 
lily082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ZheFei'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評論。
ZheFei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你的旅途和知識!
登錄後才可評論.